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步斋 发表于 2013-6-15 16:31

书法艺术与艺术书法!

依世无悠 发表于 2013-6-17 23:12

气象万千,会古能今,面貌一新,震憾!{:1_277:}

佩之 发表于 2013-6-18 17:25

自由的蹊径
——张焉如书法解读
文/佩之

    很难用一个简单的词汇来概括张焉如的书法实践,他所涉及的创作领域无论是草书、楷书、魏碑、行书和篆刻,抑或是具有探索意义且最能代表他创作理念的碑体书法和具有水墨写意意味的墨象书法都有着可圈可点的高度。
作为当代一个备受瞩目的青年实力派书法家,张焉如的意义不仅在于他对传统的深度和广度的开掘和把握上,更重要的是在对传统的把握和开掘基础上独辟一条蹊径,而这条蹊径无论是在传统的语境下进行关照,还是放在当今诸多“主义”之中,都可得到有意义的解读,也就是说这条蹊径无论是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是极其自由的。
    从一个超越性的时代风格建构的高度而言,许多当代书家的创作还处于泥古和临古的阶段,他们所谓的创作和风格都只是简单地照搬了古人的几个法帖后的所谓融合,更勿论一窝蜂式的风格一律和趋同,也就是说,书家的作品与心性人格是分裂的,作品只是流于一种形式化存在,而没有将自身的创作建立在个体生命经验基础上,作品背后看不到人的存在。张焉如的书法实践却是从艺术史意义的高度构建出了具有超越性的时代风格,这种风格是人与作品的高度统一,而不是单纯的形式化存在。
    我一直在想,书法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重要分支,它的独特性自不待言,而这种独特性归根结底取决于人,取决于中国传统历史语境下而存在的人,传统的文化基因在一代一代中国人之中传承,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继承这种基因,还要具备继承这种基因的独特“慧根”,中国书法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依靠具有这种基因的人。从张焉如的书法创作便能看出他对这一基因的继承和独特的“慧根”,看他的代表性作品(主要指他的探索性碑派书法和具有水墨写意意味的墨象书法)既有一种追典返祖的历史感,又有一种超越时空的未来感和超越有限达到永恒的意义,而这最终的根源就是他对传统、对历史在深度和广度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上,当然,还有一点就是他那与生俱来的对汉字和书写的先天性基因。这一特性强烈地体现在他书法和篆刻创作中。
    每一个时代都是在自己特定的语境下理解着传统,并延续推动着传统的发展,纵观张焉如的创作实践,他是以自己的方式解读着传统,把握着传统,创造着传统,特别是他的碑体书法,既能在传统经典的碑学体系中进行认知和解读,又能从看出他是以破坏性的方式来构建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风格,他取法传统碑学,他的艺术语言是陌生而熟悉的。他在解构传统的同时来强化自我的风格,通过空间的分割、挪移、穿插,形式章法的无序无形来构筑自己的艺术语言,从而达到一种超越时空的未来感。在他的创作中,看似随意自由的结体和章法,如果放在传统碑学的语境中进行关照,却又有极其森严的法度,具有一种凛然不可侵犯之美感和范式。这种范式,似乎让人感觉到一种超越时空的美扑面而来,那美,是历经千年腐而未烂的古衣?还是那纸神秘莫测的敦煌残经?亦或是那尊埋藏地下千年而未被睹识、冥冥中向世人发出召唤的古陶?
    应该说,通过对经典的陌生化认识和自我“语法”的编排,张焉如确实传达出一种超越历史和时代的艺术格调,这也许正是他能立足当今书坛的资本。
    毋庸置疑,在当代碑派创作中,张焉如是极有性情和和表现力的一位,他把碑当做自己创作的根基而又不拘泥于碑,当人们还在追寻碑的雄强大气之时,张焉如却在奇古、生拙、诘怪上独辟蹊径,求古、求雅、求奇、求趣,意在以陌生化路径,扬一己之风,以免随众习。
