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形而上品格-刘福友转载
http://www.lfysf.com/wp-content/uploads/2014/08/%E9%A3%8E%E6%B8%85%EF%BC%88%E7%A6%8F%E5%8F%8B%E7%89%88%EF%BC%89.jpg书法作为“中国艺术的国粹”,它不可能就此停留在形而下的层面上。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不是技,不是艺,更不是器,而是道。――这便是它的形而上品格。让我们从“六艺”讨论起。“六艺”者何?即礼、乐、射、御、书、数六门学问(汉以后,“六艺”也指“六经”,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其中的“书”就是书写(其原始意义中还应包含着文章写作)。有人把“六艺”简单地理解为“六种技巧”,那是违背古人原意的。早在周代,“六艺”就已经列为国家教育的主要课目,这有《周礼・地官・保氏》为证:“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意思是说,要用“道”来培养那些公卿大夫的子弟们,而培养的具体渠道就是让他们精通“六艺”。春秋时,经孔子的进一步整理、加工和阐扬,使之更近乎道(时称“新六艺”)。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讲的“道”不仅仅局限于“书以载道”、“书以传道”、“书以弘道”等道德、伦理层面,那样是不符合书法艺术发展规律的,笔者更多地强调书家对自然、社会的认知,对人生的况味,对生命的感悟,刘福友书法家www.lfysf.com。
就书法创作而言,它“一方面致力于纯形式美的创造,另一方面则致力于生命情感的高度自由的表现。……书法家所致力的目标决不仅仅是通过点画创造抽象的形式,而是要通过抽象的形
式表现出宇宙生命的变化、发展规律及丰富的社会人生内容。书法的形式,用苏珊・朗格的话来说,本质上是一种‘生命形式”。
就书法的作用而言,它不具各与现实生活直接链接的功能,也无法具体地“服务于经济社会”,但这并不影响它的“上层建筑属性”。书法艺术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它“具有审美超越性,它使人不在现实生活中沉沦,而是坚定地超拔出来,达到人格心灵的净化”。书法艺术“以其不断的创新,为人类开拓出一片澄彻的境界,实现完美创造的图景。艺术是由美而求真的进程。它将真理置入艺术作品的同时,对个体人生和整个人类重新加以塑造。艺术的审美价值存在于艺术创造和人格塑造的双重创造之中”。
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不是技,不是艺,更不是器,而是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