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100
- 注册时间
- 2007-2-1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800896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15-4-16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创作(二)+ y& L0 Q1 U6 B1 p8 [
; R2 U3 `7 ]% M& f- q! j( _' @: S
! N( O9 Y* G L9 U) `& N
2 N2 k- u6 B4 w( v# q
人文奥运:纵观书法史,从甲骨到隶书、草书,哪一次书法的创新不是颠覆性的?邱振中老师是开宗立派的。; V! R) A$ O. [4 p0 C
) E# d/ B3 E8 \+ V. X8 V
截图于书艺公社网论坛
+ _* [ m+ ^8 C0 g* u( W) e& V
% N$ N; Z( Z- `7 \( ]8 I
3 G# x" f6 @% Z6 B
6 Y7 Y2 A! w& v# v
; {( q) C& ?7 X& R# K坛主183:: [/ d. N, W$ n3 l. D
n' \- y; W1 @" `# j
愿闻其详!开的什么宗?立的什么派?欢迎详尽阐述,参与讨论,活跃学术空气!2 B, Y2 D# u7 \" l3 A
7 w" t1 F9 `9 P# e截图于中国书法在线网论坛
; A" ]# ?4 J8 z1 I W$ v) f* {& f! \& ^8 S0 |4 r3 V9 O Y) G
T7 _ {8 O: A6 S
) P L( Z, P/ F/ [" H7 e
5 v+ C8 k, T1 h: H1 A4 |! t
读者甲:有人说邱先生在当代书法领域是开宗立派的.......# w2 A9 l8 K4 ]
3 F) j4 |$ w- |! z
读者乙:我觉得邱对传统书法技法的把握还是非常到位的。但那仅仅是一道技术的关口。作为一个现代人在传统方面做得再好也不过是一个"技术员" 。关于技法,历代先贤已经作了非常详细的论述,现代人都只能是一个技法的使用者。邱在文章中也提到,书体发展到今天,在正,草,隶,篆及行书的基础上几乎没有可能再出现新的书体。因此,他的开宗立派的“可能”就是书写了。
# s v( [) I& k" B/ S# ]% a2 q* F
读者甲:邱到底算是书法家,还是书写家呢?
$ n/ u& q6 Z% I: i: I! l2 `
8 d5 i7 P) }, w L3 U读者乙: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了解什么是书法?什么是书写?书法之法关键在于是“法度”,是历代先贤通过对世间万事万物观察与总结,所得出的规律性的东西,并且经过后世千百年来无数代人的验证,加以完善后的艺术体系。
6 g% G* f" Q( T书写是什么呢?仅仅是一种运用书法的方法。是一种比较容易掌握的技能。每个人都是书法的使用者,即书写者。只能做汽车的驾驶员,但做不了汽车的设计者和制造者。当然,这种技法也有“高悬中天”,不是天才“门”都没有的时候。那就是在慈禧的年代,想做汽车驾驶员是“门”都没有的,如果不是太监的话。
0 j6 O0 _) b9 u2 V( |1 x6 |5 V! Q. Q" C3 Q# r" Z9 C8 {
读者甲:邱先生可以称为现代书法家吗?
