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宝斋在线】当代名家访谈系列——刘楣洪
艺术简历:刘楣洪,1963年10月生于北京,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专业。1987年启功先生全国首届书法教师精英班成员,1988年法国熊秉明书法内省心理探索研究班成员,民革中央画院首届山水写生班成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北京城市学院中国书法专业客座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民革中央画院理事、文化部青联美术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协书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北京书法家协会理事兼篆刻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印社理事、民革北京中山书画社秘书长,北京朝阳中山书画研究会会长。作品入展全国第四、五、六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三、五、七、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二、三、四、六届篆刻作品展(六届特邀),首届 、二届国际书法艺术展,首届、二届国际篆刻艺术展,1987国际临帖大展,1987北京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2005年当选《中国书坛青年百强榜》,2007当代篆刻艺术大展(邀请),2007首届陶瓷印篆刻大展,2007年当选北京书坛十佳中青年书法家称号。入录中国印学年鉴(1988-1992),《刘楣洪篆刻作品集》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当代实力派精英—刘楣洪书画篆刻作品集》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刘楣洪汉简书千字文》中国书店出版。 荣宝斋在线:刘老师您好!感谢您接受荣宝斋在线的专访,您属于很早出道的书法家,可以说是老一辈书法家了,您大概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书法的?都受过哪些人的影响? 刘楣洪:我是从1977年学习书法,那时候我14岁。刚开始我是学钢笔字,听说少年宫招生就报名应考,结果被录取到了崇文区火神庙少年宫学书法,开始老师教我们隶书,那种隶书是从报纸上剪下来的印刷体,一直到高中毕业以后,才发现还有字帖,汉碑,唐碑,各式各样的碑帖很多。所以才知道,其实那时候学隶书是走了两三年的弯路,后来1981年的时候我又在宣武区报了班,都是在京的一些书法家轮流教我们,到那时才知道了一些临帖的方法,怎样学习,怎样创作。 80年代初我非常崇拜启功先生的书法,只要一有展览我就从永定门骑自行车到中国美术馆、军事博物馆,文化宫看展览,经常到荣宝斋去看启功先生书法,荣宝斋二楼画廊里面有启功先生的作品,同时还有像徐悲鸿、齐白石、沙孟海、林散之、石鲁、李可染、李苦禅,这些大师级的作品,那个时候我经常拿铅笔临摹启功先生的作品。 后来到了1987年启功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办了“全国第一届书法教师精英班”,我非常有幸的参加了那个班。那个班大概有五六十个学员,启功先生给我们亲自上课。听了启先生给我们讲完课以后启发还是很大的,尤其启先生非常注重字的结构。后来启先生说不要学我,学书法尽量摆脱现代人的影子,后来我就开始写隶书,我写过《张迁碑》,《礼器碑》也写过《石门颂》,还写过汉简等。1988年8月有幸参加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书法》杂志社和《美术史论》杂志主办的法国熊秉明书法内省心理探索研究班,其目的是介绍一种创新的探索方法,熊先生介绍了几种极限写法非常受益,当时参加这个班的还有张荣庆、邱振中、张道兴、王镛、李小芳、刘正成、陈新亚、徐本一、周俊杰、左汉桥等。到1989年我第一次入选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展,我那时候26岁,我是写的汉简入选的。