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 发表于 2013-8-7 06:33

当前书法创作的弊端及发展趋向 转帖

当前书法创作的弊端及发展趋向 转帖

摘要:文章围绕当前书法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弊端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和研究,既阐明了桎梏书法创作健康发展的原因及表象,又对存在的弊端问题提出了促进书法创作健康发展的方法、途径、趋向及发展前景等内容。文章汇集了当前在书法创作中存在问题的事实例证,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并结合书法创作的实践引经据典,层层论证。论据充分,说理明晰,思想深刻,对研究当前书法创作的健康发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关键词:书法创作弊端发展趋向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这种独特的造型艺术,具有抽象性和多元性。千百年来,其文意之美和形式之美的有机结合,创出了诸多神采飞扬、龙飞凤舞的书法艺术作品,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和谐之美。为丰富古老而灿烂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当今,在国运昌盛之时,形成了无数书法爱好者对书法艺术的痴迷、追逐、探索和不断创新的良好局面;形成了书法大军涌动、“书法之乡”崛起、“书法艺术进万家”、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热、大学书法博士多、书法大赛大展如火如荼、书法新人名人层出不穷、名人书法市场价格不断攀升等火爆场景,这些可喜的现象对构建全新的文化格局,起到了前所未有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书法艺术的创作中,出现了新老交替、流派纷呈、能人辈出、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在这繁荣和进步中,我们也应看到:在书法艺术的创作中也出现了一些虚火上升,为名利所驱动而产生的一些不伦不类、款式怪诞、结体妖魔、字错篇缺、胡乱涂抹等怪现象,令人忧虑。笔者试就结合一些书家在书法创作中存在的弊端及应该健康发展的趋向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就教于大家。
  一、书法创作中存在的文化内涵肤浅,思想情绪浮躁,名利思想严重,不尊重创作规律等问题,桎梏了书法创作的繁荣和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不断推进文化战略的实施,在全国各地程度不同地掀起了“收藏热”、“书法热”“鉴宝热”等文化浪潮。实际上,这本身是一种好事,使那些所谓的“贵族艺术”、“士大夫文化”、“殿堂的专利品”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正是人民群众的这种实际需要,在某种程度上也拉动了艺术市场的火爆。当然,这种火爆现象更多的是人为的炒作和艺术品投资人的资金注入,使书画艺术品的价格不断快速攀升。这种现象也激发了一些书家的虚火飚升。为了实现快速致富的目标,有的书家不再潜心研究,不再精心创作了,而是热衷于“包装”、“炒作”、“上市”;有的则是在名利思想的驱动下,到处拉关系、搞名衔、傍大款、拜官员,为自己的“三脚猫”、“野狐禅”式的作品,上光涂彩,推向一些不懂艺术或是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的收藏者、附庸风雅者,而大赚其财;有的书家只会写自己所熟悉的那么几个字,成天象复印机一样从手中流出了几乎全是一个面孔的既无真情实感的注入,又无文化内涵可言的黑条字符。这样的作品如何能有异样神采和勃勃生机?更有的书家心情浮躁,根本不尊重艺术创作规律,甚至打着所谓的“变化”、“创新”等旗号,实则是随意涂抹,胡写乱写,以至出现了怪诞不经,无章无序,错字、漏字、别字连篇等现象的发生。诸如报载的北京故宫博物院被盗案件侦破后,某书法家在锦旗上所写的7个字就有5个写得不正确或不规范,类似这样的现象在当今书坛绝非个例。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在书法创作中仍然存在的一些弊端和问题。如果对这些现象和问题,不能引起高度重视的话,势必会桎梏书法创作的健康发展。
