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艺阁 发表于 2013-12-24 14:02

{深艺阁}2013年——书法意义的探寻

2013年——书法意义的探寻
——从十大书法事件看书法
文/李志宏(深圳)
2013年的书法界,其主题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民间书法组织等,对书法艺术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有了新的认识,悠游笔墨,视野狭隘的书法职业者,还有利用商业进行个人炒作而能够名利双收的时代已经接近尾声,谁也不会去关注哪个主席的作品能够拍出多少个零,艺术收藏逐渐趋于冷静和理智,书法一直是圈子里的自娱自乐,很难像国画一样影响到艺术界,笔者就2013年的书法事件,还有一些和书法有关的活动展览进行归纳分析,这些事件或许不是最热闹的,但确确实实值得大笔特书。

深艺阁 发表于 2013-12-24 14:02

1 央视纪录片《中国书法五千年》上映,重视“书写”与“文明”之间的关系。央视重点原创片目,中文国际频道开年力作《中国书法五千年》在2013年1月2日首次推出。本纪录片不同于之前的《翰墨春秋》,《千年书法》,不以讲历史故事,介绍书家成就为目的,而是进一步提升书法的意义,注重书法和其他学科的交叉的研究,纪录片中意在还原中国人的“书写史”如何与民族文化共生,与民族精神同长。“书写”保存了历史,“书写”延续了文化,“书写”也创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存在,正如制片方所说的“书写,留下无穷的“书迹”,书迹保存了生发了永远不会销毁的文明,力图呈现中华文明核心符号体系的核心价值。书法如果要受到文化界的关注,它就必须有强大旺盛的生命力,要表现时代精神,而不是局限于狭小一隅的自我满足,此纪录片算得上是2013年书法界的一声春雷,可惜未受到应有的关注,实为憾事。

深艺阁 发表于 2013-12-24 14:02

本帖最后由 深艺阁 于 2013-12-24 14:15 编辑

2 和平使者——国礼书法作品《登鹳雀楼》。2013年6月28日正在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韩国总统朴槿惠总统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共进午餐时,相互赠送了礼物。习近平主席的礼物是一副书法作品和一件陶艺作品,其中书法作品的内容是唐诗《登鹳雀楼》。为什么国家领导人要赠送书法作品和陶瓷给韩国总统呢?书法和陶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书法源于书写,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至于,在英文单词中,中国和陶瓷划上等号,为什么要要用《登鹳雀楼》的诗句?中国是礼仪之邦,诗盛莫过于唐,借助这首唐诗表现了过去20年韩中关系的发展仿佛“白日”垂直运行的轨道和横穿旷野的江河一般,壮观而充满活力,象征两国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心境,将韩中关系推上新的台阶。

深艺阁 发表于 2013-12-24 14:02

3 中国美术馆书法连连展:今年的中国美术馆,书法展连续进行,2013年7月23日,中国美术馆策划并主办的精品书法艺术展览“翰墨传承——中国美术馆当代书法邀请展(2013)”引起艺术界的重视。之后有有众多书法家的个展陆续进行,如孙伯翔,李一,于恩东,王云翔,王厚祥,黄君等,除此以外,在7月31日,中国美术馆还专门举办一次“翰墨传承——少儿书法邀请展”;“艺术家教我来创作”的专场活动,邀请一至两位参展书法家,带领孩子们一起参观展览,讲解书法之美,然后在体验空间里现场讲授书法书写要领并指导孩子们进行创作等公众教育活动。
   馆长范迪安说:“当代中国书法经过近几十年的探索发展后渐趋平静、理性的多元式表现。书法家们努力地从传统书学思想和现代审美意识的二维角面寻找契点,并从文化的多样性中去认识、发掘、表现书法艺术的内在美感。这是一种较为明显的变化,尽管这种变化有待在践行中获取终果,但它足以呈现出当代书法在时下境氛中多层面的发展态势。”在以往,中国美术馆的书法个展可以说是寥若晨星,如此思路的改变,足见艺术界开始重视书法这种国粹的社会价值。

深艺阁 发表于 2013-12-24 14:03

4 中青年书法蓝本——首届全国“三名工程”书法作品展启动。9月28日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展出,中国书法家协会这次当代全国名家、名篇、名作,即“三名工程”活动,是经过评委会严格的评选,逐批淘汰,才最终评选出这五十位名家。当代书坛“三名”精品工程是全国六次书代会确定的一项重要的专业性工作,是当代书法名家系统工程的核心部分,此次名篇创作计划,即是推动“三名”工程,旨在呼唤时代书法大家,创作一批具有强烈艺术魅力和鲜明时代特征的精品力作。近年来的书法界,虽然国展纷呈,似乎没有出现出在国内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书法家,每次国展的结果就是一串入展和获奖的名单,别说是艺术界,书法界很多有识之士都不去关注。“三个工程”书法作品展评选出来的五十位名家,以学术,书法风格,书家影响为导向,不论职位,级别,实际上,是选出这个时代的五十个中青年书法蓝本。

