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4-3-18 09:39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4-3-18 10:46 编辑


【致元图·笔墨精神】
范存刚花鸟人物画作品网络展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4-3-18 09:39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4-3-18 10:46 编辑


【致元图·笔墨精神】
范存刚花鸟人物画作品网络展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4-3-18 09:51


【致元图·笔墨精神】范存刚花鸟人物画作品网络展————————————————————————————————————————
本帖编辑:贺进书艺公社网 出品

罗禹 发表于 2014-3-18 10:53

本帖最后由 罗禹 于 2014-4-19 11:53 编辑

祝贺范存刚先生网络画展圆满成功
             范存刚先生书画皆佳,成名也很早,他擅长大写意的花鸟画与人物画,喜鹊、八哥与兰草画的尤其好!功力深厚,我是仰慕久矣!!他的花鸟画最鲜明的特征是简练、夸张,甚至变形的造型,其渊源显然来自八大、徐渭、齐白石等大师写意、变形的传统。然这些禽鸟又各异其趣,纷呈自然的天性,与八大一味白眼向天、嘲笑世态之表情或徐渭脱略形似、愤世嫉俗之意态截然不同,增强了客体的真实性和主体的怡情性。范先生的花鸟画最突出的成就是笔墨的运用。他通过笔法、墨法、水法、设色法的综合操作,以及变化丰富的表达形态或表现手法,既塑造出气韵生动的花鸟物象,又使笔墨别具形式美感。而这种形式美感,既非古典式的重复,也不是形式唯上的舶来品变种。他的用笔似长枪大戟挥洒恣肆,或细或粗、或刚或柔、或浓或淡,变化多端,不为物象而拘,不为成法所囿。八大圆润如篆之线条、徐渭飞动似草之笔法、扬州八怪抑扬顿挫之运锋、石涛苍茫浑厚之笔韵,在他的画中均有所反映,然而是融和的、合成的,甚少程式化因素。这些经夸张而强化的禽鸟姿态、表情、意趣,既是客观对象天然而具的本性,又是画家着意感受到的主观意向;两者融合起来,塑造出了似与不似之间的形象。其既富自然天趣,又具抽象意味;既继承了传统的水墨的写意花鸟画“不求形似求生韵”的创作法则,又赋予了现代人观察自然、强调个性感受的审美情趣,使作品从造型角度审视即具新意和时代感。
   在对范存刚先生的作品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到他造型和笔墨上已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特征;在取法传统的选择中,有出于他自身的秉性、气质、生活感受和审美理念。他对八大山人、齐白石特别倾心,同时兼取李复堂、郑板桥、吴昌硕、李苦禅等前代画家,取资的范围倾向于纵笔写意的一系。他所画的鱼、八哥、兰花、荷花、葡萄等形象,有八大之奇特、有李复堂之纵恣、有李苦禅之雄浑,造型追求拙、简,并含有一定的变形因素,表现出禽鸟一种自在、掘拗的神态,体现出画家自己的情怀;他笔下的花卉,叶茂花盛,用笔浑重、灵动,颇得黄宾虹花鸟画沉着浑厚、浓丽古雅的要旨,又融入吴昌硕、齐白石豪放、劲涩的笔法,流溢出热烈、蓬勃的气韵。他学习传统笔墨技法而没有“泥古不化”,能融会出新,从景观、情感出发,寻求建立自己笔墨语言的契机。他巧妙地将黄宾虹的繁密浓重与八大的疏放简括进行结合,如茂密的丛木花草用笔繁复,浓淡墨色层层勾皴点染,而禽鸟则多用简洁疏朗的笔法。在笔法上,他把黄宾虹山水画中流动、屈曲、多波折、寓动势的勾皴用笔,与八大、吴昌硕凝重质直的线条,化合成一种新的线型,既浑重又灵动、既朴拙又放逸,而笔致的纵率斑驳,又深得近代金石派画家的真髓。他的墨法深受黄宾虹的浸染,使其画面墨气滃然,蓬郁华滋。
   范先生本次展出的两幅《梅花喜鹊》与《紫藤八哥》的立意很好,用水墨表现出喜鹊与八哥优美的身姿,展现出鸟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构图也有创新。还有《葡萄图》也画得很好,题上徐渭的诗句,字与画和谐统一,画面有强烈的民间色彩和民俗意味,放置在古人经典作品中亦无丝毫逊色。在绘画语言表现上,要有适当的变形和夸张,《荷花》与《牡丹》这几幅作品就有创新了,用墨用彩皆有新意,用笔墨诠释着白石老人的“色与不色之间”的艺术观点,看上去很自然、和谐,墨色也很舒服。
            期待范存刚先生取得越来越大的成就!创作出更多更精美的作品!!         倘能有幸,恳请范先生惠题“隣松棘斋”,冒昧恳请范先生能惠赐片纸兰草!企盼之至!!!