  众所周知,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被众多的热爱传统文化的中国人所热爱,有的还影响了一些外国人,受到了一些外国友人的认可和追捧。书法作品看起来,只是线条的舞动和字块的组合。其实,书法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其本身就承载着历史沉淀下来的深厚的文化内涵。这正如中国文联办公厅主任、中国书协理事罗杨先生在《书法的核心魅力》一文中讲到的,“书法与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是不可分的,传统文化与书法有着一种无法拆解的因缘,所以说书法因文化而具有了灵魂。反过来,书法又以其形式美让文化放射出光彩。”①因此可以说,只有当文化作为书法的内涵时,书法才能够感人。我们从书法史的角度看,无论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还是被世人交口称赞的《祭侄稿》,其文其字其情都饱含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体现了深刻的文化内涵,虽然流传了千年,但其仍然象屹立的一座座巅峰,无人可以超越。这就是那个时代所创的艺术高峰,其承载和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特点和文化特征,而浓缩成为艺术精品。纵观书法史上的“贴学”、“碑学”分流格局的形成,无论如何争论,或褒或贬,或抑或尊,其根子都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枝条。碑也好,贴也罢,其文化内涵仍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至纯至刚”、“正大气象”等中华传统文化的正脉,这也是书法发展的正脉。正如《礼记》所说的“致广大”,在大文化精神的语境中进行创作,在“尽精致”中努力发展,从而形成了“形神兼备”的书法艺术。
  现如今,有的书家在创作中由于缺少应有的文化修养。既没有把握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没有学到新文化的特点,所以在创作中就会出现捉襟见肘、内涵肤浅、面目苍白、流于形式、难见经典的劣作和弊端。更有甚者在一些书法比赛、展览、出版物上所展示的书法作品出现内容单一、美丑不分的形态。有的无法辨认,有的无法理解其内容,有的文句不通,有的错字漏字颇多、有的张冠李戴等等,都达到了令人作呕的程度。本来做的是文化工作,传播的是文化精神,但有的书家书写出来的东西却是残垣断壁、离奇古怪、美丑颠倒、面目可憎。这些现象的出现,正是没有把书法的核心力抓住,即文化内核。
  著名书法理论家薛元明先生在《汉字中民族文化审美意识对书法的影响》一文中指出:“汉字中的文化信息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字形表层形体结构可以透视文化信息。符号是人在认识世界的思维活动中创制并使用的,凝结着人的心智活动,使用中会对人的思维产生一定影响。二是字型深层中蕴藏着汉民族心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民族心态等。这种文化心理,一方面制约着汉字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推动文化向汉字中渗透。”②中国书协主席张海先生曾撰文呼吁中国书法要出经典大家,并论述了经典具备的品格要求,以及如何培养和造就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书法大家。其中也提到了要正确认识历史、认识时代;必须认真深入传统经典,踏踏实实地做传统经典的传承者。这些意见都充分表明书法要创新发展,要出经典就要有深厚的传统文化作基础,这是许多名家大家的共识,更是符合中国书法创作规律的必然要求。