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七月七日上午,上千群众作别国学大师启功
七月七日上午,上千群众作别国学大师启功连续多日的骄阳今天上午隐去了光芒,10时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在启功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上数千民众静静地送别这位文史大家。
自从6月30日凌晨启功先生去世一直到今天,全国各地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悼念这位在
书画、文史、鉴定方面学识卓绝的大家。在启功担任教授的北京师范大学、在英东学术会堂演讲厅设置的灵堂内,每天接受着社会各界人士的吊唁,学校开始筹集启功教育基金,设立启功奖学金、成立编纂委员会,出版《启功全集》。
中央电视台也将在7月9日21时10套《大家》栏目推出缅怀启功先生特别节目。大约一年前,启功先生在他北京师范大学的寓所接受《大家》专访。在不足一个小时的采访中,启功先生畅谈了他对书画艺术、对恩师、对人生、对死亡的许多见解与感悟。
在杭州,百年书画名社西泠印社在启功先生去世当天就成立了追思委员会,第二天就拉开了祭奠系列活动。在河南,书法界人士在怀念启功先生时也给予他最高的评价。河南省书协主席张海先生表示,启功先生是当代全国最有影响力的书法家、教育家、古文学研究家、学术家。在江苏,多位书画名人已经表示要来北京参加追悼会。南京博物院院长徐湖平说:“他的去世是文化界的一个巨大损失。”
http://image2.sina.com.cn/cul/o/2005-07-07/U207P60T4D136139F49DT20050707153840.jpg
2005年7月7日上午,著名书画大师启功先生的追悼会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图为:著名书画大师启功先生的追悼会现场
http://image2.sina.com.cn/cul/o/2005-07-07/U207P60T4D136140F49DT20050707153846.jpg
2005年7月7日上午,著名书画大师启功先生的追悼会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图为:排着长队的吊唁群众络绎不绝
http://image2.sina.com.cn/cul/o/2005-07-07/U207P60T4D136141F49DT20050707153850.jpg
2005年7月7日上午,著名书画大师启功先生的追悼会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图为: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
http://image2.sina.com.cn/cul/o/2005-07-07/U207P60T4D136142F49DT20050707153854.jpg
2005年7月7日上午,著名书画大师启功先生的追悼会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图为:追悼会上的群众怀念启功先生
http://image2.sina.com.cn/cul/o/2005-07-07/U207P60T4D136143F49DT20050707153857.jpg
2005年7月7日上午,著名书画大师启功先生的追悼会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图为:追悼会上的群众怀念启功先生
http://image2.sina.com.cn/cul/o/2005-07-07/U207P60T4D136144F49DT20050707153901.jpg
http://image2.sina.com.cn/cul/o/2005-07-07/U207P60T4D136145F49DT20050707153904.jpg
排队吊唁的人群面露悲色
http://image2.sina.com.cn/cul/o/2005-07-07/U207P60T4D136146F49DT20050707153907.jpg
著名歌唱家李双江(左)悼念
http://image2.sina.com.cn/cul/o/2005-07-07/U207P60T4D136147F49DT20050707153910.jpg
启功告别\北京师范大学领导慰问吊唁
【图片】七月七日上午,上千群众作别国学大师启功
大师千古 精神永垂——各界痛别启功7日的北京城,天空一改前几日的晴朗而阴云密布,仿佛天公也在为一代宗师启功先生的离去而动容。
八宝山革命公墓内,1000多副挽联在陵园内飘动。首都各界人士数千人怀着沉痛的心情来送别启功先生。一副挽联这样写道:“评书画,论诗文,一代宗师;承
于古,创于今,永垂鸿业标青史。从辅仁,到师大,两朝元老;学为师,行为范,不息青衿仰令仪。”这是对先生学术人品的真实写照。
早上5点钟,近300名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志愿者就赶到八宝山,为悼念活动做准备。7时后,参加遗体告别仪式的人士逐渐增多,人群中有孩童,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胸前佩戴着白花,面容凝重,空气中弥漫着悲痛的气氛。
灵堂内,启功先生的遗体安卧在鲜花丛中,神色安详。他的遗像高高悬挂,照片中,启功先生脸上挂着微笑,慈祥可亲。遗像上方黑底白字的横幅上写着“沉痛悼念启功先生”。
哀乐低回,人们表情沉重,缓缓走到启功先生的遗体前深深鞠躬,很多人失声痛哭。
与启功先生相识数十年的北师大中文系韩兆琦教授,曾与先生一道注释《中国历代散文选》。追忆那些与先生共事的日子,韩教授说:“启功先生光辉无比的人格魅力最让我难忘。一些外国人知道启功先生的经历,见到他时故意跟他提被打成右派、‘文革’抄大字报等遭遇,意思是人家对你这样,你还这么忠心耿耿,何必呢?启功先生立即表示,尽管我受到一些冲击,受过一些委屈,但现在政府已经给我纠正了,我爱我的祖国。启功先生心胸开阔,虽然受过委屈,但我们从来没有听到他发过牢骚,他始终跟国家、跟人民、跟政府同心同德。”
得到启功先生真传的北师大书法系主任秦永龙教授眼含热泪说:“这几十年来先生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做人。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写字有了一定的影响,有朋友鼓动我去做专门的‘书法家’,我就去问先生。先生摆着手说,不能做,那是个是非场、名利场,咱们还是老老实实教书,老老实实写咱们的字。那时候我还年轻,涉世不深,我要是去了,现在可能是个千万富翁,但教授肯定当不上了,学问也做不成了。”
秦永龙痛悔地说:“在学问上,启功先生是大海,我们这些晚辈连一滴都不够。先生是怀着宝贝去了,这是最遗憾的事情。如果前几年我们多采取点措施,启功先生很多东西就可以抢救下来,哪怕留下一些很原始的材料也好,但是现在再也没有机会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