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好古 发表于 2013-11-30 14:08

邱振中:读书挽救了一切,改变了一切(转)

原创作者:韩见    来源:外滩画报   
      66 岁的邱振中有很多头衔,他是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中央美院教授,也画水墨画、写现代诗。为了安置三万多册的藏书,他的家每个房间都是“书房”。
  在我们迄今为止以“书房”为由采访过的所有人中,邱振中最愿意分享他具体的读书经验,也最喜欢推荐看过的好书。听他把如此难以把握、如此个人化的事情描述得那么精确,就知道他常挂在嘴边的“没有书就没有我的今天”不是随口说说的漂亮话,而是一个自我要求严苛、一路自己摸索过来的读书人真正的肺腑之言。
  为了三万多册书,这位中央美院的教授住得离学校很远,在颇为“荒凉”的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附近,因为那里的房价仅为美院周边的一半。“大一倍的面积,诱惑太大了。”他的书架也为此做了精确的计算,一层仅比一本书高一点点,“但是现在的书越做越大,有好些就放不进去了”。二楼工作室和走道里也都有书架,感觉每个房间都是“书房”。
  客厅茶几上放着他正在读的德勒兹的《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摊开的书页上,空白处有铅笔写的眉批,但他并不知道南京艺术学院很快就会有一个大型的培根个展。“这么重要的画家,我当然很关心,倒不是因为喜欢他的风格,关键是这么出色的艺术家,他感觉的深处一定是和生活、和时代关联纠结在一起的,而且他反映它们的方式很特殊。我也希望做这样一个人,一个人有这样的信念的话,一定会关心陌生甚至截然不同的东西。”无论读书还是创作,他的自我要求都是:“如果世界上已经有了一个培根达到了这么高的水准,你去看他的一幅画,你也必须达到这个水准,因为你只是学习,没有创造。如果是一个真正的创作者,要做到他后面的一点,那个才难。”
  66 岁的邱振中有很多头衔,他是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中央美院教授,也画水墨画、写现代诗。这些头衔之中,只有“诗人”符合他儿时的理想,但在涉猎的每一个领域,他的成就都不小。“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一样,对我来说最主要是书。因为我们不是成长在最核心的文化环境,父母都是普通人,就算是艺术世家出身,还未必是世界一流艺术家,都有局限性。比如一个二流艺术家的家庭,你的家长对艺术的看法可能不怎么高明,你就可能永远不知道一流的是什么。对我来说,是读书挽救了一切,改变了一切。”
  “现在想起来,高中时期我逐渐明确了自己未来的理想,就是做作家、写诗歌。但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孩,虽然我是很自信,但是这么大的事儿,你怎么敢相信自己有天才?有真正伟大的文学才能?不敢相信。所以最后读的还是工科。不过我有信念,相信自己如果有才能,一定会转行。”邱振中现在的读书习惯,也是高中时养成的。“高中每一本课本,我从第一个字读到最后一个字,包括编者说明。每个词我都想,为什么这么用?结论是高中课本写得很好,没有一句废话。”“文革”时期,邱振中搞到一本武汉大学中文系自印教材,里面有一些世界文学选段,他也是这么细读。比如《高老头》里的四行字,“读了不下 100 遍”,一句句分析句号怎么用,第二句怎么接上,中间有多大的跳跃,什么时候要很紧凑,什么时候又要省略……“看完我就知道叙事是怎么回事了”。80 年代欧美“新批评”传入中国,邱振中高兴得不得了:“这就是为我准备的嘛!我早就在这么看书了。
  对话岳振中
  B=记者 Q=邱振中
  B:你说你高中时确立了以后要当诗人的志愿,听说此前你想过做京剧演员?
  Q:这个说来话长。小时候,最早的梦想是当骑兵,后来想当运动健将,听说书、看武打小说之后,又想当侠客。但还算明智,不像很多小孩偷偷跑到峨眉山去了。接着兴趣转向京剧,1958 年南昌京剧团招生,我偷偷把考初中准考证上的照片撕下来,户口本偷出来,去报名,报名费两三毛钱,大概是早点钱。招 20 名,200 人报考。那个考试是一轮轮放榜的,最后录取不是放榜,直接寄通知书。我没收到,就去问。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那个楼的楼梯怎么样,老师怎么翻档案给我查,然后告诉我:取了,把被子拿来就行了,吃饭不要钱。回去我跟妈妈说,我取了,妈妈面沉似水,说取了什么?我说取了京剧团,吃饭不要钱,你收到通知了没?没收到。我一点办法也没有,知道家里不让去。后来就逆反,不上学,天天背着包在京剧院门口晃,早上那里一个人没有,晃了大概一个月,觉得无聊了,想上课了,才回去上课。
  B:那时候算是坏学生。
  Q:对。京剧的梦也破灭了,又整天想学武术。到了初三,一个偶然机会,可以学武术。应该是 1962 年上半年,我 14 岁,进步非常快。武术套路里有空翻,老的武学不会空翻,老师就建议我去南昌市体校体操班学体操,又考上了(笑)。练了几个月,就去参加省里比赛,一年以后,参加全国少年比赛,所以我整个高中就像个体育明星。当然这给了我自信,更重要的是让我的身体特别好,高中到大学,基本就不知道生病是怎么回事,学习效率是原来的十倍。你们没有训练的经历,根本不知道那种精力饱满是什么样。高中的课程其实挺难的,挺多的,但是用不上我三分之一的精力。
