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碣观展----全国首届“沈延毅奖”书法篆刻作品展的八点思考
冷碣观展----全国首届“沈延毅奖”书法篆刻作品展的八点思考
地点:沈阳,辽宁美术馆
时间:2013年12月12日
冷碣观展时间:2013年12月13日
开幕当天因有事,未能成行,以致没有看到很多朋友。也算是遗憾。不过自己去的好处是可以完全把时间与空间交给自己来自由控制。让自己的思维不受任何人的影响。尽量冷静下来感受与思考。现把观展几点思考稍做整理如下:
一,小楷题跋己成为时尚。从一件作品的视觉上来看,在一件行草大作中加入朱笔小楷,无遗与之形成强烈对比,又能在形式上与流传下来的古人作品有暗合之处,达到文化与心理的双重统一。同时,从书法艺术本身的角度来说,小楷的意义不不仅仅是小,我们知道,楷书分为三个系列:晋楷,魏碑,唐楷。实际上,我们根本看不到一件作品以唐楷那种华饰笔法的楷书作题跋的。从形式的结合,我们可以感受到这背后仍蕴藏着深一层的笔法与文化的回归,对于晋人那种极度自然与丰富的绞转笔法的回归,对于那种浑然一体气息的回归。这种回归本身是积极的,在这种回归中,让自己的艺术感觉不走极端,其间蕴藏着对突破与再创造的积淀。但如何不流于形式,能将复杂的艺术感觉与深刻学术思考融入其中,是我们仍需进一步面临与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仅在于具体一件作品的章法布局等等。
二,观众。在展厅中听到一位观众指着两件篆刻作品(一件圆朱文,一件古玺印风)说那件圆朱文印不好刻云云。我无意比较两件作品艺术境界的高下,而想说这是典型的书法篆刻界以外的人士审美认同,并包括了一部分书法界以内人士。事实上,这个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思,触及到书法篆刻的生存状态的大问题。这不仅仅是书法与篆刻水平的问题,事实上,任何一门艺术都无权要求门外的人对该艺术达到业内的欣赏水平,这是不现实的。我们不可能要求大多数人去欣赏贝多芬与莫扎特的音乐,中国的古典音乐虽然无限美,但在时代的大潮中观众的热情度与数量毕竟不敌一名超级女生的粉丝。无论你怎样去批评与指责,这是需要面对的现实,同时也会清楚,喜欢贝多芬与莫扎特的人,喜欢高山流水的人一定比喜欢超级女生的人要成熟。而社会历史的发展会不断走向成熟,但在具体历史中的思想者总会有痛苦。而怎样去面对问题,让大众在审美能深走一步,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家与艺术理论家最伟大与最艰涩的课题。我们对此做什么样的准备与努力?包括艺术创作时的思考,书法家除了对碑帖本身的思考,对书法本体思考,试问,有没有思考过,在当代的时代环境中以书法的生存状态应该怎样,(不是书法家的生存状态,也不是书法作品的生存状态。)或许,这个时代己给我们太多痛苦,我们己无力用更多精力思考这些离生存较远的终极人文问题了。但任何一位书法家都会心中有梦想,我们永远不会放弃梦想。当我在展厅中看到那些功力深厚的作者仍能笔下流淌着深情的时候,我感到了希望。
三,探索作品很难见。这也与近年来整体书法有关。或许在这个历史阶段,我们能做最大的事就是对于二王这优秀传统的继承,待我们的积累到一定强时,再由之后的艺术家来做突破的工作。宗白华先生说:“历史每向前一步的发展,必伴随着退后一步的探本求源。”当代情境中,我们仍然需要深挖传统。
四,打动灵魂的作品很难看到。从诸多题跋中我们可以感到作者思想与文化的缺乏。或许是作者出于对古人的敬畏而不愿写自己的诗词,事实上,我在身边也有这样的例子。书法作品所适合书写的内容当然以古典诗词为首选,古诗的韵律与书法的韵律会在书家胸中形成共鸣,于作品中无论在内容与形式上都会有暗合。普希金的<致大海>虽然也很美,但毕竟与中国传统的书法在气息上有区别。自然不是搞传统艺术的书法家所首选。事实上,这也涉及到书法艺术现代化转化的问题?甚至有人在讨论,有没有必要把传统的书法与当代文化大环境对接。更进一步的忧虑是,上个世纪以来一直是西方化置换了现代化。我们如何守住这份可贵的传统?是狐芳自赏以保证纯结性还是敞开胸怀,感悟整个世界。这里也存在一门艺术自身成长阶段及整体环境的问题等。总之,这些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不可以简单的观点赞成或否定。因为,书法艺术是伟大的,所以需要我们为之付出伟大的努力,而不是简单的努力,我们为此还要做许多具体工作。
五,关于二王风。王羲之是伟大的,但是,后人学习书圣则与伟大无关。展厅中看到尚有诸多作品或是停留在仿形阶段,或是横向借鉴当代,很难摆脱那如张旭光,龙开胜这些成功书家的影子。当然,这个不能强求,或许作者本人在某一时期正在以极大的精力打个传统也未可知。面对这样的情境,我们期待。
六,个性不是书法家的最后归宿,但一定是最后的特征。个性不是追求来的,而是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以后连自己者无法控制与改变的的特征。如果书家自身积淀不够,对个性刻意追求,要么会落入故意求奇,造成其审美既脱离大众,又脱离艺术本身的规律,只好去哗一时之众。要么跟着有个性的书家走,最后也会因为没有心理依据而无所依,终将走不远,慢慢被时代遗忘。对历史毫无意义。只有当自己丰满后,才会水到渠成,当然,这个急不得,否则欲速而不达。我们要做的就是按规律一步步走。
七,纵观整个展厅作品,整体很壮观,诸多精彩作品让人留连,笔者甚是受益。不过美玉难免有瑕,这也是历来书法展览一直存在的也不可避逸的。无论从任何一个方面都会有各自的说法。主办方希望做最成功最有影响力展览,但也会考虑诸是不是敢说在那样的紧张的评选环境中就会做得更好呢?从作者的角度来说,能把作品挂在这个展厅的,虽然存在差距,但也都在书法上付出了诸多时间与精力,他们为此之牺牲,唯自知之。无论从哪一方面,还是希望从中吸收更多有益营养,才利下一步更好发展。
八,展览终将落幕,其喧哗与热闹也会渐渐远去,但会留给人们不断的思索,这是一个成功展览的意义所在。也是一个看展的人最大的成功。这是我面对一个展览时积极意义。
吴建军(冷碣)于2013年12月14日灯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