   从姊妹艺术和西方艺术思潮中得到启发和滋养以企图发展中国书法艺术的做法在现当代书坛一直以来都未停止,但是很多都是脱离传统,只在外国“前卫”精神中寻找刺激,尽管已轰轰烈烈地做了很多事情,但由于缺乏社会的、思想的、传统的坚实基础,他们企图超越时代的创作欲望并未能如愿地完全为社会认可,比如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现的现代书法和实验水墨等,很多已经脱离了书法的本质范畴。张焉如具有水墨写意意味的墨象书法实践是有别于这些的,它并未从书法的本质属性中脱离出来,还属于严格意义上的中国书法,同样是以汉字为载体,不同的是他以形式构成的分析法融碑于帖,加之以国画的水墨因素,通过点画的夸张、排比、移位、对比来加强结构的非常理化,再辅以水和墨的相互生发,于不衫不履中感受到一种陌生化的碑帖韵致。
    中国古人对那种“如同细黍”的书写称为“细书”,即古人对特别小的字的一种称谓,在古代细书似乎很多,南朝梁元帝《金楼子·聚书》:“又聚得细书《周易》、《尚书》、《周官》、《仪礼》、《礼记》、《毛诗》、《春秋》各一部。”《北史·韦世康传》:“眼暗更剧,不见细书。”王安石《台上示吴愿》诗:“细书妨老读,长簟惬昏眠”,当然,细书作为读书人的一项技能,还只是一种书写,是为了节约纸张而产生的(古代的纸张较贵),所以还不能上升到书法的高度。细书的面目到底如何,现代人已经很少见到了,笔者有幸见到清代八股文选萃的影印,看字体的大小如同电脑字体里的五号字。现代人能写“如同细黍”之细书的人也已几乎绝迹。张焉如是无意写细书的,他的那些细若蝇足,状如聚蚁的书写只是作为整幅作品的一个构成元素出现的,就如同齐白石绘画中的那只极尽写实、工稳的草虫,和正文形成了“工”和“写”的对比,岂不妙哉!!
    当然,无论是碑派书法还是具有水墨写意意味的墨象书法,都是张焉如在深入传统基础上的自然生发,传达出他对传统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解读,或者是游走在传统的两个极端,一种是在传统极其森严的法度之下体现出的一种超越时空的现代经典范式,另一种则是在极其现代的审美视域中达到的远古的、历史的、经典的传统之美。看着两种风格截然不同的书法实践,你是否会想到毕加索,想到《亚威农少女》,想到立体主义?在他的作品中,传统的结字、线条、点画被他以独特的方式进行解构、重组,形成一种新的空间和结构,这是否和立体主义的创作理念暗合呢?在一篇文章中他这样写道:“看了毕加索的作品,我的心被强力的揪起,第一感觉就是——不是有什么不敢做的,而是不知还有多少没有想到的,他的彻头彻尾的革命式艺术创新行为告诉我们,有些事也许一开始我们就错了。”
   和碑体书法和墨象书法相比,张焉如的传统书法也有着相当的高度,无论是以王铎为基调的恣肆汪洋的大草,还是以二王为根基、具有魏晋风度的小草,抑或是格调高古、笔法精到的小楷,都彰显出张焉如对传统的解读和把握,他说“愈走近古人,就愈觉得富足,愈能笔走神驰,那笔底的他外之想,就会不期而遇。”这也正是他能于传统的蹊径中自由徜徉游走的缘由。
    在书法之外,值得一提的是张焉如的篆刻艺术,他的篆刻艺术与书法创作一脉相承,相互生发,同样具有一种别开生面的艺术感染力。在他的篆刻创作中,他并非以传统意义上的篆书入印,而是以那独特的结字和刀法作为元素、通过点线面的重组来构建他的篆刻语言,而这种不以篆书的入印的篆刻却给人一种地道的纯正的“篆刻味道”。他的一句话或许能说明他在篆刻创作理念:“我们学习篆刻之始就去买篆刻刀、查篆刻字典,也许从源头上就扼杀了篆刻艺术。”在他的篆刻创作中,造像篆刻艺术尤值得一提,当今众多的造像艺术创作,很多都是拘泥在具象的泥沼中不能自拔,而张焉如的造像艺术在具象之上又多了一点抽象的意味,他在吸收了众多历史佛教造像艺术的基础上,从具象中抽出了属于自己的符号和语言,造型生动别致,意味高古而又不失传统,在当今篆刻界独树一帜。
    张焉如正值创作的盛年,无论是他的碑派创作还是具有水墨意味的墨象书法,都显示出他对书法本质和传统的思考和追索。从历史的语境看,一种美的范式的创立,并非意味着这种范式已具备了美的所有法则。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美的最高境界是自然,但中国人认为的这种自然往往是注入了传统审美情感的自然,已非客观的自然,而是一种“艺术的真实”“情感的自然”。张焉如认为,任何经典都有着自身独立的审美视域和审美价值,经典的经典之处在于它为后世的创新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但它自身也存在着再度发展的空间和可能,就如同孔子作为圣人也认为“三人行,必有吾师”,牛顿作为大科学家也认为自己只是“偶然捡到了一块美丽的石子”一样。所以,他的作品还有着向更深、更广、更完善的空间发展的必要和可能。

