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丰原 发表于 2013-6-24 13:28

郑志刚:赵无极的价值在于敢瞎画

按:此为美术批评家郑志刚为《书画世界》“围观”而作,见该刊2013年5月号。

                                                                        赵无极:“窑变”中西
                                                                                                       郑志刚

      据新华网、中国美术馆网、中国日报网、中国新闻网等诸家网媒报道,2013年4月9日下午,法籍华裔著名画家赵无极在瑞士沃州去世,享年92岁。

      赵无极1921年生于北京,1935年考入国立杭州艺专(中国美术学院前身),蒙林风眠、吴大羽、潘天寿、刘开渠、李苦禅等名师亲炙,毕业后留校任教。1948年赴法留学并定居巴黎。其影响力之巨,据称“他在法国,与孔子、长城一起,作为中国的符号,出现在巴黎地铁的宣传单上。”

       和同出于国立杭州艺专的师弟朱德群、吴冠中一起,赵无极三人被并举为中国美术史上的“留法三剑客”。而事实上,赵氏当初在杭州课堂上的表现并不佳。他排斥国画,尤其讨厌临摹古画,公然说看不惯黄宾虹的作品,还曾千方百计逃课,甚至跳窗溜走。这令国画老师潘天寿大为光火,几欲开除之。好在校长林风眠慧眼识才,将赵无极一次次“力保”下来,并鼓励他大胆创新。现在回头看来,潘天寿大师差点“毁”了一个叛逆天才,倒是林风眠,适时播给了赵无极一颗“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艺术种子。如斯贵人,对一个书画家,尤其是身在各种羁绊之中的中国书画家的成长,尤其重要。

      对绘事与生俱来的敏锐感触力,使赵无极还是杭州艺专的青年教师时,就有“中国油画界的彗星”之誉。确切地说,在林风眠、吴大羽强烈影响之下,赵无极出国前就迷上了马蒂斯、毕加索等西方美术巨匠。迨及巴黎,又对克利、莫迪格里安尼、雷诺阿、塞尚、普桑、库尔贝、华多、夏尔丹、哥雅、提香和伦勃朗等耗力甚多。还在法国、瑞士、意大利、比利时、荷兰等地,画过许多欧洲风格的写生。

      真正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华人画家,是极稀少的,赵无极的确算一个。6岁始习书法,后来又掌握了娴熟的水墨画技法,这些中国艺术元素,被他渗糅入自己日后貌似胡涂乱抹的抽象画之中。在西方现代绘画形式、油画的色彩技巧、中国传统文化意蕴之间,赵无极无限投入地尝试着属于自己的“窑变”实验。结果,那种迷幻的色彩、细腻的肌理、清晰的笔触、魅人的光影、雅逸的韵律,在赵无极笔下获得了全新组合与有机统一。他因之被目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代表画家”。

      在中西绘画之间穿梭往还无虚日,终以“重新发现了中国”的新鲜而又明净的心态,将个性创作的至高境界,归于东方哲学“天人合一”之魂核——这是阐释赵无极艺术的可信文本。尽管赵氏绘画被评论界赞为“中西方文化交流丰富性和创造力的完美体现”,但实际上,其中国大陆受众迄今依然有限。他的画被不在少数的炎黄同胞斥作“乱画,随便谁都能画”,国内藏家也多集中于港台地区。

      让习惯了“和谐具象”的国人读懂赵无极的抽象画,无疑需要一个不短的过程。譬如,创造了华人画家油画最高成交价世界纪录(755万港元)的三联屏式作品《1•4•66》,就令许多国内读者茫然久之。“我不怕老去,也不怕死亡,只要我还能拿画笔、涂颜料,我就一无所惧,我只希望能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手上的画,它要比上一幅更大胆、更自由。”赵无极的这番表白,深深打动了我。我坚信,一个赵无极去了,千千万万个黑发黄肤的“新赵无极”,必将在“贯通中西、以西佐中”的绘画道路上,舐雨嚼风,一往无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郑志刚:赵无极的价值在于敢瞎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