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协会员展》--兰晓星专题
[这个贴子最后由羽一先生在 2005/10/28 10:48am 第 1 次编辑]《书协会员展》--兰晓星专题
个人艺术简历兰晓星,笔名:默客,出生:1975年5月,籍贯:福建罗源
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现在福建省罗源县委办公室工作。所临主要碑帖:妙岩寺记、张猛龙碑、散氏盘及明清诸家。师从:彭飞、徐春兴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1997级书法研修班优秀学员。书法自评:法度不严而信手有余。其他艺术追求:写作、摄影。
书法参展:全国第一届硬笔书法展览、首届中国(天津)书法艺术节、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第四届学员结业暨教学成果汇报展(三等奖)、第七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三等奖)、福建省第七届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大红鹰杯庆香港回归五周年全国公务员书画大赛(优秀奖)、书法报第三届黄鹤杯书法篆刻大赛(优秀奖)等。
书法观点:不张扬、不做作,吐露真性;视书法为自娱自乐,拟追求出古合时宜,入帖掺碑意;不以个人喜恶妄下结论,讲求个人风格,崇尚多面手。
《书协会员展》--兰晓星专题
《书协会员展》--兰晓星专题
《书协会员展》--兰晓星专题
《书协会员展》--兰晓星专题
书法感言○ 不要梦想自己在书法艺术上能取得多大成就,几千年才出一个王羲之,几百年出一个林散之。在历史长河中我们能被称之为一粒沙就足亦。
○ 书协一旦成了“书邪”,就成为某些人政治的筹码,生财的工具,炫耀的资本。事实上,现在有的书协高层水平不高,做事少,为争几顶艺术乌纱帽就变成为“活动家”,会员也只好各自为战。
○ 书法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因人取向不同,追求的方向也迥异。树林大,鸟语杂,这本是好事,扼杀艺术言论,就扼杀了艺术摇篮。
○ “书法之妙,在于用笔”,这句话我差不多品味了十年,才初悟其中真谛。人生有几个十年?许多问题在我们尚未知晓之前,生命就驾鹤归西。
○ 现在我最佩服的多是一批中青年书法家,有功底,敢创新,会出手。年纪大了虽涵养过人,但多墨守成规,或沽名钓誉;太年轻了多又不知天高地厚,尚未成熟。
○ 展厅作品好比T型台上的模特,先要有视觉冲击。其次才是细细审品。
○ 看不惯网络书坛上的叫骂。艺术是带有自娱自乐色彩的,一旦抵毁他人、言语攻击,便露出街井小侩嘴脸——心虚、话多、本事小,腰上还别把尖刀。
○ 书坛“称兄道弟”现在越来越普遍。各人心态自己心知肚明,其中不乏想借助“兄弟”肩膀往上爬的。
○ 艺术家首先是人,其次才是艺术。
○ 传媒时代带给了我们更多的艺术欣赏、艺术学习、艺术交流,视野开阔是以往所没有的,站在古人和今人的文化积淀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历史的书法高峰不是不可逾越的,要逾越的是平淡的心。
○ 艺术创作内容的千篇一律、格调低下,屡见不鲜。“文抄公”队伍越来越庞大,多面手书法家越来越少。
○ 书法如能博采众固然很好:晋之韵、唐之法、明清之气诸如等等。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如先静下心来专攻一家,然后根据个人喜好再广泛涉猎,不失为一种理想途径。
○ 如一味的临帖,难免落入甜、媚、俗套路。人要有骨气,书法也需要骨气,多看、多临些高古的东西,气息也高,不至于落俗。
○ 篆刻家能与古人一比高下的今人几乎没有,甚至能与明清并肩的也少之又少。现代篆刻家太急功近利了,流行风严重,要不就一味的照抄细朱文。没有万方临摹,出手都很难。汉印和古玺印是必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