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味道
发表于 2006-4-12 19:17
字的结体及章法没问题,主要是墨色的变化不行.琢磨琢磨.以后会得厚福的哦
无味道
发表于 2006-4-12 19:18
成名后要记着我啊..我点着了你的练门了.哈~~~
快捷上菜
发表于 2006-4-16 00:00
从西安重庆回来,一周没上网了,看到诸多书友的留言,真的很感动!我定加倍学习,书艺更上一个台阶!
谢谢!
阳明祠茶客
发表于 2006-4-16 12:52
观黄冯二君之书作,均犯笔力憈弱之病,用现代语形容:缺钙。思百年之前,南海痛陈帖学:“故今日之传诸帖,无论何家,无论何帖,大抵宋、明人重钩屡翻之本。名虽羲、献,面目全非,精神尤不待论。”二君耽染末帖久矣。取法不高,筋骨软糜,若不思出,则越写越惑。故宜速读包氏、康氏《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深明二儒尊碑抑帖之良苦用心,身体力行,择数种南北碑,读之临之。待以时日,二君书风当有新面目。切不可沾沾入选某展某赛以自喜。茶客忠言良药,二君当明察。
[ 本帖最后由 阳明祠茶客 于 2006-4-16 12:54 编辑 ]
无味道
发表于 2006-4-16 16:09
原帖由 阳明祠茶客 于 2006-4-16 12:52 发表
观黄冯二君之书作,均犯笔力憈弱之病,用现代语形容:缺钙。思百年之前,南海痛陈帖学:“故今日之传诸帖,无论何家,无论何帖,大抵宋、明人重钩屡翻之本。名虽羲、献,面目全非,精神尤不待论。”二君耽染末帖久 ...
我不赞同阳明祠茶客提出的问题.如果对每幅字都用"憈弱之病"这话就太空了.好象对二王等一代宗师都可以用这句话.提些实干的话好些.太玄了我怕仁龙会去学拖板车来加大力度哎...:lol
无味道
发表于 2006-4-16 16:17
记得清人刘庸写的字,后人评为:绵里藏针.弱吗?大江东去是美.小桥流水也是一种美.
阳明祠茶客
发表于 2006-4-16 22:50
细观之,黄字应略胜冯字。二君笔力憈弱当为事实。石庵用涨墨作书在当时馆阁体泛滥之时,实为开一代新风。行内已有“肥能藏拙”之讥,故不足为吾辈楷模。若笔力有恃膂力,街头巷尾之挑夫车夫皆为书法大师矣。“无味道”欲讽茶客,实则嘲讽仁龙之愚钝也!
另,不要给刘墉大人改名,若在清朝是要被打烂屁股的哦........
[ 本帖最后由 阳明祠茶客 于 2006-4-16 22:59 编辑 ]
阳明祠茶客
发表于 2006-4-16 22:53
有冒犯处,请原宥!
[ 本帖最后由 阳明祠茶客 于 2006-4-16 22:56 编辑 ]
无味道
发表于 2006-4-16 23:07
机蛋里有了骨头哦..唉.老师就是老石
无味道
发表于 2006-4-16 23:09
古人云:读书读到牛背上了哦...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