  B:从书架上的书看,你读书的种类很杂,会有某个阶段重点研究某个门类吗?
  Q:客观上讲是会的。我从研究生开始记读书笔记,记了 20 本不到,还有读书书目记,书目记很有用,帮我找笔记的内容,有些笔记我做了索引。现在读书比较随意,那时候都是从头到尾读,一年读 40-65 本,十多年读下来,每年对自己重要的书大概有四五本,感觉有几十本书对我的成长、进步、改变起了巨大的作用。比如《现象学的观念》,当然我比不上学哲学的人更了解,但可以说,我读懂的那两页,我可以和所有人讨论,而且这两页就可以改变我的一生。那本书真厉害,包括导言,写得太好了,是对现象学最简洁的叙述。原先你都是这样看世界的,那两页书你看懂了之后你就那样看了,整个都改变了。这是人一生中最快乐的事情。我说一个词,你们不要笑,我觉得我还在“成长”。
  B:应该有很多人问过你,你同时做严格的书法理论,又做艺术创作、写现代诗,三方面是怎么兼容、怎么切换的?
  Q:我是反思过的,应该是不能兼容的。我读小说的时候,还是和中学时读书习惯有关,比如一个作者,一行诗歌写成这样,我就想,他写这行诗的时候,感情状态是怎么样的?不是指平静、激动这类表层能看到的,而是他心底深处的感觉的结构是什么,那很微妙的,说不清的,你去猜测也一定会错,因为他自己也说不清。但是这给我带来一个好处,我看到文字的时候,自己的感觉就在那里动了,所以每次阅读都是训练我自己深层感觉的过程。虽然我自己的感觉我也说不好,但是我知道那个东西在那儿,在动。我明白我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调整那个东西,把那个结构调整了,我的风格就变了,而且会源源不断地出来。不是这首诗改成那样,而是我下面的结构是那样。这是我年轻时候的经验,现在我觉得它太好了。我很清楚地知道做一个严格的论文时要怎么样,写诗歌要怎么样,我清晰地感觉到它们的差异,就像感觉深处有开关,我可以拨。当然不是一下子就拨好了,可能一周,可能一个月。有很多现代心理学,说实话我只读了精神分析一种,但它使我对自己的认识加深了 5 倍、10 倍。
  B:你之前写了很多本书法理论的书,现在不怎么写理论了,是想有意识地投入创作吗?
  Q:书法理论我写得已经够多了,2005 年开始我给朗朗书房做论文集,在这以前我已经感觉到,我读研究生时的宏愿基本做到了,就是再用当代理论把书法重新说一遍。现在我关心的已经不是那个了,我关心两个主要问题,一个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的机制,当然这很大,也有很具体的层面,比如形和神的关系,这是从书法引申的,我觉得是中国文化中排在前五位的重要问题,我有把握把它推进一步。要写书的话要一两年,现在抽不出时间来。第二个问题,是才能问题。我当然从小就很关心自己的才能发展,天才和普通人才能的区别、他们之间的过渡的可能性、深入分析天才的机制。我和所有人谈这个问题,他们都说这怎么谈?我已经做了不少笔记,可能会写这么一本书,叫《可能的世界》或《不可能的世界》。意思是,也许我们都有一定的才能,但都不是公认的天才,这种可能性是最大的,我关心的是,我这种水平的才能有没有向天才靠拢甚至无限接近的可能性?我和他的差异是什么?
  B:有可能性吗?
  Q:当然有!这毫无疑问。你是不是想听?真的是很激动人心。举个例子,博士后导师带博士后去敦煌看东西,收获很大。回来以后,大家都不愿意做报告,因为都不是研究这个的,讲不出什么。只有我一个人想讲,我讲的是,敦煌离我们有多远。实际上就是才能发展的问题,我们去看了一下,你很激动,这和你的才能有什么关系?实际上它应该成为我们成长的伟大的节点之一,关键是怎么利用,有的人过一阵就忘了,这是所有人都会有的经历,再伟大的展览,对你都没什么用处。我想说的是,一个天才如果去看的话,他会怎么样?这是很具体的事情,必须从具体的事情着手。
  再讲一个例子,有一本小说《夏屋,以后》,作者是德国作家海尔曼,1971 年生的,完成这本书的时候不到 30 岁。这个女的做过很多工作,是个漂在柏林的文艺青年。一个女作家建议她写小说,她不到一年写了 9 个短篇,就是这本书,写得真是好,都是杰作。我就想,她一个没有学历的人,没有写小说的经验,连记者培训班都毕业不了,为什么能写出杰作?一写就是杰作?天才吧!有些事情是很清楚的。假设她读过最好的现代小说,她心里有感悟,每个人都有感悟,我们的感悟的是这样的,比如这个杯子是小说真正要命的核心,我们感悟在这里,或者在那里,或者搭一点边。而她的感悟就是这样的,就是这个杯子,别的没有。好了,就朝这个写。我们是文学爱好者,哎呀读了激动啊,结果还在那里(离杯子很远),多么努力写,偶尔接近它了,又退回去。因为你的感觉没有碰到这个东西,那种激动就没有用。我们要做的就是赶快朝那个东西扑过去。
  B:问题是,能找到这个东西的,不就是天才了?
  Q:方法非常简单,我现在只能说基本原则。比如培根的伟大绘画在这里,你很激动,你画出来不是那么回事,表面有点像,实际不是那么回事,这就说明你看他的感觉是不对的,你要调整你的感觉,调整潜意识,直到与他贴合。换句话说,就是你看画没看懂,小说没读好。看伟大的小说就要这么具体。
  B:可能大多数人根本没有能力看懂好的作品。
  Q:当然。会读书的人太少了。

江山水汉 发表于 2013-11-30 18:05

会读书的人,我只是羡慕;读明白书的人,我才会崇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邱振中:读书挽救了一切,改变了一切(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