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武 发表于 2014-3-7 18:57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北京·方放}
读帖有奖




叶武 发表于 2014-3-7 18:57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北京·方放}
读帖有奖




叶武 发表于 2014-3-7 18:57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北京·方放}
读帖有奖




叶武 发表于 2014-3-7 18:57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北京·方放}
读帖有奖




叶武 发表于 2014-3-7 18:57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北京·方放}
读帖有奖




叶武 发表于 2014-3-7 18:57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北京·方放}
读帖有奖




叶武 发表于 2014-3-7 18:57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北京·方放}
读帖有奖




叶武 发表于 2014-3-7 18:58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北京·方放}
读帖有奖




叶武 发表于 2014-3-7 18:58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北京·方放}
读帖有奖




叶武 发表于 2014-3-7 19:00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北京·方放}
读帖有奖






董其昌书意探微
方放


  明末的董其昌有一幅《行草诗卷》,今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此书卷集行、草于一体。诗卷的前十段是小行书,他用一向喜欢的细腻润滑的纸质和淡墨中锋,笔迹洒脱秀润,温文尔雅,一派妍淡疏隽的士人气息,正所谓“以有意成风,以无意取态,天真烂漫,而结构森然,往往有书不尽笔,笔不尽意者,龙蛇云物,飞动指腕间,此书家最上乘也。”在董其昌的传世书作中,行书的数量最多,也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书体,清代书画家王时敏、沈筌、查昇、张照等无不受其惠泽。看董其昌的小行书,有浮云散尽,新桐初引般的清新与精微,笔于指腕间飞动,意却在浩渺无际的心宇间畅游。他身后无数随脚踵者虽斤斤追摩,却失之毫厘,怕是一个意字难肖吧。
  《行草诗卷》的最后落款一段云:“癸卯三月,在苏之云隐山雨,家无事。范尔孚、五伯明、赵满生同过寺。试席上茶。磨高丽墨并试笔乱书。都无伦次。”这洋洋洒洒四十八个“乱书”,“不拘格辙”,摄人心魄,草而不狂,流利畅快,尽墨戏之妙。长长的笔迹寓健拔于柔韧,曲直委婉,如当空舞练,飘然无羁;又如山林中一缕烟云,若即若离,若隐若现。此段落款与前半部分珠联璧合,一实一虚,一静一动,转乘起和中相互生发,结束时一个“次”字如枯藤老枝,笔锋翻转滚动,瞬间跃离纸面,收摄了一段清绝激越的文字。正如他在跋苏东坡《赤壁赋》时说:“一字之中须有放有收,有精神相挽处。”
  董其昌,1555年出生于松江华亭。当时繁华的江南文人辈出,儒雅精致的艺术情趣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早年吴门画派的祝枝山、文徵明名震苏州,使苏州一度成为文人书画重地。相传董其昌的出现,便使书画的中心地位移至松江了,可以想见他在当世影响之大。
  董其昌没有祝枝山、文徵明那样显赫的家庭背景,但睿智的他在学业上用功甚深,使他少负重名,才识渊博。35岁时在会试中考取进士,随后被选入翰林院,开始了他的仕途之旅。45岁时充任皇长子的“讲官”,49岁时任湖广提学副使,67岁任太常寺卿兼伺读学士,69岁任南京礼部尚书,76岁升任礼部尚书兼翰林院掌詹事府。一路平步青云,此时的他作为一个书画家在明代获得了无以比肩的政治地位。清代的康熙帝十分喜爱董其昌的书法,一是旨趣相投,二为营造清王朝的文化气氛,他对董其昌有过这样的评价:“华亭董其昌书法,天姿迥异。其高秀圆润之致,流行于楮墨间,非诸家所能及也。每于若不经意处,丰神独绝,如微云卷舒,清风飘拂,尤得天然之趣。”
  入仕四十年,他结交了各界朋友,在如此显赫的政治地位中游刃有余,他用敏锐的洞察力、清醒的判断力在纷至沓来的斗争中始终躲闪着保持一种距离,大部分时间他甚至远离权力,过着闲散的半隐半仕生活。
  他平生亦儒亦禅,他在书画作品及理论著作《画禅室随笔》中无不流露出这种心迹。他在《画禅室随笔》中说:“多少伶俐汉,只被那卑琐局曲情态担阁一生,若要做个出头人,直须放开此心,令之至虚,若天空,若海阔,又令之极乐,若曾点游春,若茂叔观莲,洒洒落落,一切过去相现在相未来相,绝不挂念,到大有入处,便是担当宇宙的人,何论雕虫末技。”海阔天空般的心宇才能“担当宇宙”,心量的无限扩大,是可以超越俗世的欲望,无牵无挂,得常自在。他在随笔的《禅悦》一章中记录了这样一段体悟:“余始参竹蓖子话,久未有契。一日,于舟中卧念香严击竹因缘,以手敲舟中张布帆竹,瞥然有省,自此不疑。从前老和尚舌头,千经万论,触眼穿透。是乙酉年五月,舟过武塘时也。其年秋,自金陵下第归,忽现一念三世境界,意识不行,凡两日半而复,乃知《大学》所云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正是悟境,不可作迷解也。”从中看出,董其昌是有着深刻的禅宗体验的。真正的艺术家,大都得益于博学多识,更得益于思想境界脱略凡俗,所以他们的胜出,不是技术层面的胜出,而是精神境界的胜出。“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苦心力学固然可贵,但“不是张芝即献之,谈何容易哉。”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圣贤典籍来涵养心性,用山川丘壑来平复燥动的心念,养得“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养出平和涵容,以淡逸落墨获得高迈的意趣。自宋文人画以来,重气韵,重修养,轻形模,是士大夫们所追求的艺术境界,这种观点也反应在董其昌的书论中:“赵(文敏)书因熟得俗态,吾书因生得秀色。赵书无弗作意,吾书往往率意。”他认为书法之本色乃生、淡、拙,书法须求熟后生、须涩、须沉,熟易得俗,俗是书画之大忌,甜媚、工巧、轻滑、矫揉造作是伪装在华丽外表下的平庸和肤浅,必须“率性任真”。做到“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有余,运斤成风。” 能“自居法眼”,能“见我”,能超越具象文字之上,得“神采奕奕”、“真本风流”的意境。
  很多人把董其昌的书法生涯分成三个阶段,50岁前师二王,70岁前师怀素、颜真卿、米芾,70以后自成一体,笔枯墨淡,简疏含蓄。尤其是这个“淡”字,一直贯穿在他的精神中,这种境界大概让这位荣华一世的“豪杰”感到无比的适意吧。他喜欢苏东坡的一段话:“笔势峥嵘,辞采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实为平淡,绚烂之极。”他认为自己还未得十分,“若可学而能耳”只要学,还是能够达到的。苏东坡曾有一幅水墨《枯木怪石图》,黑白的干枯的虬劲的树干,嶙峋的怪石,仅此构成画面,萧瑟孤迥。此枯木有“外枯而中膏”之意,仿佛蕴涵着生命的琼浆玉脂,大地回春之时,便会生发新的枝叶,如此周而复始,年复一年。枯木的美,是本色之美,是繁华落尽后的冷逸和火气尽消后的沉静;是渐老渐熟后的平淡,是冥合天地的真实。董其昌意会的平淡,也是隐于山林的放逸,是脱略凡尘的幽旷,是超越世事功名进而体悟宇宙本真的优游的心灵。









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查看完整版本: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北京·方放}读帖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