1990年我的行书入选全国第三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1991年入选全国第二届篆刻艺术展,连续三年入了三个大展。那时候学书基本上就是这么过来的。汉简 138 x 33cm 荣宝斋在线:那时候的风格和现在像不像? 刘楣洪:有点区别,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之从字的结构、笔法、章法、到整幅作品的气息比以前还是有点进步,那时候写隶书、汉简偏多,跟现在面貌还不太一样。虽然现在也写汉简,现在写居延汉简、武威汉简多些。近日中国书店将要出版我一本汉简《千字文》,这个《千字文》写的比较满意。 荣宝斋在线:那现在这个时候的风格大概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呢? 刘楣洪:由于当时想参加国展,那时候要想入选国展,不能有现在人的影子的,不能学现代人,像启功先生,欧阳中石先生,刘炳森先生,这都是绝对不能学的。尽管他们东西都有自己的特点,绝对都是大家,写的也好,但我们绝对不可以学他们。就算你学的特别像,你也入不了展。所以我那时候学习汉隶书、汉碑、汉简。同时也学王羲之、米芾、赵孟頫、王铎等名家,我是比较注重很随意自然的书写。我通过大量的临习作品,不断的练,不断的琢磨,最后才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还有不要过早的形成个人风格,艺术常变常新才有活力。 荣宝斋在线:您除了书法之外还刻印、画画,请您谈谈书、画、印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 刘楣洪:我是2008年以后才正式学画的,其实1981年高中毕业后我也画过一段时间素描,但是后来就不怎么画了。我在篆刻和书法方面下的功夫更大一点,因为篆刻和书法是分不开的,你要想学篆刻首先必须学习篆书,有一定基础后在刻印就相对容易些,然后了解字法、刀法、章法,这两者是相互交替的。 荣宝斋在线:对于初学篆刻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方法吗? 刘楣洪:学习篆刻,首先要打好书法的基础。如果你没有一点篆书基础,就直接上来刻印,肯定刻不好。我现在教学生篆刻,两个小时的课时,一个小时用来临篆书,一个小时用来刻印,我让他们临汉印,这样相对会好一点儿。所以我让学生刻印都要让他们先把篆书写好,篆书有篆书的笔法,我们让学生了解篆书笔法、结构写好以后,尤其是掌握篆书结构,篆书基本上让他们学明清的书法篆刻家的,比如邓石如篆书,吴昌硕的《石鼓文》,赵之谦的篆书,先打好这些基础,然后再教他们刻印。 荣宝斋在线:最初是让他们临习汉印吗? 刘楣洪:对,先学习汉印或者秦印,当然秦印都属于大篆系列的文字,汉印属于小篆文字,还是以临习汉印为主,多临摹,其实跟学习书法是一样的,多临摹,临创结合,基本上是这么一个过程。 荣宝斋在线:您在教学中会给学生们改印稿吗? 刘楣洪:肯定会改印稿,因为有时候一方篆刻,比方说我们在黑板上给大家出了两个词,比如一方是白文,一方是朱文,当然现在学篆刻都要查工具书,比如篆刻的正确写法,不可能自己随便瞎篆,我们先查完字以后,首先文字要统一,既然是汉印,都要是统一的文字,不能把大篆和汉印的文字混在一起。查完文字以后我们再让他们写印稿,写完印稿以后,最后再水印上石,印到石章上,也可以直接反写印稿。创作的时候要以汉印形式创作。 篆刻文鉴斋 荣宝斋在线:您能谈谈您现在的印风吗? 刘楣洪:我学篆刻也是从汉印入手,包括秦印,现在回头来看我的篆刻风格,很少有那种非常规规矩矩的印,我很少创作那种细朱文的印。当然以前学习的时候也刻过。但真正创作的时候我就很少刻,从我近几年入选的全国篆刻展、中日篆刻展来看,我刻的都是一些比较即兴很随意的印,写意的风格比较多一点儿。 荣宝斋在线:写意的印风大概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 刘楣洪:1990年我参加了北京印社和荣宝斋联合主办的“北京首届篆刻大奖赛”。当时参加大赛的应该有1000多人,在从1000人里面选两百人进入复试,最后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后来我很荣幸获得二等奖,二等奖4人。我发现那时候我的篆刻写意性比较强,我的篆书和我的篆刻基本上是一样的风格。当时我参赛的一些印,风格比较接近,比较统一,比较协调,所以荣幸获得了二等奖。可能是因为自己书法基础稍好一点,再加上印刻得又很随意,可能流露出来的都是很自然的东西,才得已获奖。