书法机会主义--就流行书风问题与大家商榷续
流行书风问题,讨论了几天,今天我再次看这个话题。突然感到大家现在所说的流行书风和书法的流行,内中包含了一个概念误区。其一,流行的一定是大家认知的,其风格和水平能够被大众接受大,能为书法界所认同。在这个意义上讲,流行是书法发展书法繁荣的一个过程。流行--按照宫恩武先生的讲,就是褒义而非贬义了。其二、流行就趋之若骛,这就包含了另一个方面,流行的贬义层面。在这里,我想着重说的是这一方面,书法机会主义由此派生了。按照我的话说,赶流行书风的就是急功近利者,浑水摸鱼者,投机取巧者等等,这部分人虽借流行张扬,也可能红极一时,但经不住时间的考验。对这一现象,应给一个什么定义呢?思来想去,还是把它定位为书法机会主义比较合适。君不见,大凡这些人,都是极其敏感的,他们时时处处都在窥视书坛风云,书法欣赏口味、书法市场走向等等变化。社会上什么吃香了,就干什么,什么得宠了,就学什么,偶而得势,一夜成名。在这个圈子里,有舞文弄墨的,也有理论鼓噪的,近几年有些书法评论家和书法家不就是这样应运而生了吗?这些靠流行发家者是不是不要把他们归结到流行书风里,而要冠以书法机会主义更妥些呢?[ 本帖最后由 不高居士 于 2006-4-13 19:26 编辑 ] 妥,书法机会主义的提法有其促进意义,但有些比老宫的提法还消极,中肯 谢谢宫先生的支持。 每个时代都有一定程度的某类书风流行,但“流行书风”这个词,应该用于特指,是指八九十年代王镛为代表的那一批书家相近的风格追求。后来人们用这个词去描述那批人,才有了这个概念。去年还是前年有一个“流行书风展”,就带有“炒”的意味了。很多后学者趋之若骛,更有“机会主义”之嫌。 原帖由 梦草堂 于 2006-4-15 22:59 发表
每个时代都有一定程度的某类书风流行,但“流行书风”这个词,应该用于特指,是指八九十年代王镛为代表的那一批书家相近的风格追求。后来人们用这个词去描述那批人,才有了这个概念。去年还是前年有一个“流行书风 ...
这个歪道老宫走过,好不容易脱离苦海,差点不会写字了 原帖由 梦草堂 于 2006-4-15 22:59 发表
每个时代都有一定程度的某类书风流行,但“流行书风”这个词,应该用于特指,是指八九十年代王镛为代表的那一批书家相近的风格追求。后来人们用这个词去描述那批人,才有了这个概念。去年还是前年有一个“流行书风 ...
同意版主这个解释。是这样的,流行的出现大多是在特定的时期,为摆脱禁锢,冲破保守而出现的。但现在的流行变味了。 对“流行书风”做机会主义定位,十分准确。支持!——愚砚 原帖由 jinyang123 于 2006-4-17 14:43 发表
对“流行书风”做机会主义定位,十分准确。支持!——愚砚
感谢支持 以下是老宫帖在《在扯名家的淡淡》后面的一席话,删除吧对一鸟兄不礼貌,只能重新帖在这里,和痴翁一论(老宫最好强词夺理,莫怪,如有不周,先行道歉)
流行书风大伙都在侃,可谁是正统,提出流行书风这个概念的初衷,为什么使其流行这是关键,还可以片面的想,流行书风之所以成为概念,甚至有人对其付出辛劳加以钻研,说到底是对书法发展的不负责任,今天流行,明天流行,十年流行,五十年流行……,谁为中国书法的发展负责,几十年内有人因为流行书风收获一个盆满铂满,几十年后中国书法的发展迷失了方向,需要重新定位,从头来过,悲哀的不是后代,可耻的也不是后代,我们这一代人,这一代提出流行书风这个概念的人就是罪人,现在可以说,音乐、感冒、艾滋病、吸食毒品,鸡瘟、口蹄疫、疯牛病、中国书法都可以流行,都可以人人朗朗上口,都可以一挥而就,都可以共患,全都流行开来,不用任何文化积淀,任何防范,这难道对中国书法就是负责任,就是发展,就是开拓,老宫看来不见得,说一句冠冕堂皇的废话“我们需要站在历史的高度看问题)-书法问题 宫先生说的有道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