对此,在书法创作中要把握文化内涵的深刻性、丰富性,首先就应认真提高个人思想修养和文化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继承和发扬光大中不断地创新发展;二是要坚持文艺的“二为”方针,尊重书法艺术独特的创作规律,把握时代精神,将时代的人文情怀和时代所赋予的审美意识、生命意识和价值取向体现在书法的创作之中;三是要把握运用书法特有的笔墨规律和特点来表现思想情感,张扬个性,突显特色,创造出一批具有鲜明特点,又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个性风格特征的书法经典作品,为时代和社会和谐的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书法创作中存在着不合法度、过度夸张变形,甚至以“丑、怪、乱”示人,偏离了书法艺术“神上形次”、神形兼备的根本原则,从而误入了灰暗的歧途。
  一曰“以丑为美,谬之千里”。现如今,有的书家既没有传统文化的底蕴,又不学当今美学的审美标准,而是凭着个人的好恶,异想天开地制造着以丑为美的文化垃圾。笔者曾被邀请到某市一家大型画廊,看到挂满了书家与各级书协主席及名人的合影和书家自创的“墨宝”。笔者和同行的几位书法爱好者,看了多时,竟不认识书家所书的是何内容,是何书体。当笔者正要反省自身的才疏学浅时,又听到了书家的惊人之语:“我的书法是现代艺术,没有传统内容,看不懂,那就对了。”我们几个看到是:有的像是一团纠结的乱草,有的像是枯枝乱攀,有的则是黑块乱铺,既无传统的章法,又无文化内涵,更无书法艺术的形式美、空灵美、韵律美,使我们观后,恶感陡生,欲呕不已……。“这也叫艺术?简直是在糟踏书法!”就是这样的作品,我看到有些不懂行的人还前来购买给人送礼。此公还在一家国家级的书画报上刊登了广告……。笔者在一些书展、图册、题词、扁额中还看到一些很怪的书法作品,有的故意抖动笔锋划出像锯齿一样的线条,构成一组张牙舞爪的怪象;有的夸张得没边没沿,破坏了字体原有的结构,故意让人辨认不出是什么字,是什么意思;(也许他自己也不认识);有的不讲究笔墨关系而是信马由缰,胡乱涂抹;有的只有字的型,无字的笔划,让人摸不着头绪;有的不讲究布局章法,无天无地,长短大小比例失调,随意伸张,怪得让人惊诧;有的乱点鸳鸯谱,书体掺杂、字体古怪,显得不伦不类,还美其名曰:“创新”……。凡此种种,这些打着“现代书法艺术”的旗号,实则都是在制造文化垃圾的怪现象,绝非是一个地区或个别人存在的现象,而是在不同地区、不同的书家身上都曾出现过的问题。其原因就是在名利思想的驱动下,他们不尊重艺术创作规律,而是为了急于成名,快速赚钱,就搞出了一些不太费力气又能造假蒙人的荒诞怪异、胡写乱写的作品来骗取钱财,并赚得书法家的名头。
  其实,书坛出现的这些歪风——不屑传统、否定经典、以否定传统为时尚、自以为前卫,出现的却是粗俗、粗野、粗糙、粗陋之风,以“亮丑示怪”为美。一些书家忽视了书法作为艺术,首先,有审美的功能;其次,有社会教化的功能。它不仅仅是技、是小道,也是大道,即在咫尺之间构建人的精神家园。那些迷失了自我,一味追求荒诞、怪异、奇特、刺激,搞所谓的标新立异,花样翻新,以此来沽名钓誉、吸人眼睛、创造什么轰动效应的超越书法本身的作品,都是不可取的。
  书法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艺术,几千年来,不仅有着完备的创作理论,诸如《书谱》、《书断》、《书品》、《广艺舟双楫》等,而且有大量的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都对书法有过专门的论述,形成了书法艺术发展的历史大体是“萌于秦代,兴于汉朝,成于魏晋,盛于晋唐”的说法。在宋、元、明、清各代都曾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书法家,为书法的发展创出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峰。书法艺术发展到现如今,无论是书法的源流也好,还是书法在当代的发展也好,它仍然延续和使用的还是“五体”即“楷、隶、行、草、篆”五种书体。在这种框架下运行,无论如何再发展、再创新,也只是内涵上和外延的扩大和增添,而没有跳出这个形态,其运作规律也不外乎运笔、结构、布局、成型,这些无异构成了书法艺术的知识性和艺术性共同的基础。假如离开了这些最基本的东西,而去搞所谓的创新,就无异于拔着自己的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
  二曰“非字非画,一味涂鸦”
