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现场】丹青品读——熊晓东中国画作品展(20153.29 北京中山公园皇园艺术馆)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5-4-4 08:24 编辑【第一现场】
丹青品读——熊晓东中国画作品展
(20153.29 北京中山公园皇园艺术馆)
【书艺公社 讯】
2015年3月29日下午3时,由知名策展人尹爱华先生策划的“丹青品读——熊晓东中国画作品展”在北京皇园艺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熊晓东近期创作的山水、人物和花鸟作品30余幅。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皇园艺术馆执行馆长尹爱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刘荣教授、《青少年书法报》副社长李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晓明教授、中国书法院教学部主任姜玉波、人民日报民生书画院执行院长朱雷刚、山东九州画院执行院长傅传新、山东百仕达有限公司董事长暨九州美术馆馆长耿雷、山东安丘美术馆馆长潘振波、文化部山水创作院副院长齐红伟、中国当代艺术家研究会副会长袁建华、梅墨生工作室香港籍著名画家张玮女士、北京丹青品读文化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梁磊、《画廊之间》杂志社主编殷墨、河南省盛隆房地产公司董事长刘国胜、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研究生周磊、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研究生刘映红等。
据悉,展出截止到4月15日。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5-4-4 08:25 编辑
熊晓东。
生于河南郏县,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贾又福工作室硕士研究生班。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铁生教授山水工作室助教、北京涉外经济管理学院国画院特聘教授、中国教师书画院特聘教授兼副院长、河南省书画院特聘画家、河南省美协花鸟画研究会副秘书长、河南省山水画艺委会委员。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5-4-4 08:29 编辑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潘鲁生
中国画本来兼具写实和写意两个统系。较之写意,写实的传统还要悠久深厚。但唐宋文人画兴起后,特别是经过董其昌南北宗说的鼓吹,绘画里的南派与禅学里的南宗一样,占据了话语权:文人画好像比画工画更显格调,逸笔草草似乎比精致工细更加高明——这就使得中国画在宋代以后重写意而轻写生,这后天失调的毛病,一直到西洋画传入中国后,才稍稍改观。我们赏玩唐宋以降的中国画,固然为写意画的深厚积淀深感自豪,可也不免为宋代院画传统的式微惋惜。
重写意而轻写生的倾向,直接影响到中国画技法的习得方式。画家只需对画谱、画式勤加揣摩临习,而无需直面真山真水。所以唐宋以来,画谱、课徒稿、画式比比皆是,而写生者却寥若晨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历来被画家尊为不二法门,但他们师法“造化”的目的是要与“心源”映发,而非为造化写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不过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格言在绘画中具体而微的表达罢了。同样是图写嘉陵江三百里山水,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虽然画史的评价是“皆极其妙也”,但后人读来,总觉得并无粉本、一挥而就的吴道子来得痛快;而穷形尽相的大李将军,则未免有笨伯之嫌了。
所谓观于沧海者难为水。千余年来写意画的极大繁荣和深厚积淀,使得后来者束手攒眉、难以为继。中国画的破围之旅究竟该从何处落子呢?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写生画,就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西方绘画传入中国,使我们在遗憾宣和遗风没落的同时,反思本土绘画价值取向的缺憾。西方绘画的写实传统,与中国绘画的写意传统,恰恰形成颇有意味的二元对立和互补。事实上,五四以来许多受过西方绘画训练的画家,因为在写生方面的能力突过前贤,从而在中国画的创作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古典精神逐渐缺失、文化语境发生巨大变迁的当下,写生画的蔚兴,为古老的中国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今天,一大批受过学院绘画训练、同时掌握了中西两种绘画语言的中青年画家,成为中国画复兴的中坚。来自中原大地的熊晓东君,就是其中的后起之秀。
熊晓东君自幼酷爱绘画,筆塚墨池,六法精擅。举凡花鸟、山水各科,濡染既深,各臻其妙。复游学于中央美术学院贾又福教授之门,陶甄淬染,更上层楼。他眼界开阔而胸襟深湛,神思骏发而下笔宏肆;既有解衣槃礴的气魄,也不乏管领湖山的雅致。屐痕所到,云山触眼,兴来挥毫,既为山水留真,又写胸中逸气。其留此粉本、踵事增华,相信日后晓东君必有新的进境。这,也是中国山水画的希望所在。我们且拭目以待、乐观其成。
丹青品读——熊晓东中国画作品展
(2015.3.29 北京中山公园皇园艺术馆)
丹青品读——熊晓东中国画作品展
(2015.3.29 北京中山公园皇园艺术馆)
丹青品读——熊晓东中国画作品展
(2015.3.29 北京中山公园皇园艺术馆)
丹青品读——熊晓东中国画作品展
(2015.3.29 北京中山公园皇园艺术馆)
丹青品读——熊晓东中国画作品展
(2015.3.29 北京中山公园皇园艺术馆)
丹青品读——熊晓东中国画作品展
(2015.3.29 北京中山公园皇园艺术馆)
丹青品读——熊晓东中国画作品展
(2015.3.29 北京中山公园皇园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