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雨轩主 发表于 2013-12-7 18:53

李锋先生书评

信步墨海似闲庭——李锋先生书法赏析王炳学 很早就关注李峰先生的书法,接触不多,见到他多是在天津书协组织的有关活动上,作为天津市书协副主席,很多活动,都能见到李锋先生的身影。谦逊、热情是李锋先生给我留下的比较深的印象。除去书协活动,就很少听到他的消息。感觉李锋先生是一个比较随和低调的书家,不刻意宣传与张扬,踏踏实实写自己的字,在笔墨中陶冶性情,过一份悠闲恬淡的日子。李锋先生很早成名,书法作品先后入展全国第六届、第八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四、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第二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全国第一二届行草书法大展,全国第一、第三、第四届正书大展,全国第一、四、五届楹联展,文化部第十三届“群星奖”书法作品展,全国第三届百家精品展,中日书法交流展,第一回中韩书艺家作品展,获第十二届群星奖(银奖),全国第一届楹联书法大展(铜奖),首届“羲之杯”全国书法大赛(银奖),获天津市十佳青年书法家称号,荣拥天津市“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这一连串的含金量很高的荣誉是对一名书家的认可和褒奖,同时更是李锋先生书写功力和水平的体现。李峰先生受父亲影响,早年主攻国画,师从于天津著名画家孙克刚、于复千两位先生,美术作品多次入选天津市美展。正在其在美术事业上暂露头角之时,在老师的提示下,为了提高绘画落款的书写能力,他开始练习书法,没想到无心栽柳柳成荫,书法为他打开了另一扇艺术之门,从此,书法研究成为了自己的主业。李锋先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行草书研究,在其笔墨痕迹中有二王意蕴、有孙过庭的影子、有颠张狂素的传承、有宋四家的笔墨元素、有元明诸家的洒脱遗痕,集百家熔于一炉,信笔而行、率意挥洒,便形成了李锋行草书强烈的个人面目。从作品背后,我们可以体察出李锋先生专注行草书的一片痴情,可以看出他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勤奋和专注。将历代帖学大家的优势集于一身,而在作品中,在笔墨的生发中,没有一点生拉硬扯,牵强附会,不是简单的笔墨组合,是其在二三十年的笔墨研习中的融会贯通,最后达到自然圆融的笔墨意象的较高境界。欣赏李锋先生行草书线条的韵致。生动流畅、云水生风,线条弹性十足,特别是映带萦绕和不经意间拉伸的细线条,如同刚刚调试完的琴弦,轻抚慢拨铮铮有声,读其作品,如同与竹林七贤一起月下抚琴高歌,对月把酒,自有一番风骨;又如同欣赏诸葛孔明“我正在城头观山景”的西皮二六,鼓瑟琴韵,疾徐收放,自然潇洒。如《夜来》条幅第二行“闻”字的线条变化;张继诗《枫桥夜泊》斗方作品,“姑苏城”三字的线条处理,“声”字的线条处理。飒利筋道,质感强烈,在线条的运行中,我们彷佛看到笔墨如一条潺潺流动的小溪,绕过山石、穿过林木,或急转直下、或舒缓慢行,一路蹀躞起伏,嘤嘤淙淙,轻松地、欢快地自由流动,一路走来,由笔墨臆造了无尽美景,令人流连忘返。章法布局自然率意,没有任何做作和精心布置的痕迹。读李锋先生作品,白纸黑墨,清爽自然,没有时下流行的拼接和章法布局的刻意布排,或横或竖,传统规整,但在笔墨运行中对章法布局的驾轻就熟之感在作品中自然流露,墨色变化随笔墨自然生色,浓淡干湿枯彰显自如,在墨色自然变化和粗细笔道的转换中,突出了作品的立体感、厚重感;布白大方得体,气韵生动;字与字、行与行大小错落,疏密关系,上下连接,左右穿插避让,各种关系处理的微妙贴切。欣赏李锋先生的行草书,不是颜色拼接搭配的视觉冲击,而是在传统审美意象的引导下,其线条、墨色以及映带环绕间的那种深厚的传统功力和气韵给人带来视觉享受和张力。读李锋先生行草书作品,你会被他作品中的那种雅致宁静,又有一些萧散悠闲的书写感觉所影响,轻歌曼舞、信步闲庭、魏晋精神、江左风流,在笔墨间感觉到的更是一种淡定从容的神韵。这种情致,是其行草书风格的最大特点,也是带有明显个性标记的个人风格。其实,书法最高境界就是无欲无求、任情恣肆的一种生活状态,是精神的、是性情的,不为创作而创作,“无意于佳乃佳”,书写的只是一种徜徉笔墨间的愉悦感觉。我没有见过李峰先生写字,但能感觉到他的书写状态,享受着、愉悦着、快乐着、挥洒着、幸福着,在墨韵清香中点化人生、升华人生。 2013年1月20日初稿2013年5月23日修改

jiutian 发表于 2013-12-7 20:54

{:1_277:}{:1_277:}

老李 发表于 2013-12-8 11:40

{:1_226:}{:1_277:}

墨雨轩主 发表于 2013-12-8 20:41

jiutian 发表于 2013-12-7 20:54


魏老师多指教{:1_226:}

墨雨轩主 发表于 2013-12-8 20:41

老李 发表于 2013-12-8 11:40


李先生多指教{:1_226:}

老李 发表于 2013-12-9 06:24

墨雨轩主 发表于 2013-12-8 20:41
李先生多指教

别客气常来常往互相支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锋先生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