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良、李明上课,讲座。
陈海良老师上课很严厉,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同学,临创要求都很严格。他只看作品,或者说他只认可有法的临习,如果某位同学在法度之外的习作,必会当头棒喝。因为在他看来,书法是很神圣的事,不是随意抹几笔就能成,这其中除了有严格的训练之外,还要有学养来支撑自己作品的内涵。不一定要精研理论,但缺少理论是不行的,要懂得从古人理论理解,从名帖中找出相应适合自己的书风之路。
写碑就要求线条浑厚,用笔凝重,不能一滑而过。
草书重在使转,要多体会名帖字与字之间的关系,线质感要强,怀素的中锋用笔和明清调是不同的。
要学会思考,善于思考,打有准备之仗,临摹的目的性要强,我临这个帖是干什么。。。
学习二王就要弄明白二王那个时代的社会风气,要读《世说新语》,要知道那时的用笔、用纸。。。
为什么世人都喜欢二王,因为那个时代的人物品评多于书,那时人有风骨、洒脱、清谈、智慧。。。
帖学一路,学习《圣教序》要结合二王的手札墨迹。
要明理,看后人是如何学习二王的?反省自己,从此帖中学到什么?
我们对书法之所以如此痴迷,因为线条的美感,打动着我们,但如何去表现这根线?这需要的不仅仅是苦练,还要有正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