1 {, O g6 x, m, ~/ H
- X1 ? G2 ?" P6 u读者乙:如果王羲之当时把自己称为现代书法家的话。那么。到现在要“现.......多少代”呢。因此,他最多只能称为“现在书法家”。
/ ]& t% j2 W" C% f- z7 Y9 }
: H, [) `6 R. S* T4 B/ }读者甲:邱为什么要把本雅明弄出来呢?) g! a, E' \ j
' `- P# m1 q4 y9 L- w
读者乙:他“出身”平凡,不像王冬龄得到过大师的真传,有林散之这样的老师,老师的老师又是黄宾虹。又不像孔庆东,姓孔,可以声称自己是孔子第多少代世孙。因此,只能打“改革,颠覆,突变”的牌子。人们说起邱总要用“一道绕不过的墙”、“书法的开宗者”等。这张牌最初是一位博士在几年前“以鲜血的名义”打出来的。以前没人在意这篇文章。没有打响。现在是第二次“出牌”。
" c/ y( C9 t1 }& `! C6 A) K9 C0 ~! N: G6 o3 H- d0 J7 j5 @6 B
读者甲:当下有“现代书法家”吗?' F# g% s4 `% D! ]; b' T& ~
9 J7 `# I/ ^" {
读者乙:书法就是书法。加了“现代”二字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书法。就像孔子,就叫孔子。加上任何东西就不是他。他需要“入档”吗?孔子学院是他开的吗?孔庙门前的石像和他有关吗?* r" l0 @1 m, `
! H' _) ^/ |8 W2 v2 M: j
读者甲:怎么可以说无关呢?为邱作序的都是重量级的人物,一位是范迪安(中央美院的院长),一位是许江(中国美院的院长),你不知道他们的话有多少份量吗?9 W) L4 R! U7 J- W
% n2 `# @; A# X* Q, S5 B8 _* j9 U
读者乙:话语的“份量”有时是会不断变化的。前不久听一朋友说。有人出版了一本画册,里面有作者与很多名人、领导的合影。结果书拿到不久,与有他亲切握手的照片上的某地“书记”跳楼了。没过几天某地的“*总”也进去了。有人说艺术家现在也是一个高危群体。- f; P1 u3 p5 ]3 G
5 x7 e; l% H- J/ X1 r3 l# n
读者甲:很多人对邱的传统书法非常欣赏,他是传统书法家吗?( m. x Q! e2 _9 u, L
* E, u: A* {- b/ o
读者乙: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书法史上的杰作是怎么来的。然后再作出判断。《兰亭序》是作者与好友聚会时即兴所作。《祭侄稿》是作者因为侄儿之死,满怀悲愤而写的。《寒食帖》是作者被流放时的抑郁之作。也就是说文稿和墨迹是同时产生的,作者是为了把心里的话写出来,才有了后人称为杰作经典的墨迹。不是为了其他目的去抄写或复制的。作者就是事件的当事人。而邱的书法作品都是以古人的诗词为之。即使是他本人的文稿也不是与所展示的墨迹同时完成的。这种书写的动机与古人有着本质的区别。古人是为了情感而写。而邱是为了创作书法作品而写。$ p, M; x" K3 x b
# d8 T% ^4 Y% }5 Y# _6 Z7 _
一个是当事人。一个是演员。演得再好也只不过是一场戏罢了。
' q$ l2 l* m2 a/ r6 {
0 g% l4 x# e @1 T, ]+ V读者甲:邱说别人展览总是把大作品放在醒目位置,而他特意把小品放在首位,这是展览与众不同的地方。2 M3 P/ B7 G5 s q
. Z& ?# _, l/ }/ s4 M& P
读者乙:每个人都喜欢别出心裁。如果把书法看做是演戏,那么演员也有很多种,有人喜欢演“大戏”(连续剧)。有人喜欢演“小品”。) a; \+ P; w7 v' Z8 c" B8 S5 k
, X4 P4 G& m6 b7 d" h1 O读者甲:邱先生对当下的书法到底有没有贡献或者说发现呢?2 t" u6 K/ ]2 G) i% ?
6 B A0 t/ k7 `4 G& O6 I
读者乙:我觉得有。他编的那本《书法的167个练习》和缩减版本《书法的24个练习》对一部分想急于求成的人是有用的。我把那些练习称为“傻瓜书法”。就像“傻瓜炒股”软件或“傻瓜相机”一样。外行一玩就能够很快“上手”。; r! G% Y" J" \7 t! o
; a. R4 V5 ~8 `% O% \7 a# ]/ h7 @
读者甲:邱的书法大展还有什么特点呢?
# n& j/ f& _5 ~5 W# t
6 `# H4 b7 a# J读者乙:最大的亮点是“国际化”、“多元化”。从东方到西方,从庄子到本雅明,从书法到书写,从“四个系列”到“山海经”,从传统到现代。真是百花齐放。
! T8 z4 H% f/ O& k3 U I/ V# s' `, l- Z6 w' E8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