佩之 发表于 2013-6-18 17:28

这篇文章是几年前给焉如老师写的,那时候他的第三种字体(融入篆书岩画甲骨等)还未出现。

贾湖刀客 发表于 2013-6-18 18:43

热烈祝贺祝福张焉如老师书法学术研讨会在洛阳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
   书坛怪才张焉如
   知道张焉如老师的大名应该是在书法报上,作者已经记不清了文章报道了张焉如老师在书法上的刻苦求索历程,一次次地失败,一次次地拼搏,最终赢得了成功,我为张焉如老师的刻苦勤奋深深感动。
后来又在一本作品集上欣赏到张焉如老师的佳作,那本作品集应该是临颍政协书画院作品集,那是一副行草书佳作,恣肆飞动,笔墨功夫老到,与一些名家相比,毫不逊色。后来有了电脑,在网上看到了张焉如老师更多的作品,初看到那些张老师独创的造像体书法时,我是惊讶地,书法可以这么写,从书体到形式,都与众不同,尤其是一些大字作品,水墨交融,或许你把它看做一幅绘画会更好,虽然无色,但墨分五彩,凝重而流动。可惜无声。张焉如老师给了书法不同于他人的面貌,置之书坛,不用署名,一看便是张焉如老师的大作。
张焉如老师不仅工书法,而且擅长篆刻,其篆刻一如书法,一软一硬,成自家风格。余有幸入展河南省第四届篆刻艺术展,在展厅中看到了张焉如老师的印屏,驻足良久,不忍离去。时间匆匆,未能一识张老师,是为遗憾。
张焉如老师不仅自己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如今供职于洛阳市图书馆,有了属于自己的面积很大的工作室,张焉如老师知道自己学艺的艰辛,所以他毫不保留自己的经验,定期举行龙门双十雅集,带动了一批年轻的书法家,尤为出色者当推陈花容,26岁就获得了第三届兰亭奖一等奖的殊荣,可见张焉如老师不仅是优秀的书法篆刻家,而且是一位出色书法教育家。相信张焉如老师通过自己的努力,会带动更多书法人才,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自己也会在书法篆刻上取得更大的成就。我们期待,祝福张焉如老师!
斋号:弘毅草堂
姓名:张学军
地址:河南省舞阳县孟寨镇刘集学校
邮编:462400
QQ:891493480
邮箱:zxj1976918@163.com
博客:张学军的博客弘毅草堂

燕赵书圣 发表于 2013-6-22 16:22

{:1_264:}{:1_98:}

随庐 发表于 2013-6-22 17:17

精彩!祝贺!!!

宫恩武o 发表于 2013-6-24 19:24

颇有想法。祝贺展览成功

紫玉芷兰 发表于 2013-6-27 23:18

回复 164# 佩之


    期待再续
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查看完整版本: 【第一现场】“张焉如书法学术研讨会”在洛阳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