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之美 张杰厚
本帖最后由 仁间懿杰 于 2013-5-10 10:38 编辑学书多年,始终对篆书情有独钟。小时最爱楷书,年轻时倾慕行书,中年时尊崇秦篆,后来看到甲骨和钟鼎时,顿感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
秦篆有极高对称性和装饰性,让人感到她温文尔雅的中庸美。特别是她的线条给人一种挺拔和张力,我们形容孱弱无力、矫揉造作的书法作品为“春蛇秋蚓”。经常练习篆书可以克服我们书法作品中的病态——缠绵缱倦和靡靡之音,书法之美,除了笔法、墨法、章法、气韵之外,我们更要关注书法的质感,即书法的线条美,因为挺拔流畅的线条给人昂扬向上,振奋人心的力量,从中获得快感和美感。
秦篆虽美,但是由于过分的工整和对称,在表现书法艺术的多元性和丰富性方面还存在着先天不足,尤其在笔法、墨法、章法方面常常让人不敢越雷池半步,很难让人创新;而金文和甲骨文在张扬个性,书法情感方面较秦小篆要开明的多。正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就是事物的辩证法。
甲骨文是作为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除了其自身的历史和学术价值,还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因为因为远古的人类用龟甲兽骨刻下了飞禽走兽、山川河流及日常生活——象形文字。给炎黄子孙留下非常宝贵的财富,也给书法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观甲骨文书法,有刀刻斧凿的痕迹,把人带回远古时代,给人无限遐想。尽管如此,由于年代久远,留给后人的甲骨文的数量是非常有限的。单靠现有的甲骨文,是不能满足书法创作所需。
钟鼎文是甲骨文的基础上演变和发展起来的又一书体,其艺术性已远远超出甲骨文的局限。 钟鼎文文化之发展受到当时社会及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西周前期由于天下统一,社会安定,加上周公制礼作乐,堪称太平盛世,故书法家得以表现雄浑典丽之风格,内容亦有逐渐加长之势;西周承殷末书风,直到成王时方产生独特的风格,书体雄浑典丽而壮观;在昭穆之后,则变为严谨端正。至昭穆之后,书风渐变,笔画由粗细相参而趋于均匀划一;收笔与起笔亦由方圆不一,而变成圆笔;行款甚至演成方格之形式,书风极为严谨端正。总之金文给人端整规范,雍容典雅,浑厚高古。
由于金文是刻在青铜器皿上的文字,经过浇铸,加之数千年风雨剥蚀氧化,其字形发生很多变化,形成自然的“锯齿”,因此,我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可以借鉴,从而达到古朴自然的效果;但同时我们应避免“无病呻吟”。尽量体现书法的”本真“——篆书之美,下面的作品是本人的习作供方家指正。
在创作此幅篆书作品中,我主要作了以下尝试:大篆和小篆相结合,中锋和绞锋的运用,飞白和枯笔的运用,并借鉴了草书笔法。
{:1_277:} 回复 2# 老李
{:2_130:} 谢谢! {:1_277:} {:3_147:}谢谢你的支持!每个“书法人”都是“追风筝的人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