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法批评的学习笔记【之四十二】(谁能进入书法史还能计算出来?【下】)
客观一点说,写字的人写累了偶尔拿这个话题八卦一下也无不可,是个人就不可能一天24小时都板着脸阐述“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总要轻松一下,三五成群的畅想一下各位弟兄究竟谁能在书法史上永垂不朽也挺有意思,但要真把这个当成一个学术问题在正规传媒上板着脸争辩不休,就有点匪夷所思了!历史是什么?什么才算是历史?《史记》算么?《资治通鉴》算吗?《二十四史》算吗?谁来保证他的真实可信?还有,怎么样才算是载入史册?《史记》里提一下名字就算吗?咱还拿大家比较在乎的书画说吧,当下玩收藏玩书画或从事艺术品投资与拍卖的,提起张大千徐悲鸿吴冠中黄宾虹潘天寿或者常玉范曾黄永玉,几乎如数家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懂行不懂行的都能顺口说出个一二三四五,有的甚至还会煞有介事的跟您就这些艺术家的艺术特点和前景分析纵横捭阖海阔天空滔滔不绝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可您要冷不丁的问他:李瑞年现在的行情如何?茹欲立的东西多少钱一尺?王荣年怎么样?知不知道沙清泉?潘学固是谁?这些问题,别说是刚刚入道的毛头小伙黄毛丫头,即便有些道数的“资深”投资人,恐怕也会茫然不知所错!咱就说李瑞年老先生吧,这位当年连徐悲鸿都说他“国内油画风景第一”,这评价可不是一般的场面上的抬举和应酬,而是徐先生对李瑞年扎实功底的充分肯定!可就这样一位举足轻重的著名美术家,连1991年出版的、厚达1300余页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都只字未提!您说后来者能知道李瑞年是何许人也么?关于李瑞年的作品,徐悲鸿曾经说过:“瑞年的画质朴隽永,手法严谨,是极为可喜的自然主义,是抒情诗”。吴作人老先生也说过,李瑞年“对艺术的诚恳态度使他的作品焕发出人和自然之间存在着一种息息相关的、推心置腹的情景”。通过这些画坛巨匠的中肯评价,我们足以想象得出李瑞年作品的艺术水准,如果拿今天收藏界的话来说就是,李瑞年的作品该有多高的含金量或升值潜力!可是,现实是严酷的,没有人记得李瑞年是谁!这样的人,算不算是进入了书画史了呢?
再说茹欲立老先生,这位当年曾被章士钊以“竹林七贤”中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嵇康喻之的民国书家,后来有多少妇孺皆知的著名书法家都不敢妄称望其项背!沙孟海先生曾经说过,茹欲立的字“真力弥漫,韵馥葩奇,备体态于比下,钟灵秀于关西,幸流风之未沫,示后学以筌蹄”,沈鹏老先生也倍加赞赏,说茹“魏晋典型辛亥风,三原不独有于公,艺林两岸争春日,无废茹翁八法功”!沙沈二位均是当下艺术品拍卖场上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尤其是书法作品,二位更是当代书法家中之翘楚,连他们都佩服得无以复加的人物,您说其作品的含金量该有多高?遗憾的是,和李瑞年老先生一样,如果茹老的作品和沙沈二位同台竞技,其结果不言自明!至于擅长多种书体、尤精草书的潘学固老先生,当年更是蜚声遐迩,其作品“圆浑挥洒、率然天真”、“古淡闲雅、淳厚飘逸”、“秀丽苍劲、笔酣墨饱”、“逸兴悠然,人书俱老”,晚年,先生有感于“飞白体”在国内几近失传的现状,用不少时间研究“飞白”,反复琢磨,终于取得比较满意的书写结果,“笔能生法立于心,意在笔先是准绳”。可就是这样一位知名书法家,当代书坛那些所谓的“杰出书法家”也几乎对其一无所知,尤其让人心生寒意的是,有一家文史馆在情理库房时,发现有一捆潘学固的书法作品,竟有一百零八幅之多,很久已无人问津!沙清泉是搞木刻版画的,他的作品对世人的影响,不亚于当年的连环画!可也没人记起老先生是谁了!他们算不算是进入了书史了呢?还有姚孟起,我们搞书法批评和书法理论的人,还有几个人能够记起他的《字学忆参》?相关教科书里又有几家把他载入其中?姚先生算不算是进入书法史了呢?
其实,历史因人而异,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本史书,没有哪一本史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写字的煞有介事的谈论谁谁谁能够进入书法史本身就是一件很滑稽的事情,再开列出具体条件更是让人忍俊不禁!载入史册没有标准,能够被人在书里白纸黑字记下来也不是标准,就拿写字来说,过去林散之先生说过的“三百年站得住才算数”虽只是老先生随口一说,但也说明了时间和人心才是最好的注脚!前几天看上海的《书法》杂志,他谈到了中国书协一直以来都津津乐道的“三名工程”,我认为说的很客观!能够进入“三名工程”当然算得上是当代书坛名家,但这个名家能够持续多久,或者说他们是否能够进入书法史,却是难以定论的!有人说,几百年后,如果人们还能看到他们的作品并被一定的群体所崇拜所临摹,不管历史教科书上有没有他们,他们也算是进入了书法史!此话虽有调侃成分,但我认为不无道理,我们虽然谁都不能看到最终结果,但我相信一点,拿别人开列的条件衡量自己是否能够进入书法史肯定没戏!【全文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