塘龙居士 发表于 2014-3-18 11:35

本帖最后由 塘龙居士 于 2014-4-23 18:56 编辑

著名书画名家范存刚老师花鸟人物画艺术境界

今日仔细看过范存刚老师近来的花鸟人物画作品,感到很震撼,细赏范存刚老师的花鸟人物画作品,用笔干练精微,墨色清韵有致,简逸淡远,滋润多变,静中蕴动。他擅用率直、平淡的笔法去表现历代复古写生的意境,线与墨都能用,较好的把握了松动自然与疏放清野之间的关系,虚实相生。细赏范存刚老师的作品则:线条用笔自如,墨色变化丰富,疏密有致,气韵流畅,法度严谨。
   我个人认为:品评一幅花鸟人物画的高下,除了看他它所表现的对象是什么,笔墨是否与对象的物质相匹配之外,还要看它的境界高低,即是所谓的“画中有诗,诗中寓画”,而不是以追求单纯的某种笔墨趣味为主,高妙的用笔必然是匹配描绘对象的,但笔墨形式只是为表现的内容所服务。范存刚老师既不放弃描绘自然物象,也不同于对景写生,他的画已经是笔墨与自然生活、心灵境界相联系的。黄宾虹论山水画时说:"写自然之法、亦写吾人之心"其强调的一个“写”字,就是以心灵抒写万象。
范存刚老师的花鸟人物画中所透露的一种空灵、清旷,总能让人在未来得及品读他的笔墨之前,就已经被那种气息所感染,他的这种“虚中取气,如有呼吸”的表现手法正是中国花鸟人物画家师法造化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极其重要的精神境界。它也是艺术性灵化的主观条件。

探究范存刚老师个人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恐怕缘于其对传统文化的钟情和对传统艺术精神的理解,缘于其多年来对各种艺术风格的思考、悟。他具探索以及对人生与自然的感有过人的艺术感悟力和艺术创造力,因为他已经把潜浸传统与锐意创新当作生命体验的一个过程,并在其过程中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审美色彩与价值取向,从而迈向了艺术的最高境界。总之,范存刚老师的作品,弥漫着一种高古从而有大胆创新、灵动飞扬的气息,使人从作品欣赏过程中自然引发出对书法文化精神与艺术品格的深入思考。

希望能够获得范存刚老师国画作品或请范存刚老师题斋号:(室接青云轩)和(素心若雪阁)珍藏,谢谢!


联系方式: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塘龙东路塘盛大厦301室:杨孝 (收)邮编:523710联系电话:13976106734


弘文馆之隅 发表于 2014-3-18 12:57

有幸与范老师有过两次见面,一次是吴悦石老师来鞍山展览时,一次是与杨中良老师在鞍山讲学,都是三、四年前的事了,虽然那时只是学生,但也从范老师的言谈举止中感受他温文尔雅的文人气质,让人印象深刻,所以一直都关注他的画作,并为之着迷。范老师的画简洁、高古,是对传统文人花鸟画有深刻的理解,且又能自出新意,乃当代画坛少有的高手,是我们晚辈学习之楷模。甲午大吉,范老师又拿出新作,让着美丽的阳春三月又多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祝老师展览成功!

怡情怡志 发表于 2014-3-18 13:09

{:1_277:}{:1_277:}{:1_277:}

吾心斋 发表于 2014-3-18 14:55

【祝贺范存刚花鸟人物画作品网络展】
范老师作品大气大雅。

闻山 发表于 2014-3-18 15:25

写意写神!

一飞冲天 发表于 2014-3-18 15:49

            {:1_277:}首先祝先生展览成功!
      我虽然不懂画,也不知道什么流派,可是一幅幅画作欣赏下来,感觉甚好。先生的画作,构图简洁,用笔有力,着墨不多。色彩虽不复杂,但是对比效果明显、清晰、层次感强;充分的表达出了作者的愿望和意向,画作动感神韵其中,富含趣味,甚是吸引人悠然赏读,可谓上乘佳作。
      再一次祝先生展览成功!{:1_277:}{:1_277:}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查看完整版本: 【致元图·笔墨精神】范存刚花鸟人物画作品网络展(赠斋号、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