  笔者在一些书家的书法创作中看到了另一种怪现象,那就是拿字不当字写。非要生出“是非”来。我在一位领导的办公室看到一幅横条书法作品。该作品就象画了一个龙头,而身子和尾巴则是用抖动的粗笔,用点和提按带出来一个长条,象是一条毛毛虫的形状。一开始我还没看出来这是个字?还是画?那位领导告诉我说:这是省城一位有名的书法家的书法作品,名叫飞龙在天。我真是诧异,又要叹息自己的孤陋寡闻了。好端端、美如画的字体被随意拆开来变形变异,让人看不出来是什么,还说这是抽象变形。我真不理解这种所谓的抽象变形,有何依据?有无具象的根由?其实,在书法、绘画、文学创作的历史上都曾有过在原有的基础上夸张、变形、引伸、创新的作法,但这种发展,绝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没有任何基础和来由的胡乱臆造。那位省城的书家所写的这个“龙”字,却没有半点龙字的笔画。说他画的是一条龙,却没有龙的特征和神采,这让我感到更象是挂了一条毛毛虫。这也是书法艺术?这是一幅典型的非字非画的代表。我在一些画廊中也看到了有的书家把字变形,成为半字半画的作品。诸如,有的书家写个“佛”字,将“单立人”变成了一个半跪的小人,而“弗”字却变成了一个端坐的观音,让人看了感到费解。是人在拜佛?还是佛就是弗?有点不伦不类、四不像的味道。古诗中也有用夸张的手法,最典型的就是李白的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这是典型的夸张。谁都明白,白发不可能三千丈,但这种夸张的说法,许多人都能接受,因为他夸张得形象合理,很有想象力、很有气势。这种夸张不是没有生活基础、没有依托的乱夸张。假如李白把白发夸张成方的或粗的,那肯定就是胡说得不靠谱了。由此可知,变形夸张也要讲原型,讲由来,并由此而升华。正如书法史所讲到的:宋代书法家在校正了唐代楷书过度严谨和狂草那种放浪张扬之后,而提出的“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毫放之外”的说法,这正是一种发展与创新的典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超然象外,意宇高远”的境界。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与绘画比较研究中心主任邱振中先生在《神居何所》一书中有一篇“中国当代书法:现状与选择”的文章,他在此文中指出“‘书法’的作品分为两类:可辩读作品(书写汉字)和不可辩读作品(非汉字作品)”他指出:“不可辩读作品更纯粹的抽象性质(与汉字书法相比),使它在构成性质上已等同于抽象绘画,随着这一类作品水平的提高,影响的扩大,它必然会在现代抽象绘画中占据自己的位置。这是中国书法艺术对当代艺术的贡献。严格说来,它已不属于书法艺术的范围,但是由于它还刚刚超过书法艺术的门坎,在笔法、构成、创作心态,以及作者才能构成等方面都与书法艺术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目前仍然有必要放在‘现代书法’的范畴中进行讨论。”③
  从这一论断中,我们不难看出所谓的“现代书法”,既然已是跳出了书法艺术的范围,就不应成为书法创作追求的目标和研究的对象,而应成为另外的一种形式或艺种进行分析研究和推动发展。由此可见,不能把那种有意破坏或颠覆了传统书法原样的没有根据的试验或尝试,当作书法创作的目标和主流来肯定和追捧,如此,势必会陷入盲目妄想的泥潭,从而使书法艺术的创作走入歧途。
  三曰“盲目跟风,竞相模仿”
  笔者在参观各类书法展览,观赏各类出版的书法作品集和各类笔会中创作的书法作品中,还发现有一种怪现象,那就是有些书家“盲目跟风,竞相模仿”。一是跟“领导风”。有的见到某书协主席的字或某官员的字有别样的特点,就很快在各种场合下创出一批“形似”的作品,而且还会攀龙附凤地说:“跟着领导学习”。这也许是想博得“领导”的好感。或许是想得到附庸风雅者的赞同,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二是跟展览风。某地或某单位搞了一次展览后,总有那么一些人会很快地钻研展览中所受关注的作品。在不常时间内,就会在别的展览中或另外的场合下出现面貌相同的作品;三是跟获奖风。凡是在画展或省市大展中获奖的作品,无论书体好坏,原因如何,有一些人象是发现了猎物或是寻到了救命的稻草,很快就研究模仿,推出一批似曾相似的作品,有的还投放到了书画市场,也能狠赚一笔。四是跟搞怪风。在书坛上有时掀起一种搞怪风或叫恶搞风。