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岛大布衣 发表于 2015-2-5 12:58

李廷华:书坛“去官” 将如何演化发展?

本帖最后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15-2-5 13:00 编辑

摘要: 书坛一些官员在反腐高压态势下被迫辞职,并不预示书坛由来已久的“官化”可以很快转变,甚至还会以更加隐蔽、更加疯狂之形式演化发展。

原标题:议论丨书协“去官”,不如去“官化”


http://news.zxart.cn/UploadFiles/image/20150203/20150203112431_5113.jpeg

2006年,时任陕西省榆林市市委书记的周一波向孟加拉国驻华大使赠送自己的书法作品。      
       陕西省书协主席周一波辞职后,我曾撰文,称其乃当今书坛发展趋势的一个拐点。一些朋友认为我以“拐点”云书坛形势,过于乐观。书坛一些官员在反腐高压态势下被迫辞职,并不预示书坛由来已久的“官化”可以很快转变,甚至还会以更加隐蔽、更加疯狂之形式演化发展。
      
       这些带有担忧的预测并非没有道理。
      
       当陕西省书协以六十多官位亮相之际,引起包括新华社在内的全国传媒群起而攻之,诸多书坛内外人士嗤鼻以讽之,压力不谓不小,当其时,未见一人知耻而后勇,愤然去职。这让我想起二十多年前退出中国书协的吴丈蜀先生。我曾经在武汉拜访过他,也多有书信往来。说实话,我当时并不完全赞成他的举动,因为当时的书坛,经济、权力之介入还在初级阶段,远非当下般甚嚣尘上,先生之狷介或太过俯瞰人群。
      
       近又读《高二适手札》,其中有件高先生致卞孝萱教授,乃卞氏请高先生写字件之后,专函请问该付酬金若干,高先生回云:“我倘如此,岂非如刘叉之所诛议耶?”刘叉是韩愈的学生,本极钦仰韩愈,因见乃师不断为人谀墓得金,竟割席而去。刘叉之讥固无撼于韩愈“文起八代之衰”的誉望,其傲岸亦见诗人风骨。回溯高二适先生、吴丈蜀先生这辈人的经历,他们在以书法为志趣的生涯里,珍惜的是人格书品的清高。与如今官员阑入书坛攫财者,书坛中人为财输心者,同读中国书,共饮神州水,却俨然阴阳界中人。高二适、吴丈蜀都是毕生钟爱书法,至死难舍柔管,也至死未得宽裕的书法家,若知今日书坛中多人早逾小康,当掀髯而笑;若闻书官蜂拥,书人胁肩,必逾九原而痛哭。

http://news.zxart.cn/UploadFiles/image/20150203/20150203112523_9833.jpeg

2011年,周一波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画展。   
       官员退出书协,并非退出书坛。为官者的正当文化权益亦当保护。中国历史的文官传统和书法发展如影随形,书家兼贤宦代代不绝。中国书协成立之初,首任主席舒同将军即不是为钱而来,各地一些热爱书法的官员若王一平、宋日昌、李尔重等,均热衷其事,却未见以此发财。国家领导人方毅给上海《书法》杂志投稿,要求编辑按对待普通作者办法处理,何其风雅清纯。现在的情况则是,为牟利而进书坛之官员,来一个污一片,来一群黑一方,盖因书坛已然为一市场,官员入来不啻带职经商。国家即明令官员不许经商,经书坛之商又岂有外乎?严命之下,官员们都退出了,但今后官员人群的书法活动当如何延续呢?
      
       如果一个书协会员现为县处级以下,亦有书协之职,升官职即得退艺职。官,我所欲也,艺,我所爱也,两者必弃其一,这可是从王羲之到于右任都没遇见的问题,岂不难杀人也么哥。万全之策,书协“去官”,不如去“官化”,让其成为纯粹的文化社团。这样,对于喜欢书法的官员也是公平的。决定社会资源分配者首在官员,官员阶层若与普遍人群享有同等权益而不逾越,天下事就好办了。借着“官去”的好风,拐点的出现,戮力以进,直入“去官”肯綮,书坛改革或许可以成为社会改革的一个典型窗口呢。
      
       最近,本人与会台湾 “海峡两岸草书论坛”,研书之余,亦略闻主办方台湾“中华书道学会”的一些情况。此学会为台湾具有较大影响之书法团体,其领导成员有会长、理事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理事、监事。会长一般为年资较高之书坛名家,理事长则由年富力强之中年担任。现任理事长张国荣先生告我,理事长主持工作,就是一个大服务员。学会的经费靠全体会员捐献筹措,若举办活动一时经费不足,就得领导者先行垫付。就是这样没有什么利益油水的职位,也并非谁想当就可以当。该会的选举每两年一届,全体会员一人一票直接选举,会长、理事长职位连任不得超过两届。
      
