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才桢的想法与做法
本帖最后由 有风来去堂 于 2013-12-4 09:25 编辑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书法时,总是习惯于找一种标尺,就是说特别渴望有个对应物,两相比照之下,比较容易做出谁高谁低的价值判断,这个标尺就是大家经常说的二王,或者是颜柳等等。所谓“笔笔有出处”,它的好处在于一目了然,但它的问题也正在这里。如果我们总能很轻易地做出判断,我们就会盲目乐观,认为自己洞悉了书法的秘密,但事实往往不是那么简单判断的。
比如我看邱才桢的书法,既有他过去的思考,也有他今天的实验,但是它一定不是它未来的模样。就是说它是个运动的过程。就像你抛出一枚石子,在你抛出的时候,你可以掌握它的方向,知道它前行的轨迹,但是你一定无法知道它究竟能到达的远度。所以对一个年轻书法家我是不建议给他过早定型的。因为年轻,他就会对各种事物都感兴趣。今天试试二王,明天是黄庭坚,后天是八大,但我相信这只是一个年轻书法家看待风景的一种方式,绝不是目的。所以我觉得不能仅仅用象与不象来概括邱才桢今天的作品,也不能用成熟与否或风格特征来概括他的探索。如果要说,以我的观点,其实更应该看到的是一个书法家对古人传统的个人体验和分析,到底达到了何种境界。如果甘于为奴,那终生是奴;如果引为圭皋,那就会亦步亦趋,想摆脱也是艰难的;如果把它作为一种滋养和对照,那这种吸取和探索就会显得更有意义和价值。 作为邱才桢的硕士生导师,中央美院教授、著名评论家尹吉男先生对邱才桢的评价是“两意三心,一体孤行”。这既是对其学习理路的一种提示,也是对他艺术创作的一种提醒。邱才桢于书法的关系与一般书法者不同,是从鉴赏的角度出发。所以相对于其它创作者,他更重于解剖和分析,也长于借鉴和消化。曾细细看过他的《书法鉴赏》和《邱才桢书法集》,有种强烈的感受:他对书法的思考甚至比作品还闪光。对一种书法现象或者一名书法家,他乐于从多角度去分析,而不是从一个点出发,这是一种学术的态度,也是一种个性化的思考方式。当然,这是不是就是“眼高手低”的一种体现,我不这样认为。“取法乎上,得其中焉”,眼不高,手肯定无法高。而现在强调手的人太多,对眼界的忽视导致了一批又一批匠人的出现。
再说说邱才桢的做法,这与他的想法有关。一个有目标或者有抱负的书法家,它的笔墨疆域一定是越大越好,空间的开阔可以让他自由驰骋。如果把目标仅放在自己熟悉的跑马场,又如何能日行千里,信马由疆呢?因此,我欣赏邱才桢的作品绝不是他今日的成熟,恰在于他的多变。他并没有将自己定格在一种风格的过早形成上,而是不断的丰富和转换。他的作品可以看出这种变化,从早期的章草意味,再到黄庭坚笔势的大张大合,再到对二王细节的精微揣摸,再到对八大书体的消化吸收,既有在技术上的定格训练,也有在气质上的个人寻找。书法其实是个寻找过程。那一天,你突然感到写出来的作品与你的内心完全融为一体了,心手双畅了;那一天,你才能说,我终于知道什么是书法了。 我关注到邱才桢的笔墨拓展选择了一些高难度动作,比如他选择了黄庭坚和八大作为寻找笔墨轨迹和结体探索的载体。这其实是个逆流而上的选择。对一般的书写者来说,黄庭坚和八大的风格过于强烈,笔墨程式过于张扬,把握不好,往往是想消化它不成,反而被这种作品所消灭。我曾与邱才桢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交流,知道他是有自己的学习策略的。正因为一般人对此类作品的避之不及,才可能有更多的用笔要义和笔墨疆域被忽略或者轻视。也许当你真正体察了这类作品的精微之处,你就会打开一个更广大的视界。就像孙悟空虽然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但只有试过了,他才知道自己的空间有多大,自已的位置在哪里。这种自我定位只有在不断地拓展和挑战中才能一点点地沉淀和形成。 结合于邱才桢的做法,我意识到,对一个书法家的评论,不能从点划的简单分析上去衡量,也不能从一个阶段的一部分作品去定位,而应该从艺术家的成长轨迹及书艺探索的运行状态中去把握他的精神气质和方向,看看一个艺术家是否能清晰而又痛苦的自我磨炼,并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空间。 如今,有想法的艺术家很多,有做法的也不少,但是在一个较高层次上分析,在书法界有想法也有做法的书法家还是比较少的。基于对书法当代化的更高要求,我们还是期盼着更多有想法也有做法的优秀书法家出现,也希望邱才桢能以自己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一种不同而有益的途径。 2010-7-12于兰州
要造成一种好的学习风气
=========================老师鼓励学生,学生敬仰老师(在做人上)
=========================俺眼拙。真木看见黄影呀{:1_244:} 邱才桢书法书卷气息醇厚清新,具有现代古典主义美感!{:1_277:} 意境不及李阳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