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帖中双钩”报告》批评
本帖最后由 江山水汉 于 2014-2-6 19:37 编辑文/吴永江 上博研究员钟银兰、凌利中2014年1月1日发表在《中国文物报》新年第一期的“收藏鉴赏周刊”上的“从法帖中双钩”的报告,认定苏轼《功甫帖》墨迹本是“從法帖中雙鉤”而来;认为《功甫帖》墨迹本是钩摹自《安素軒石刻》,这即是报告的观点,也是报告的结论。读过报告之后,我真的不相信这是出自上博研究员之手,更不相信这是一份《功甫帖》的学术报告。因为他通篇都是在以假证真、以错比对。名为证伪,实为否真。凡读过钟、凌报告的人,是不难推见出这一报告的性质的。
读过报告,给我的整体感觉是:钟、凌二位研究员不是以辨证的、一分为二的、客观、公正、科学的治学态度去把握、辨析、考证《功甫帖》的短长优劣;而是全盘否定,一棍子打死。 令人奇怪的是,报告竞把《功甫帖》与公认为假的《刘锡敕》混为一谈,并以此为由头千方百计抹黑《功甫帖》!什么“明清以降,坊间制造书法赝品欺世谋利”,又引用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上的只言片语,暗讽、影射《功甫帖》。又不惜用面目全非的所谓法帖《安素軒石刻》拓本为基准,校正、比对《功甫帖》,以假抵真、以错纠正。这种好坏不分、优劣不辨的门外汉竞能以研究员的身份、书画鉴定专家的名义,合理合法、堂而皇之地兜售偏见、制造影响,大肆抵毁苏轼《功甫帖》,其用心何在?!做为所谓的《功甫帖》的学术研究成果报告,赫然刊登在学术报刊上,这一切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和痛楚。 经过大众媒体的炒作,又由学术报刊登载,以上博研究员的身份,以书画鉴定专家“组团”的方式,集体质疑苏轼《功甫帖》为“双钩廓填”的伪本,甚至,以此证为伪本还觉得不够,又要说是“從法帖中雙鉤”,非要烙上“下下真迹一等的伪本”印记方算罢休! 一时间,圈内圈外一片哗然,苏轼神品《功甫帖》,仿佛一夜间从五千万降到了五百元,连“久经沙场”的大买家刘益谦也被搞得“ 身心俱疲”。 东坡先生怎么也不会料到自己精心书写的一张小柬,在九百年后竞遭受到后辈专家们的如此质疑和指责。真迹被贬为劣书,除买家、卖家和极少数的藏家外,竞很少有学者站出来据理驳斥,这又说明了什么?! 我还是那句话:证伪可以,只要拿出真凭实据。但否认《功甫帖》的艺术性和艺术价值、指鹿为马,欺天下无知书者是万万不许的!!!对于那些有违学术道德的作法和偏见言论及误导必须进行批评!
下面就钟、凌报告中的主要论点进行剖析,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表明自已的看法,并就此阐示自已对书法及《功甫帖》的主张。不妥之处,求教指正。 纯学术交流,绝无它意,语过言重或不当之处恳望海函。 一、眼力不济,是报告“硬伤”的根源。
钟、凌报告中说: 钟、凌研究员认为“奉議”中“奉”字捺筆的一波三折,“甫”字、“奉別”中“奉”字的懸針,“議”字豎勾,“功”字彎勾等。試看“墨跡本”,如兩“奉”字共計十橫的起止,“謹”字言旁、“軾”字勾挑、“議”字長撇等,“甫”字左豎等,顯得單薄枯梗,用筆以偏鋒為主,運筆的起止及提按使轉處,多含糊不清、交待不明,反映出摹寫者不知所措的作偽心態。”
“逆入平出、無往不收、以藏鋒與中鋒為主的用筆特點,因此線條更顯飽滿圓厚、蘊藉豐腴,且起收、使轉、起伏等運筆過程交待更為明晰。”上述这段话论说的是什么?是用笔、是线条、说到底论说的只是笔墨技巧。是技,而非道!专家们仅凭笔墨技巧或皮毛的东西就认定《安素軒石刻》拓本是法帖,未免太草率了吧!愚以为《安素軒石刻》拓本是帖,但还称不上“法帖”。因为《安素軒石刻》拓本与《功甫帖》相比较已经失真,仅形似而已!非明眼人是很难判明拓本与《功甫帖》墨迹本的细微差异的。专家研究报告中 所列举论说的那“奉”字、“甫”字、“奉別”“議”字、“功”字等,全部是在以形式论形式,根本未触及到形式背后的东西 --- 书法的本质及特征。足见专家们在书法认知上的缺欠与不足。把《功甫帖》墨跡本中的兩个“奉”字、“謹”字、“軾”字、“議”字、“甫”字等富有功力的妙笔视为“單薄枯梗”,“失卻蘇書凝重飽滿、沉著穩健特質”,这种优劣不分,以错指正、以假论真的学术探讨和论证方式、方法违背了科学精神。是经不起历史检验的。
评书论画,眼力比什么都重要,眼力不济、慧目不开,你是分辩不出什么是法书;什么是毛笔字的。把《安素軒石刻》称法帖,把《功甫帖》称伪本、并认定《功甫帖》钩摹于《安素軒石刻》,还用《安素軒石刻》拓片的缺陷比对《功甫帖》,这一切说明了什么?!鉴赏不善,鉴定安能靠谱!在这里我不禁要问:为什么专家不用《功甫帖》去比照《安素軒石刻》拓本?反倒用《安素軒石刻》拓本比对《功甫帖》呢?挑出《安素軒石刻》拓本中的笔病,难道专家的初衷就是一定要把《功甫帖》真迹论证成假与劣吗?
