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环境对我的影响
没想到宫斑竹对我这么关注,心中一丝窃喜,要没有网络,又有谁会听你胡说,我想网络今天最大的作用之一就是给了大家一个自由表达自我的机会,同数码相机,DV一样,同许多电脑软件一样,简单的操作,让我们轻松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话语权,于是许多人尽情颠覆经典,忙着做自己的作品;许多人尽情评判经典,急着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有许多人在悄然学着经典,他们想让自己更成熟.身边有几个画画的朋友总说"十年能出个画家,十年却出不了一个书家",我对后一句很是相信,断断续续写了十年,我到现在还徘徊在书法的门口,找不到北.对前一句却始终怀疑,毕竟我没有专门学过画画,色彩,构图,渲染,创意太多的元素,我总觉得不易.我想有相当一部分数人也和我有同样的想法.不信你随便问一个****,你随便画一幅画吧,他多半会肯定笑着摇头说我可不会画,虽然大家小时都爱胡画一通,还觉得很快乐,但年纪越长,越要觉的画是要画的像的,画不是每个人都能画的.但写字就不同了,你问他随便写几个字吧,他肯定诧异地问干吗,然后提笔便写,最起码写自己的名字他会自认为是很帅的.(未完) 我想这就是书法的群众基础,多数以楷书为审美标准的人们,面对书法和绘画,他们会对书法更敢于拥有自己的话语权,每个人面对书法作品都有自己的审美标准,笔墨纸砚书写工具的相对简易,也为大家练习书法提供了方便,于是有更多的"书法家"在大到国家省市,小到乡村巷隅闻名,书法的艺术性和书写的应用性就这样被混淆了,很多人都在用自以为是书法艺术评判的标准,来练习书法来评判书法.也许书法在国人的精神世界里扎根太久了吧,这深厚的群众基础让书法兴旺不衰,也制约了书法的艺术发展,以致今天很多人在怀疑书法还是不是一门艺术. 因为你是一位值得关注的网友。
“十年能出个画家,十年却出不了一个书家”这是一条真理,但字最好改成“一个有名望,有道德,有XXXX的书法家”不知楼主是否同意
****的画几乎都带了三分功利,五分矜持(算好听的),一分遗传,0.5分天赋,0.5分学校;
而写字则带着几分无耻,几分夸张,几分张扬,几分表白,不可一概而论罢 一针见血 谈点看法。
书法工具相对简单、构成 元素元素相对少。可以简单到一枝笔、一瓶墨汁、一张废报纸(当然你也可以弄点高级东东),构成要素也只是一根根线条。
因而每个人都能写写,好坏不论,群众基础也广泛。
但是正因其简,要弄出点花来,就难了,故而十年能出个画家,十年却出不了一个书家。 如果和宫先生同住一座城市我一定登门拜访,书法书写时的不可重复性注定了书法是需要情感技巧很强的艺术 原帖由 penvag 于 2006-4-13 11:40 发表
谈点看法。
书法工具相对简单、构成 元素元素相对少。可以简单到一枝笔、一瓶墨汁、一张废报纸(当然你也可以弄点高级东东),构成要素也只是一根根线条。
因而每个人都能写写,好坏不论,群众基础也广泛。
但是 ...
说得好,这在有些人看来不能再简单的事请实际蕴含着深深的底蕴,就因为群众基础的广泛,基础的雄厚,书法的前途不可限量 原帖由 daxia 于 2006-4-13 14:46 发表
如果和宫先生同住一座城市我一定登门拜访,书法书写时的不可重复性注定了书法是需要情感技巧很强的艺术
不管在任何时候随时欢迎,交流的渠道还会更丰富的
书法书写得不可重复性决定了其价值,但当书写者的感知度提高后,百花齐放的时间还会远吗,更何况书写基础的雄厚,老宫还是很乐观的,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一方面:在有些群众那里,书法的实用性和艺术性确实是不分的,看见写得工整就是好的。这很无奈。
另一面:有些所谓书法家也太糟蹋书法,或者随便一写,不管状态好坏;或者花样百出,搞得跟杂耍一样。也很无奈。 好个无奈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