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协会员展》--郁民华(有耳)专题
《书协会员展》--郁民华(有耳)专题
郁民华书法艺术简介郁民华,笔名有耳。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石油书协创作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廊坊书法家协会理事,华北石油书法家协会理事。
作品获奖入展情况:
获全国第四届楹联书法大展全国奖;
入展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览;
入展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书法大展;
入选书法导报首届国际书法大展。
入展敦煌杯全国书法大展。
获首届“北京城建杯”全国职工书法美术展览优秀奖;
入展西冷印社国际书法展。
获 “祖国颂”全国青少年书法大赛金奖;
二十一世纪首届中国书画艺术精品大展书法铜奖
入选河北书法晋京精品展;
入展第二届全国书法兰亭奖(郑州);
获全国第一届风景名胜楹联书法展一等奖(湖南);
获“中国根”全球华人书画大赛三等奖。
91年入选91”西子杯”全国书法大赛(浙江省书协)
近年因在国外工作,较少参加比赛.
近年来,在各种报刊杂志发表书法篆刻作品近400多幅,作品被多家博物馆收藏。《书法导报》、《书法报》、《青少年书法》杂志,《青少年书法报》等多家专业书法宣传媒体,多次刊登其作品并专题报道。
《书协会员展》--郁民华(有耳)专题
《书协会员展》--郁民华(有耳)专题
《书协会员展》--郁民华(有耳)专题
《书协会员展》--郁民华(有耳)专题
有耳(郁民华)苏丹随笔客居苏丹,不敢偷闲度日,荒废书业,随笔记下了片片偶思及所得.择录之:
20050615
临帖有形似和神似,形似容易神似难;董其昌笔笔取法古人,却又开宗一派,不拘泥于古人.董曰:临帖如骤遇异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而应当是观其举止、笑语、精神流露处。在得形似的基础上,力追神似,以临帖为吸收养分的一条快捷的途径,完善自己的风格创作,乃临帖之最终目的.
20050616
作为一个书家要博学多才,尤当加强国学修养,书艺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的瓶颈不在书法本身,而是对自己综合素养的考验.东坡云“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书家如果学识浅薄、见识狭隘、学问不足,其书法断不可能达到尽妙程度。
20050628
书法要雅,不雅则不为艺术;要俗,不俗则无人看。所谓雅俗共赏乃为最高境界,大家都喜欢,又有艺术价值,此为上品,能流传千古。
20050709
王羲之十七帖历来被认为是学草书的最佳范本。晋人书法古意横生,有些地方多含隶意。草书的绞缠,提按和转折都是必须着重研究的。孙过庭书谱云: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草书不熟则无气势,连带牵丝必滞碍。草需先熟而后生,无不熟而生也。孙过庭书谱又云: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可见使转在草书创作中的重要性。
20050710
昨夜中雨,风势较弱,早起路面随处可见水坑。晚间日课,偶得诗一首:
学书有感
以古为师定深根,
经年积淀著金身;
无形不被有形累,
脱胎换骨便成真。
学书应师古,扎根古帖中,经过常年的积累实践和探索方成;学古人贵在形神兼备,神采为上,要进得去,出得来,能取能舍,能取易,能舍难,然不能取无由能舍矣。如此始能脱胎换骨,形成自己的风格。
20050719
晨起天气晴朗,微风习习。观古人帖和书论,即兴赋诗一首
书学小道蕴天机,
历代遗篇必有师;
秃笔万杆难折桂,
只为不知我是谁。
唐太宗尝谓朝臣曰:书学小道,初非急务,时或留心,犹胜弃日。凡诸艺业,未有学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学书应当以古为根,吸收营养为己所用。但是要想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还是要表现自己的风格。昔日郑板桥因在夫人背上写字,被夫人说道。你有你的体,为何老用别人的体。遂自创新体名传于世。
有耳(郁民华)于苏丹
《书协会员展》--郁民华(有耳)专题
拜观,学习!《书协会员展》--郁民华(有耳)专题
写的好,最后几幅好像是写在复印纸上的吧。《书协会员展》--郁民华(有耳)专题
十七帖应用的很好呀。学习《书协会员展》--郁民华(有耳)专题
下面引用由秦龙志在 2005/10/19 08:17pm 发表的内容:拜观,学习!
谢谢秦兄。互相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