诸如“拆字体”、“颠覆传统”、“搞创新”、“变形异”、“孩儿体”、“新狂草”等等,这些所谓的打着变化创新的旗号,实则是一种无根无由、无秩序的瞎想恶搞。一时间把书坛或有写书法作品的场合搞得乌烟瘴气,使得一些不明就理的人或是初学者误以为这种怪异和所谓的抽象,就是一种创新、就是一种发展的方向,使得有些书家会放弃正脉而竞相模仿。凡此种种,这种不健康的创作之风,应该引起书法研究者和书法创作者的高度重视,因为这种跟风固然有些客观的因素,也会给书者带来某些利益。但从其主观上看,其创作之表象是浮燥的,是一种投机心理、想走捷径的心态在作怪。书法艺术是一门功夫艺术,也是一种心静情笃的艺术。没有下很大的苦功,没有执着不悔的追求,没有深厚的文化修养,没有情感与思想的融入是很难创出精品佳作的。只是一味盲目地跟风模仿,到头来也只是永远活在别人的影子里,没有自己的个性,没有自己的面貌,更不能使自己独立成长和成功!为什么会形成书坛这种盲目跟风、竞相模仿的问题呢?著名书画评论家梅墨生先生在《现代书画家批评》一书“走向单向度的书法”的文章中就曾为这种模仿展览中获奖作品风格的现象而担忧。他指出:“无疑,在书法文化工业这个既‘富裕’又‘病态’的社会里,书法的精神文化品位并未见得如有些人礼赞得那么乐观。就书法的创作实况而言,在展览效应的作用之下,书法领域迅速风格化——朝学执笔,暮已成家和同一书家一日一变其风格,日益体现出书法创作势态的矫饰主义之盛行。在这种矫饰主义创作风气的背后,我们不难透视到书法发展实质上的单向度——表现面貌的多样化与矫饰化,却无法掩遮其精神含量与文化内蕴的苍白与单调。” ④梅先生在此文中还指出当前书法创作走向单向度的四点原因为:“1、对展览的盲目认同。2、对展览获奖风格的盲目模仿。3、对展览审美判断的盲目信服。4、在展览矫饰风格背后祼呈的精神文化内涵的贫乏化与单调感”。在此文章的最后,梅先生还指出:“单向度的书法是一种病态。根治它没有灵丹,有的只是一种艺术创作的精神与文化提醒的意识”。⑤
  我们从梅先生这些论断中不难看出,搞书法创作,实际是一种饱含了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的书写运作过程,把这种创作过程用笔墨的形式再现出一种带有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的线墨造型,给人以美的震撼、美的享受、美的感悟、美的启发,这就是书法创作的终极目的,也是书法艺术创作能够健康发展的核心灵魂。
  总而言之,在当前书法艺术不断走向繁荣和昌盛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和预测到一些带有倾向性、潜在性的问题和弊端现象,有针对性地去寻找和阐释这些问题现象的原因、特点以及提出健康发展的办法、途径、措施等,这是对书法艺术创作的一种探索和保障。要促进书法艺术创作的健康发展,就必须从有自觉的意识开始,在运作过程中要体现出书家自身的修养、审美价值的追求和对书体技巧的熟练掌控、操作,最终以最佳的作品和方式呈现出来。正如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所讲的“旁通点画之情,博究始终之理,熔铸虫、篆,陶均草、隶。体五材之并用;仪形不极;象八音之迭起,感会无方”。这既是对书法理想境界的描述,也是对书法创作提出的要求。当今书坛应克服创作上的浮燥之气,做作之气、媚俗之气;克服笔墨上的粗率化、低质化、病态化。多一些文化正脉、正大气象;多一点饱满深沉、真情内美;多一点风格多样、精品逸品,为繁荣中华民族古老而年轻的书法艺术,增添更加绚丽的色彩!




1950 发表于 2013-8-7 07:14

言之有理!

老李 发表于 2013-8-7 07:45

回复 2# 1950


    谢谢支持

刘彦杰 发表于 2013-8-7 11:37

{:1_296:}

刘彦杰 发表于 2013-8-7 11:37

{:1_296:}

刘彦杰 发表于 2013-8-7 11:38

{:1_226:}

赵树林 发表于 2013-8-7 11:50

{:1_231:}

赵树林 发表于 2013-8-7 11:51

{:1_253:}

赵树林 发表于 2013-8-7 11:51

{:1_253:}

赵树林 发表于 2013-8-7 11:51

{:1_277:}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当前书法创作的弊端及发展趋向 转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