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百年诗酒风流客——京城新发现的张大千珍品人物册页
作者- 无色系 来源- 《中华书画》12月号2004年,著名收藏家孙国志先生赴平壤访问期间,朝鲜友人徐世日先生赠其一本家传的张大千的册页。此册页以一位朝鲜少女为创作素材,该作的创作背景承载了发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张大千的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张大千的一段异国情缘
张大千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他所以能闻名于世或许是以他天才的作品,或许是他与敦煌千丝万缕的因缘,也或许是他风流的情史,但关键的是作为张大千本人来说的那一种特殊的感情,他的爱情故事或许有很多,但绝非滥情,一种情感在艺术家眼中或许就是一种艺术,更何况是张大千这样一个把艺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艺术天才。
据张大千年谱:
一九二八年,民国十七年,戊辰,三十岁,与兄善合用大风堂。夏游广东罗浮。冬赴日本、朝鲜。
张大千在朝鲜期间,结识了一位名叫春红的朝鲜姑娘。
春红是朝鲜“伎生学校”毕业的“伎生”,相当于日本的艺妓,张大千原本就对日本艺妓情有独钟,这个受过专门训练的15岁姑娘不但能歌善舞,而且会作诗填词,当时平壤“日本三菱公司”盛情款待张大千,就约了春红去侍酒,张大千一见钟情,爱得不得了,便将她要了来。
春红也对中国这位大画家、满嘴长须的风流客芳心迷惘,亲密异常,她天天去旅馆看大千作画,还为他侍奉笔砚,娇滴滴,情依依,更使得大千乐不思蜀了。
但是两人言语不通,只能以汉字或者是图画来交流,他曾为春红作过不少诗,其中有一首就是张大千在二人在旅馆中示爱时而作,诗云:
盈盈十五最风流,一朵如花露未收。
只恐重来春事了,绿阴结子似福州。
这首诗中饱含了张大千对异乡女子春红那种“红颜翩翩娇柔浓”的由衷情感,那时那刻,他的心只被这朵貌美芳华的花所填满,他的头脑的高地在这一段时期都被这份狂热的爱情所占据。
于是春红同张大千整日如胶似漆,形影不离,活像一对天上下凡的鸳鸯。
春红天生的一双机灵巧手,画的一手如闺中秀的兰花。她不揣冒昧为大千画兰求证,大千有题诗道:
闲舒皓腕似柔翰,发叶抽芽取次看。
前辈风流谁可比,金陵惟有马香兰。
两人的缠绵可见一斑,作为一个朝鲜伎生,春红的身世自是不堪一提,她与张大千的风流也不过是一时之欢,张大千在风流中展现着自己的才华与英姿。
不过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据说这一段恋情,曾传回国内的家中,他的第一个妾黄凝素知道了,曾写信质问,张大千一不做二不休,立即将他与春红的合影寄回家中,并附诗云:
触讳踌躇怕寄书,异乡花草合欢图。
不逢薄怒还应笑,我见犹怜况老奴。
依依惜别痴儿女,写入图中未是狂。
欲向天孙问消息,银河可许小星藏?
字里行间,野性毕露。同时也充满着自己对女子的痴情,和对自己的充足信心。
大千在旅途中一度川资匮乏,而春红作为当时一个朝鲜年轻又貌美的伎生,颇有积蓄,大千曾多次向春红借钱。
有一次大千向春红借了200朝币,说是国内钱汇到后即还,不料隔日不多,春红就急急忙忙劝大千回国,也不说明理由。大千很不高兴,以为春红嫌他没钱,要赶他走,不禁言语相责,那春红也听不懂,一转身哭着跑开了,谁可曾知道,这一别之后,他再也没有见到春红,这一别竟成了永别。
就在大千离开朝鲜后不久,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万宝山事件”,朝鲜人发生暴动,满城风雨,骇人听闻,杀死当地华侨2000余人,一段时间里,朝鲜的华人一直过着遮遮掩掩的生活。大千这个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春红强烈要求他赶紧回国并不是嫌弃他,而是那时候她已经认识到当地局势日趋紧张,当地很多人已经开始策划暴动,而张大千不懂朝鲜事理,亦不会朝鲜话,自然是无从得知,如果那个时候他不是在春红的要求下及时离开了朝鲜,恐怕就难免在暴动中出什么意外,所以说到他的朝鲜之行的时候,他总是强调春红,一个刚刚满15岁,充满着天真幻想的女孩,是她救了自己的命。
1928年11月10日,东京京桥中岛病院。躺在冰冷床榻上的张大千,突然收到春红的来信。百感千愁一时涌上心头,旋即向护士要来笔墨,度成《春娘曲》。
春娘书来,凄婉欲绝,予因隐括其辞译为长句,都二十韵,仍命之曰《春娘曲》。
朝出辽阳城,暮过信州市。奔车辘轳断人肠,载郎一日行千里。度海难禁破风浪,黄月照人薄如纸。生小不更别离难,凄厉何为至于此。灯昏春焰写满笺,下笔竟从何说起。相思相望空复情,顺时自保千金体。与君未别讳言愁,一别撩人愁乃尔。红泪汪汪不敢垂,归得空房啼不止。望断蓬山几万重,隔来东海一泓水。敢怨肖郎爱远游,母书迟不谅人知。柳丝早许结同心,嘉木生来自连理。愿共朝云侍长公,犹勘几案供驱使。
旧事凄凉不可论,妾身本是良家子。金刚山下泣年年,铜雀悲身亡国妓。舞腰无力媚东皇,倩影惊回春梦里。攀折从君弃从君,妾心甘为阿郎死。泪点斑斑纸上看,梦魂夜夜君怀倚。私语喁喁恨未通,群开带解空传喜。镜台已毁旧时妆,脂粉消残瘦谁似。问郎何日得归来,寄我平安一双鲤。
其实在朝鲜邂逅的女子,张大千以为双方的感觉到了,爱情必然就开始萌发了,并不需要什么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或许就是张大千处处留情的一个原因吧。
张大千的传世珍品
此册页所描绘的朝鲜少女就是故事中的春红,作品将春红的曼妙身姿、温婉可人的性情刻画得淋漓尽致。虽是白描之作,没有富丽鲜艳的色彩,但用笔刚劲,线条流畅,人物造型准确,生动传神,给人以无穷的美感。
在张大千的回忆中,朝鲜少女春红有着如花似玉的美丽,有着15岁少女特有的浪漫,有着与一代名女马香兰相若的风华。
张大千是天才型画家,其创作达“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于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工笔,无所不能,无一不精。张大千常说:一个画家,应该什么都画。他也一贯主张,不管画大画小,或工或写,都要有笔有墨,有情有趣,这样才能称得上是一幅中国画,他的画作也涉及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各个方面,不拘于成法,自成一系。
与春红的这段情缘,对于内心异常丰富的张大千来说,这一切不可能不在心灵深处,乃至在艺术创作中留下深刻的印记。而对欲完整把握其艺术人生者,这一切都是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
该册为二十开,后钤“张爰私印”、“大千”二印,据孙国志先生介绍,赠送这件珍品的徐世日先生与故事中的春红有着某种亲缘关系,因此,可以算是一件流传有绪的作品。
这件稀世的珍品以独有的客观真实性和高超的艺术创造力忠实而生动地记录了张大千一段鲜为人知的异国情缘,引领我们走进近一个世纪前的那段历史,聆听到一曲不绝如缕的恋人絮语,为我们重新认识近现代绘画巨匠张大千绚丽多姿的艺术人生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视觉图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