《功甫帖》的假可不是谁都能造的。王铎、傅山之后有几人真知书!晚清的坊间匠人能造出苏富比上拍的《功甫帖》吗?!专家们是真敢想,真敢说呀!翁方纲如何?他的油笺摹本就另纸同轴裱在下面,翁氏不也同样把《功甫帖》摹写成了功夫字吗?看不出这些还鉴什么假呀!.........。
在此我必须申明:上博专家证伪并没有错,错就错在证伪者不具备鉴定家的眼力;不具备科学的鉴定方法和能力;不具备辨证的思维方法和严肃的学术态度。设想,如果上博专家的论证,不局限于形式或技术,而是从书法的本质内容及其特征上加以充分的论证;不单在钤印、印色上有见解,又能在笔墨叠加的细微变化处加以甄别;不单在题跋上发现蛛丝马迹,又能在纸质上洞见明判,......... 如此这般的论证,还会有谁质疑呢?!遗憾的是专家们没能做足功课便迫不及待地草草发布了所谓的学术报告,是利益使然?名利作怪?受制于人?
吾不敢妄言,个中三味,只有专家心知肚明了。
应该说书画鉴定是离不开用笔、笔法和个性风格诸多方面的考察与鉴定的,也离不开钤印、印色、题跋、落扻、传承、材质等各种必要的考证。但这些只能是辅助性的、次要方面的工作。单凭上述任何疑点都是很难判定真伪的。
那么主要的方面是什么呢?愚以为:就是书画作品的本体,即书法的本质内容及其本质特征。体现在鉴定家身上,就是过人的眼力。
对于苏轼《功甫帖》的鉴定更应如此。要知道,我们鉴定的是苏轼的法书墨迹,而不是近现大师们的字迹,鉴定近现代人的作品,即便你有过人的眼力也很难派上用场。因为人们根本不知道 “神” 为何物、“神居何所”! 也许在常人眼中苏轼《功甫帖》与近现代所谓大师们的“杰作”都是法书,其实从本质上说那是两码事。前者是书,后者多为毛笔字。虽然同是用毛笔写就的,但他们之间却有着天壤之别。不是因为是苏轼写的就一概称书,大师们写的就为字。而是要详察他们的作品,看他们的作品中是否有“意”。“意”,书之神也。这才是鉴赏、鉴定必看的东西。
法书,看似书写的是笔墨技巧,但根本上说书写的当是智慧!而绝非今人所说的什么“情感”、“线条”之类那稀奇古怪的东西。
书法是道,是玄学,是形而上的。但书法的这个“道”是“小道”,书法中的这个“玄”其实并不玄 ........。(另文详述)
二、上博研究员根本就未能读懂《功甫帖》。
未读懂就鉴定,是一定会出错现丑的。专家读不懂法帖在当下不足为怪,但读不懂不能装懂。把法帖中的妙笔认定为笔病就说不过去了。
何以见得?且看专家们的高论:
上博专家认为《功甫帖》墨迹本出现了石刻“拓本”特有的形态。具体如下:
(1)“墨跡本”中缺乏渾然天成的牽絲來源於“拓本” 比如“拓本”中“蘇”字中“魚”撇與橫撇間的牽絲,刻石者還是注意到了原跡中用筆的豐富變化保存了筆斷意連之書寫形勢﹔而“墨跡本”中,狀若枯枝,且行筆多處缺失承轉呼應,尤其是不見用筆動作的左撇,顯得單薄而孤立。另如“議”、“奉”、“甫”、“別”等字的牽絲,雖有一些粗細的變化,但其形態呈顯了石刻味,透露了從法帖中摹寫的特性。 (2)“墨跡本”中的莫名筆觸來自石刻“拓本” “拓本”中的石斑、石花、石裂——原本屬石刻自身局限與特點的細節,反而在“墨跡本”中出現,如“議”字右撇長出的圓角、勾底的小裂口,以及“軾”字的勾、“奉別”之“奉”字長撇起筆處的形態失常等。甚至加以夸張,越描越亂,出現了正常書寫一筆難以完成的線條狀態,充分暴露了作偽者摹寫的作坊行家特點。 (3)“墨跡本”中的不明墨斑源於“拓本” “拓本”中“謹”字最后兩橫間的不明棱凹,“墨跡本”則處理成上下相連的墨斑,當為填墨者不明就裡的結果,造成了兩橫間行筆的失去書寫理路,線條枯梗僵直,缺乏骨肉停勻的質感與豐富而勁健的形態。