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墨艺术馆 发表于 2014-6-27 11:25

“见山是处——于涛中国画展”在京开幕


“见山是处——于涛中国画展”在京开幕
6月26日下午3时,由北京水墨公益基金会主办,宝续堂、中国书画杂志社、泰丰文化、画禅艺术、中国国开书画院、国开教育集团、青岛十一元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元社协办的“见山是处——于涛中国画展”在中国水墨艺术馆隆重开幕。

国家画院篆刻研究所所长曾翔观看展览
总后勤部装备研究专家、博士生导师杨廷欣,中国国家画院篆刻研究所所长曾翔,中国书协理事、《中华书画家》杂志副主编张公者,国开集团董事长王鲁刚,著名画家王秋人,著名书画家戴启和,恭王府专职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书法博士杜浩,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方辉,中国水墨艺术馆馆长舒杰,中央美院蒋采苹中国重彩画高研班助教尚奎元,著名书画家申屠卫政,《中国书画市场》主编汪俊峰,《中国书画》艺苑弥珍执行主编左建春,中国金融美协副主席尹锡贵,旅顺美协主席曹广胜,中国国家画院张志民工作室高研班班长诸志伟,以及来自各地的书画家、媒体记者和观众共200多人参加了展览开幕活动和作品研讨会。中国国家画院教学培训中心副主任马啸主持了会议。

于涛中国画展研讨会现场
80年出生的于涛,山东平度人,从事美术创作已经二十多年,现于中国国家画院张志民工作室就读,是一位有品格、有实力的画家。他的山水继承元四家、石涛、石溪、弘仁、黄宾虹一脉,花鸟多取吴昌硕、任伯年、扬州八家及白石之法,在继承传统笔墨精妙的基础上,尝试从喧嚣的尘世间析理出本真和宁静,同时专注于心性、韵律和古意的表达,表现出回归传统文人精神的品质。


参与研讨会的各位嘉宾
多年来,他一直甘于寂寞,潜心修炼,故书画界对他了解较少。本次展览,他第一次推出自己的山水、花鸟作品60件,同时向北京水墨公益基金会捐献了一批作品。


参与研讨会的各位嘉宾
在研讨会上,各位来宾对于涛的艺术成就和爱心捐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们认为,于涛的作品得益于他的先天禀赋和多年努力,饱含清、雅、静之气,笔墨功底扎实,画面统一性也非常好;他的取法路子广,化解能力高,未来还将会有极大的上升空间。与此同时,与会嘉宾还为于涛提出了很多建议,并且围绕画家的成才因素、取法的博与精,作品的创作速度,书法与绘画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激烈的探讨。


于涛与各位嘉宾合影
本次展览的作品,既有盈尺小幅,亦有长轴巨制,或白云出岫,或雪景寒夜,或清供雅玩,或疏枝摇影,山水清幽旷远,花鸟闲散野逸,始终透出纯真古雅的精神气质。在这种境界背后,是他大胆随意的创作手法——线条流畅圆转,点染酣畅淋漓,设色淡雅朗润,布局跌宕有致,然而物象造型谨严准确,通篇风流蕴藉,这正是他多年积累的创作修养的鲜明体现。在图式化与风格化已成为潮流的当下,于涛的画法应当受到更多的关注。


展览现场一角
“见山是处——于涛中国画展”将持续到6月30日,欢迎广大专家、同道和书画爱好者光临指导。
唠览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太平街8号院6号楼1层101室北京水墨公益基金会。



沂蒙刀客 发表于 2014-6-27 13:54

支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见山是处——于涛中国画展”在京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