所谓写意印风也是受到地域的影响,北京的印风,或者说北方的印风偏写意大气,大刀阔斧,南方大部分印风规矩,细腻。 荣宝斋在线:您的书法主要是根基于魏晋的,您能谈一谈你对魏晋书法的理解吗? 刘楣洪:说到魏晋书法,首先想到的是王羲之、钟繇、卫夫人,卫夫人是王羲之的老师。钟繇的小楷在魏晋时期一直流传到现在,钟繇小楷的那种精道、那种味道,一直影响到我们现在。所谓的晋尚韵,感觉魏晋书法很有味道,很耐看,比如像王羲之不同时期的一些手札。王羲之之所以被我们崇尚,被称之为“书圣”,是因为王羲之留下来了大部分精彩的作品。 刘楣洪书法欣赏 荣宝斋在线:我们知道您是书法、鉴定双学位,您能和我们谈谈文物鉴定方面的一些心得吗? 刘楣洪:我文物鉴定专业学了三年,本科毕业。文物鉴定范围比较广,最开始是学博物馆学,后来接着青铜器、瓷器、陶器、字画包括各种杂项都要学习。字画,在文物鉴定里,我更偏重于书画。因为本身我是搞书画的,对字画的研究鉴定还略知一二。比如拿一幅现代的或者明清的字,基本能鉴定出来的,尤其是当代的,更容易看出来。举一个例子,比如齐白石,包括其他画家也好,他们有早期作品、中期作品、晚期作品。你要想研究他,就要从他的早期作品去研究,每个画家都有每个画家的用笔,用墨,构图的习惯,所以,作品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记得有一次有人拿了一幅说是启功先生的字让我看,打开一看,第一个字的第一笔就不对,完全不是启先生的用笔。我80年代初就是学习启先生的,对启先生的用笔,结构有一定的研究。每个书家都有自己的书写特色和书写习惯,也就是风格。同时我们鉴定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纸张、印章、印泥、题款等各方面的鉴定,比如鉴定清代书法,那时候基本用绢来写,现在的绢和以前的绢首先就不一样,你用现代的绢写清代的书法完全不对。鉴定书画要全面来看分析作品的真伪。 荣宝斋在线:您的画无论是巨幅还是小品给人的感觉总是气定神闲,笔净无尘。请您谈谈您的画以及您对古代文人画的理解。 刘楣洪:我是从2008年10月跟常道(王秉复)先生学习山水画,跟这位老先生学画,启发非常大,受益匪浅。跟先生学画学到了山水画的技法如用笔、用墨,临摹元代,清代,近代的大画家的作品。由于经常看到先生用笔示范,再加上我们平时的临摹、创作与写生相结合,才慢慢的走入了一条正规的道路。我偏重于山水画,我临摹过倪瓒、石溪、石涛的画,但是我更喜欢黄宾虹,常道先生对黄宾虹、齐白石研究非常深,所以我也受到先生的影响。文人画也属于中国画,宋代的文人山水画伴随着文人阶层的壮大都得到了发展。文人画的题材、内容、思想、情趣、笔墨技巧方面都各有不同的追求,并且形成了一种纷繁的风格流派。所以山水画到了“四王”受到了皇帝和上层社会的欣赏,他们那些作品大部分还是停留在以临摹古人为主,少有创新的东西。 刘楣洪画作欣赏 荣宝斋在线:前段时间您在大型电视连续剧《书圣王羲之》“兰亭雅集”拍摄中还客串了一个角色,“兰亭雅集”拍摄邀请的都是当代的一些著名书法家去饰演魏晋贤士,我觉得很有意义,请谈谈您的一些感受。 刘楣洪:客串《书圣王羲之》是我非常荣幸的一件事,因为作为我们书法家来讲,我还是第一次参与影视表演。当时穿上魏晋时期的长袍,还真有点穿越的感觉。但是我还真不知道我扮演的是谁,只能等电视剧播出以后看字幕了。但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王羲之的扮演者是专业演员。当地政府非常重视在山之间打造的魏晋时期的景象,在拍摄的时候,置身在那种流水曲殇,茂林修竹的环境中,大家吟诗喝酒,感觉确实很有穿越的感觉。 荣宝斋在线:其实拍摄也是非常辛苦的。 刘楣洪:早上五点多起床化妆,化完妆再进入拍摄地,当时我们穿的也很厚,衣服套了一层又一层,虽然天气非常热,但大家也进入了角色。 荣宝斋在线:其实说到影视,我记得电影《麦田》的封面题字是由您写的。 刘楣洪:那是著名电影导演何平执导的一部电影《麦田》,主演是范冰冰、王姬等。我跟何平导演是通过我的多年的好友崔哥认识的,然后又认识了著名电影导演姜文,因为姜文也非常喜欢书法,平时我们会去他的工作室写写字,他很勤奋。尽管他工作比较忙,但还是会利用业余时间写写字。 荣宝斋在线:我觉得您所题写的“麦田”两个字的风格很契合电影《麦田》的主题。 刘楣洪:当时我写了两个“麦田”,一个写的是行书,一个是隶书,也可以说是汉简。我写的比较随意,“田”字中间又特意点上了四点,相当于麦田。最后何平导演用的隶书的题字。 荣宝斋在线:谢谢刘老师接受我们的采访。 刘楣洪画作欣赏 {:1_56:} {:1_244:}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