由此可以看出摹寫者的書法技巧,遠不及刻帖者。 从上述三小点指证的问题看,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上博专家们根本就没有读懂《功甫帖》,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是书法,什么是俗字。 上博专家把《功甫帖》中苏轼书法的妙处当劣迹来证伪,足见上博专家们根本就不知道苏轼当时为什么要那么写。也许他们永远都不会想明白“轼”字的勾为什么要那么写;“奉别”中的“奉”长撒起笔处的形态为什么要写成那个样式。看来这些书法理论方面的真知专家们还真须尽早补上啊!
专家就是专家。为了一个“苏”字末笔的一个捺点,竞用了这么多笔墨,特录其下: 書家在自然書寫過程中,由於筆之新舊、大小、筆毫軟硬,用筆的輕重、緩急、起伏以及墨量等因素的瞬息變化,在紙絹上往往出現諸如飛白、枯筆、鋒毫聚散等豐富的筆情墨趣、節奏韻律。這對以刀代筆、把石當紙的刻工而言,恰恰是最大的難點,這也是衡量刻工水平高下的重要標准。事實上,也是需要重點指出的,“拓本”中有一處十分明顯的散毫處,即“蘇”字末筆收尾,應該視為體現了母本墨跡的原貌的。具有豐富嫻熟經驗的刻工,往往有意識地虛化筆畫輪廓,以避免過於分明,通過控制下刀的力度、速度,以及刀線的疏密、虛實、粗細、輕重等變化,力圖接近原跡的筆墨形態。即使是一些較好的翻刻者,對於同行的這一手法,往往也是心領神會,比如翻刻自《安素軒石刻》的《景蘇園帖》,體現了盡量忠實於墨跡原作的刻帖准則。而“墨跡本”中則依廓填死,這一方面佐証了非據墨跡原作鉤摹的性質,也泄露了作偽者於刻石特征的理解膚淺。
找“苏”字末笔这个捺点的笔病,不如说是在找自已的毛病。凡有一定笔墨功力的人谁都不会在书写楷体字时写出“拓本”中的那个象扫帚头的捺点。《功甫帖》中那极富功力的捺笔却被专家说成“作偽者於刻石特征的理解膚淺。”肤浅者道肤浅,好笔法、妙笔意,专家们却看不好,我都觉得愧疚于古人,不知专家感受如何。
有好东西吧,却看不好,不是说其假,就是道其坏。且出于专家的学术报告,无奈无奈! 综上所述,上博钟、凌研究员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其结论自然也是错误的,是不足为据的。专家们提出的诸如此类的 “疑点” 正是《功甫帖》的亮点。可以这么说:《功甫帖》正是因为有了上博专家们挑出的这些“笔病”,才可称其为是苏轼的真迹,一但形同“拓本”,神采全无,《功甫帖》也就不是《功甫帖》了。 “深识书者,惟观神采,不见字形”(张怀瓘《文字论》)上博专家却只见字形不论神采。足见上博书画鉴定专家的眼力了! 行文至此,不知为何从心底里涌出了这等念头,虽与本文无关,实为本文有感,记下呓语,请勿过分解读,请勿对号入座。
专家不专,欺世误事啊!
法书,书写的看似是笔墨技巧,但从根本上说书写的当是智慧的理念!而非今人所说的什么“情感”、“线条”、“内涵”之类。。。。 {:1_271:}{:1_271:}{:1_244:}{:1_244:} {:1_226:} 与其说上博专家是在论证《功甫帖》假,不如说是在论证自己是伪专家。他们的报告告诉我们,三位专家基本就不知书。他们根本就没有读懂《功甫帖》。 纸张薄厚、钤印歪正、题跋真伪,这所有的论证都是辅助的,对真伪判定没有决定意义。决定意义在“本”,不在“枝”。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