       没有直接经济利益的事情为什么还有人愿意做?这就是服务社会的成功感,献身文化事业的崇高感。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台湾书法同道行之有效的社团活动办法,难道我们就不能学习,不能借鉴?言至此又有人会说:大陆和台湾实行的是不同社会制度,岂能用台湾办法权衡大陆事情。然也。吾意非照搬其法,只是团体的服务性质必须加强,而利益输送性质须严格管制甚至根除。在中国书法家协会及地方协会里,并非没有热情服务、不谋私利的领导人员,甚至有些德艺双馨者口碑远布。问题是,优良行为若表现为个人的洁身自好,毕竟影响有限;若肩负责任,则当以促成制度化的集体行为改善为目标。
      
       书坛的“官化”,症结在于权钱利益输送,当下现实,获得书协职位,是完成此输送链条的必备环节。早在大量官员直接进入书协之前,培植、遥控“自己人”取得书协职位,已经是某些官员的牟利之术。有位书家告我,他曾以若干贿赂取得省书协理事一职,事成后,他后悔胆子太小,准备换届时,以更大代价直奔更大领导,必欲直取副主席。我以为他的书法水平并不比一些副主席差,何苦如此?他说:“你不懂,完全靠水平,熬到猴年马月也难出头。”
      
      和他同操此术还大有人在,故陕西书协出缺六十余官位,尚不敷需索。除却八位副厅以上官员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进来“抢饭吃”之外,还有自己完全不写字,但有权力影响的官员,就成为遥控书协换届选举,接受奔竟者贿赂之“恩主”。如今,周一波带头辞职,但那些“恩主”会否收手?或还将以何种变幻手法表演?因为书协的领导位置不是由书法家决定,而是由各级领导决定的,而领导或者搞逆向淘汰,拔擢平庸之辈以便操控,或者水难端平,也难使书坛得到公平。即使由书法家担任领导,书法家也未必个个秉公办事,内行整内行的故事亦屡见不鲜。故清除书坛的权利输送,真该从根本上下功夫,以免才出坑里,又落井中。
      
       解决根本症结,止沸不如抽薪,改变书协的权力性质,使其成为单纯的书法家联谊团体,且不限制其他书法团体依法成立,让书法家在完全平等的条件里自由选择团体,在公平的市场环境里自由竞争发展,政府民政、文化机关则负责社团的审查和政策指导。多年来,本负有净化社会空气责任的人,变着法儿将群众团体演化成权力角逐场,以呈其权力寻租之私,致使群众团体失去了本来性质。书坛中人,也多年谋食,锁心不用,淡薄了对社会公平的追求。即陕西省书协周一波等一日之内全部退出,亦非书坛自我净化,故消息传来,个中人多跌破眼镜。天下事有不能也,多不为也。最简单的办法无非是照章办事,规定能由人的大脑想出来,岂不能靠身体力行之?难道“潜规则”之下的暗箱操作、双重人格,还要伴随人们走向下一世纪?
      
       有书坛中人还担忧,如果书法团体民主化、群众化,失去了利益价值,必然使竞争动力减弱,也会影响如今已经相当红火的书法经济。其实,高层严令官员退出书坛,不许他们“抢饭吃”,也是因为书坛现状与当下经济生活中权钱结合、利益输送现象已成沆瀣一气,不独毁坏书坛,亦且污染社会。不许官员“抢饭”,书坛中人欢忭之余也该自问:难道书坛就是饭场?书家都是“吃货”?正是不规范的市场经济,以金钱绑架了许多缺乏道德操守的书家,以致吃喝不问清浊,沦于“喝恶水”尚鼓腹自炫。一些借官势坐大的所谓名家大腕,技艺无进而斗金日进,其实他们才是招引官员阑入的媒诱。
      
       张季鸾先生多年前愤于文人无行,曾有云:“名流竟成下流之别名,好人坏到坏人所不齿”,借喻今世真不虚也。书法市场的虚假繁荣,大部分即缘于斯文面目下的“雅贿”,让这种“书法经济”萎缩,无损于书法艺术的健康发展。强令官员退场,应该只是治理书坛乱象的开端,从书法文化的长远前途着眼,终必为国人文化艺术修养之陶冶,置其经济属性于文化属性之后,方为正位。倘得如此,“官去”之后,继以“去官”,还文化团体之文化品质,官民一体,共图中华文化优良传统之复兴,此乃对书坛前途乐观之所望也。


来源:澎湃新闻网

琴岛大布衣 发表于 2015-2-5 13:46

心潮澎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廷华:书坛“去官” 将如何演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