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余茶话
师徒之间,除了书法,我们是否也能谈点别的?答案是确定的!因此,有必要开辟一个栏目,叫做“书余茶话”吧。就是师生之间在谈论书法之外,在这里喝杯茶,说说家常话。书余茶话
首先说,书法网通过网络开辟网络书法课徒班这是一个创举。书法是一门古老而传统的艺术,而网络是摩登的、时尚的。我喜欢网络,也喜欢书法,因此,有幸成为我们这个班的首批学员。书余茶话
我生长于鲁西北农村。在我四十岁的时候,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过一次盘点,写了个《四十随想》。在经过了反复思考之后,我发现自己的人生竟象我家乡的一种抗旱、耐涝、耐盐碱的植物——红荆,因此,自己取了个“红荆藤”的名字……。红荆,在新疆那个地方叫红柳,在我们家乡叫“红荆条”。老师,您如果没有在农村生活过,可能不知道这种东西!
其实,我们家乡现在红荆也不多了,主要是土地进行改良了,即使有少量野生红荆,长得也不是原来那个样子了,可见,环境可以改变一切。今年春天,我在德州郊区拍到的红荆是这个样子:
书余茶话
请老师看看我的摄影作品吧!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2717595&typeid=21
书余茶话
你好!我最近有些忙,不能及时给你回帖,但你上传的帖子我都认真读了,感受到你是一个内心世界非常丰富而且细腻的人。
初见“红荆藤”这个名字感觉其不平凡,但却不知其由何而来。我知道新疆沙漠中的红柳,也知其生命力之顽强,却不知道还有“红荆”这么好听的一个名字,也并不知在内陆也有。我比你年长几岁,赶上了文革时期,因为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从小学到中学我都是在北京西边的山区农村学校读的书。好的是我生活在部队大院,生活上有保障,但每逢麦收、秋收秋种,学校都要放假,我们也就和学校的老师一起,去生产队劳动。什么割麦子、掰棒子,削高粱头挖白薯割豆子,打草喂猪等这些农活我都干过。在家里,还要种一些蔬菜、玉米,养鸡,外加一些家务事,虽然生活清苦、简单,但比今天的孩子还是快乐许多。
在农村,和纯朴的农家孩子相处内心感受到平静,但家庭出身的不好却也让我饱尝了压抑,自卑,那一段生活在我人生的履历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段,记忆深刻。但我还是很怀念那些日子的…….
书余茶话
没想到,老师也有这样一个经历!我是1957年的。看您的照片,好象年龄比我小吧……
现在我一家三口人,妻在市人民医院干药剂,儿子天津大学毕业,学建筑的,现在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公司(北京志新路)。
书余茶话
你好!不好意思,是我搞错了,我是比你小几岁。在这里致歉了。
我又要去开会,至下周周末才能回来了。周末还可以交流。
祝你进步!
书余茶话
:)下周我也到上海浦东去参加一个学习班大约一周时间,如果那里有上网的条件,我会写点东西发在网上。
祝您心情愉快!
书余茶话
我在上海回来了!在上海开会期间,有机会看了上海最长的大桥(东海大桥32·5公里)、最深的港口(洋山深水港)、坐了最快的列车(磁悬浮431公里/小时),上海浦东的变化真是太大了……
书余茶话
今天我到九三学社网站上转了转,对九三学社的性质、章程有了些了解。我曾在中共的组织部门工作过若干年,老师在九三中组部,说起来,我们还有些共同的职历呢!
致公党中央的秘书长曹鸿鸣先生是原德州市的副市长,我和他很熟。
:)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