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法批评的学习笔记【之四十三】(北京文艺座谈会上“书法层面”的民间解读)
生活太枯燥了,尤其枯燥的还有几乎无人理会的书法批评!书法批评人士自说自话,别人该干吗干吗。
再好的戏没有观众的配合也是孤掌难鸣!再好的文章没有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纸空文!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好饭是用来品尝的,好字是需要鉴赏的,好媳妇也是需要一个好丈夫来折腾的!
今天,咱不去板着面孔讨论颜柳钟王苏黄米蔡浓淡干湿提按使转,前些日子北京不是开了一个文艺座谈会吗,书法界去了两个人这谁都知道,张主席和欧阳先生,和那些写小说的唱戏演电影的相比,我们的人数有点那个啥!印象当中好像也没安排咱们书法界发言,怎么解读这个事呢?
闲着也是闲着,咱试着琢磨琢磨?
一、实打实的告诉你们这些写毛笔字的,不要再一天到晚借说书法是国粹来拔高自己了,你就是个写毛笔字的,尽管你参加个书法展就把自己整的像是去参加全国两会似的庄严肃穆,你还是个写毛笔字的!怎么着,不服气啊,国家有个电影局,怎么没听说有个书法局啊?你再怎么着也就是写写毛笔字,还能怎么样,揭竿而起?所以呀,开这样的会,让你们来两个人已经是天文数字了!低调点吧以后!
二、没让你发言觉得委屈是吧?这是为了让你记住了:书法家是要用作品说话的,不是用嘴说话的!你和唱戏的演电影的能一样吗?人家需要张嘴说话,你需要笔墨纸砚!
三、中央还是认可“人书俱老”的,和张主席欧阳先生相比,你才写了几天字啊?获过兰亭奖有什么了不起,你以为中央就不清楚你们那个评奖是个怎么一回事?张主席和欧阳先生多少年都没得过兰亭奖了,怎么啦,不是还照样被邀请参加中央的会议吗?
四、创新是需要的,但主要还是恪守传统!为什么不去请一些端一盆墨水往地上一泼就算是写字的现代派呢?请张主席和欧阳先生就是要告诉你们,不能搞的不仅仅是奇奇怪怪的建筑,奇奇怪怪的字也不能写,误人子弟败坏门庭!
五、在哪里都是写字,不一定非得去北京。现在有些写字画画的,多少入点路都往北京跑,好像不去北京就成不了名家。听见习大大给张主席聊天时说的话了吗?“还是在河南啊”。河南,听见没有?只要好好写字,在地方上也能当上全国的头头。写字需要的是笔墨纸砚,不是要的故宫长城香山红叶!
六、写字的人也还是需要有点学问的!有点学问的人写出来的字就是不一样!全国那么多写字的,为什么参加座谈会的人中,知名教授占50%?(就两个人,欧阳先生不就是50%嘛)。说明中央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七、书协既然成立了,那他就是一个组织,是个组织就需要有组织纪律,就需要加强领导,不能犯自由主义不能搞无政府主义,为什么请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主席来?怎么不随便请一个写字写得很好的过来?领导很重要!写字的该注意这个问题了!
暂时就这几条吧,不再瞎揣摩了!说来也奇怪,这次座谈会后,文联下属的其他协会都纷纷发声,书法“业内人士”却是出奇的淡定,圈子内安静得很!你不是很能么?你能从《祭侄稿》里读出悲痛欲绝,从《寒食帖》里读出凄凄惨惨,从《兰亭序》里读出惠风和畅,怎么读不懂一个会议?卫生局不才,至今都搞不明白人家怎么会从几个字里读出情绪读出状态读出人的年龄人的品行!不是说“书法有法”吗,既然“书法有法”,那写出来的字必定遵从一定的法度,你怎么会从法度严谨的作品中看出喜怒哀乐?那你说说《泰山刻石》的喜怒哀乐,说说我们今天依然使用的秦桧的仿宋体的品行!
好了,今天就这吧!
习大的字在邓以后应该是最好的了,但他只看得懂欧阳的看不懂张的有什么办法。小学有音乐、美术、舞蹈、却没有书法课~~~~~~~~~~~~难怪! {:1_277:}{:1_277:}{:1_10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