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岳学书
发表于 2013-12-6 13:35
{:1_277:}{:1_277:}{:1_277:}{:1_107:}{:1_107:}{:1_107:}
有风来去堂
发表于 2013-12-6 20:54
有风来去堂 发表于 2013-12-5 09:53
张树兄的印牛逼,才桢的四重奏也牛逼,这个时代难得的合唱。
呵呵,对他二人那是很了解的。不用看就知道。
依世无悠
发表于 2013-12-6 21:03
俺也在学习印章,从中体会到点什么,尤其是邱博士的文章,艺术需要继承,更要感悟,思考才能成为自己的。
祝贺张树老师篆刻取得这么好的成绩。{:1_277:}
丹青散人生
发表于 2013-12-7 12:45
{:1_277:}{:1_277:}{:1_277:}{:1_277:}
挚爱丹青
发表于 2013-12-7 14:57
本帖最后由 挚爱丹青 于 2014-1-12 08:33 编辑
热烈祝贺张树老师书画印作品展圆满成功
张树老师能书善画精刻章,才华横溢,祝福。开篇邱才桢教授文章张树评论四重奏,深入浅出,内容实在、语言平和幽默、观点视角独特。张树老师篆刻的个人风貌日趋鲜明:静穆雅致、虚静平和。诚然,这是艺术中较高的境界。这种境界,可以勉力追求得来,也可以天性流露而成。尽管技法纯熟,张树老师对于技法,越来越显露出漫不经意的态度,于是,平淡悠远之致经常从其印面中浮现开来,逼人眼目。
正如刘熙载《艺概》所言: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张树老师篆书老辣、精彩精到,流畅俊隽。祝福张树老师艺事精进,更上层楼。
不二堂主人
发表于 2013-12-7 15:54
篆书、隶书边款刻得太精彩了!
墨韵堂老白
发表于 2013-12-7 16:50
{:1_277:}{:1_277:}
挚爱丹青
发表于 2013-12-7 20:16
{:1_277:}{:1_277:}
丹青散人生
发表于 2013-12-8 10:03
进行总结{:1_271:}{:1_271:}{:1_277:}{:1_277:}
水缘斋
发表于 2013-12-8 15:23
热烈祝贺张树先生篆刻自选展成功展出
今天看到张树先生的篆刻自选展收获很大,从张先生身上能感受到先生对艺术的那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心。从当今艺术界看一时间篆刻艺术呈现出了一派繁荣的景象。直至近现代篆刻大师吴昌硕、齐白石,从而形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篆刻历史。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一方印中,即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并且更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中国文字随著时间的绵延、空间上的歧异发展,蕴涵了动人的多样风貌,在印面之内跌宕生姿,以一种有情、有致的方式呈现
张树先生的印风比较多样,这自然来源于他广博的取材。张先生广泛地取法秦汉印、吉金文字、砖刻文字等,有时代气息而又取法高古,古朴而又不失变化,所谓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在二者兼有的同时,还能风格多样,最为难能可贵。
篆刻,自起源至今的二千多年的漫长历史中,历经了十余个朝代。在这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篆刻艺术出现了两个高度发展的历史阶段。一个是战国、秦汉、魏晋六朝时期,这一时期的篆刻用料主要为玉石、金、牙、角等。它被称为“古代篆刻艺术时期”,它的篆刻艺术特点主要是以时代来划分。篆刻发到了唐、宋、元时期,则处于衰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楷书的应用取代了篆书,同时官印和私印根本上分家,篆刻艺术走上了下坡路。这种形势到了元末出现了转机,画家王冕发现了花乳石可以入印,从而使石料成了治印的理想材料。到了明代,篆刻艺术进入了复兴时期。明清以来,篆刻又迎来了它的第二个发展高峰期,它的篆刻艺术特点主要是流派纷呈。在这一时期文彭、何震对流派篆刻艺术的开创起了重大的作用。文彭系文征明的儿子,是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灯光石”冻石可以当做治印材料。经过他的倡导,石材被广泛的应用。在这以后的一段时期内篆刻艺术流派纷呈现,出现了程邃、丁敬、邓石如、黄牧甫、赵之谦、吴让之等篆刻艺术家出来,小小方寸之内充满了时间的古朴和空间的浑厚,虽几经更迭,仍能以温润的光泽、古雅的韵趣,引人玩味,这就是篆刻的艺术。
张先生学艺时间长,起点高,他抓住秦汉印这个主要环节,因此虽然还刻得粗疏一些,但是气格不俗、气息醇厚。这是很要紧的关键,有些人刻了好几年,格调始终上不去,就因为取法不高。先生他以秦汉为宗,但又不以秦汉为桎梏,刻来线条流畅,笔墨意味淳厚,比如“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笔画间的“写意”极浓重,起迄交代明白,但又不故为造作,所以趣味独特。张先生的篆刻宗法秦汉,于古玺印得韵致。印风苍劲、奇诡、率真。整体看来,先生的印作遒劲凝炼之中见流畅;苍劲萧散之中见古雅;方圆曲直的变幻之中见匠心。传承了秦汉印遗风,庄重秀丽和古拙雄浑,刀法娴熟,典雅、古朴典雅的风格。边款有特色,结体疏朗、深沉雅正。
张先生书法和国画,具有深厚的传统功力,还不失新鲜感,浓郁的金石气韵。以篆书见长,篆书中融合了真草篆和碑帖之味,章法上虚实、动静,交错有致,流畅通顺,不呆板,变化多姿,浑然一体。篆书作品继承古人古质而均匀,庄严而端凝,婉而逾劲,结字严谨,刚健中不失婉丽和灵动。。
希望得张先生赠我亲笔题跋的印蜕一帧及作品集一册,不胜感激。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紫荆山城南路太极公馆物业管理办公室。
电话;13733825906。
邮编;450000
姓名;张长庆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