深艺阁 发表于 2013-12-24 14:03

5 臃肿和精简——陕西书协换届和江苏书协换届之对比。新年伊始,在从中央到地方再三发出精简机构的信号、淡化官本位意识、打击各种腐败现象的气象。陕西省书法家协会换届,组建了主席、常务副主席、副主席、秘书长等加起来足足有62位之多的书协领导机构,其中常务副主席16人,正秘书长2人,名誉主席11人,书协顾问6人,副秘书长10人,显然是十足的官态可掬。 一个省份的书协换届,居然在国内各大媒体引起强烈的关注,一时批评之声此起彼伏,陕西书协陷入了巨大的舆论压力。书法本是文雅之事,却沾染俗习,以“权力排座次”,此风不改,书法界怎能做到“陈列就位,不能者止”呢?相反,年底的江苏书协换届,却让人感受到一股春意融洽,江苏书协十五年来未改选,此次换届孙晓云任主席,徐利明、李啸、王伟林当选副主席。坚持“领导不入选,年龄不放宽,职数不突破”的原则。

深艺阁 发表于 2013-12-24 14:03

6   海峡两岸友好之纽带——百岁书画大家姚奠中、张光宾作品展。“登高望远——海峡两岸百岁书画大家姚奠中、张光宾作品展” 11月11日至20日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举行。101岁的大陆姚奠中先生未能出席开幕式,但现场播放了他的讲话,他说:中华文化从来以团结为主,……两岸本来是一家……两岸就是国内的两岸、一家的两岸,这不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这是民族团结的一个象征。台北孙中山纪念馆是海峡两岸共同尊重的伟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纪念地。100年前,孙中山先生提出“振兴中华”口号,100年后,“中华振兴”已经展现光明的前景。本次世纪大展,正是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共同致力于中华文化伟大振兴的象征。 两位先生不仅以自然年龄成为海峡两岸的“高度”,更以学术与艺术成就代表了海峡两岸传承中华文化的“高度”。可以说,此次展览乃是海峡两岸友好,民族团结的见证。

深艺阁 发表于 2013-12-24 14:03

7 学者书法家王学仲去世。王学仲先生于2013年10月8日与世长辞,享年88周岁。王学仲先生生前曾任中国书协副主席,精通“六学”“七艺”,当代罕有人能与他并驾齐驱,他还是一位宏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家,创立“黾学”学派,提出的学术主张,形成了包含有哲学、美学、书学、文学、诗词学和绘画学的完整而又科学的黾学学术体系,为现代学术体系的构建做出了突出贡献。出版有:《书法举要》、《中国画学谱》、《王学仲美术论》、《王学仲书法论》等,王学仲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出了三则治学主张,即:二言——欧风汉骨,东学西行;四感——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诗人的苍凉感,艺术的高贵感;四我——扬我国风,励我民魂,求我时尚,写我怀抱。在当下,书法家的职业化使得书法艺术高雅不再,很多书法家注重书写本身,追求书法艺术的技巧,而忘记一位优秀的书法家应该有深厚学养,王学仲的去世,不仅是书法界的重大损失,也是文化艺术界的重大损失……

深艺阁 发表于 2013-12-24 14:03

8 国展之“临帖展”和“小品展”。2013年的国展,就好像翻日历一样,几十个国展在2013年同时进行,其影响力却是“寂寞沙洲冷”,一度出现了“稿荒”,国展征稿的截稿日期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延期。但是有两个展览值得一提,这倒不是因为它具有什么重大的影响和出现什么负面新闻,而是它传递了两个信号,书法应该“取法至上,拒绝潮流”,书法作品应该拒绝长篇大制和矫情制作,虽然这两次展览业同样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却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深艺阁 发表于 2013-12-24 14:03

9 《中华书画家》“书画新人”活动。为挖掘新人、发现新人,《中华书画家》杂志面向全国征集“书画新人”栏目稿件。为全国非知名、具有创作潜力的书画创作者提供展现平台,以创作水平为依据,从投稿作品中择优刊登。投稿作者不受年龄、师承、流派、地位、地域限制,全国各地非知名的书画爱好者、各美术院校学生、各级书画协会和书画院的创作者等均可投稿。书法界乃至美术界因为国展而衍生了太多国协会员,而这些会员未必就具有书画家应有的艺术素养,在民间,反而有一些深藏不露的高手,或许他们的创作思路不同于国展体,因此被排挤在外,“书画新人”活动为这些人提供一个展现的平台,其出发点值得肯定。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深艺阁}2013年——书法意义的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