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炀书舍 发表于 2013-3-27 16:16

陆璐文章《日本的中国书画收藏》

日本的中国书画收藏
日本出版的《中国书画总合图录卷》统计,中国古代名家书画流散到日本的数目惊人,相当有名书画家的名作4000余件,一般书画家的精作数万件。
日本奈良大学教授、美术史论专家古原宏伸先生著述的《日本近八十年来的中国绘画史研究》的宏篇巨帙中,多处记载关于日本的中国书画收藏方面的资料和信息。19世纪后半期,即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大量的中国书画流入日本,其中许多是稀世珍品,如王羲之的《丧乱帖》、南宋时期院体画及明清时期的优秀水墨画等。因为此时满清政府腐朽没落,大量的文化遗产没有得到尊重,也没有心思和能力再加以保护,从日本方面来看,此时确是收藏中国书画的大好时机。特别是大批量的宋代工笔画和元代简逸、精练的绘画被日本人视为精品而得到重点收罗,这些中国古代优秀绘画决定了日本美术后来的审美嗜好——院体工笔——追求精细、委婉、美观,追求绚丽的色彩和装饰性,追求画面干净且画面幅式较小。据有关专家统计,此间日本180余所寺院中,收藏有中国优秀画作近两千件,其中有宋徽宗的画200多幅,赵子昂、仇英、倪瓒、徐渭、唐寅的30多幅,钱选、吴镇、八大山人、石涛的40多幅,还有范宽、李成、郭熙的山水画。突出的是,元末四大家和明初吴门画派的大量作品被收藏。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其中有近七成是赝品,这是最让我们些许欣慰的地方。中国辛亥革命以后,3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土崩瓦解,社会结构从根本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贵族、豪门纷纷家败名裂,许多藏于秘笈的字画名作被变卖、流失,而恰恰这一时期,日本的经济持续看好,地方上的名流和商人渐渐热衷于收藏字画,甚至敢出大价来广收中国书画艺术作品,除东京外,在关西地区的大阪、神户出现了许多字画收藏大户,这些不惜重金收买中国字画的现象在日本是空前的,在日本艺术品收藏史上也是空前的,即使在今天看来,这种收藏状况让人叹为观止。让人津津乐道的是甲骨文专家罗振玉。作为学者的罗振玉其书法造诣让人折服,但在日本收藏界,罗振玉的名声是极坏的,这事出有因。辛亥革命发生不久,罗振玉逃亡日本,随身携带了大量的古字画,其中唐宋时期大名头书画家的作品,诸如米芾、苏东坡、吴道子、黄庭坚等书画家的作品全系赝品。尽管如此,罗振玉仍然严瑾的、孜孜的在他出售的画上题上跋语,似乎一笔工整娟秀的蝇头小楷就是名家真迹的保证书。而事实上,除小名头的字画外,罗振玉将数量惊人的中国字画出售给京都、大阪、神户的收藏家的大都是伪作,罗振玉明知赝品而又高价出售给日本的大臣、财阀、收藏家,在道义上是有责任的,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一书中,曾严厉指责过罗振玉制作赝品之事。正是这种状况的出现,使得相当一段时间内,日本收藏家对中国字画产生后怕的心理,甚至有些收藏家大起逆反心理,对中国唐宋元时期的画作望而生畏,书画商也感到恐惧。相比之下,明清时期的佳作倍受欢迎,一方面价格很低,另一方面,十分可靠,多系真迹。最为著名的是东京一收藏家,一人独得清代恽寿平的扇面2000多幅,且代价不大,可谓恽寿平扇面专题收藏大宗,是后来研究恽寿平不可忽略的藏品。书画艺术品收藏虽然泥沙俱下,鱼目混杂,但中国书画的精堪和源远流长是任何一个国家无法相比的。随着日本收藏中国字画的日渐成熟,人们也越来越清楚地知道:欣赏——鉴定——收藏是三位一体的,不会欣赏就不会鉴定,不懂鉴定则不能收藏,或者说,不懂鉴赏的收藏是盲目而无益的。为增加中国书画知识,促进中国书画鉴赏,京都帝国大学破例地开设中国美术史和中国字画讲座课,还编印《中国绘画史》讲义,让收藏界大开眼界、大长见识。特别京都大学教授内藤,大力宣传中国文人画,让中国文人画的风格、品质、欣赏深入到日本收藏家心中,所以许多明清时期的文人画藏品都与内藤先生有关,凡经内藤写过跋语的画,价格自然扶摇直上,足见收藏家们极其信赖学者的鉴定,因为大家都有共识,判断作品真伪并不仅凭感觉,而是一门综合性的大学问,于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许多学者愿甘涉足中国字画研究工作,并以成为中国美术史的研究者为荣,尔后出了许多研究徐渭、石涛、渐江、八大山人、金农、郑板桥的科研成果。当然,日本收藏中国字画也有许多遗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日本涌现出许多收藏中国书画的收藏名家,但二战以后,随着收藏家的相继逝世和日本经济的崩溃,家属又将藏品变卖,造成藏品向美、英、法等国流失,不啻说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与艺术品收藏的正向关系。由于历史原因,尤其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期的20世纪50~70年代,日本收藏中国字画活动不景气且有滑坡之势,直至1980年,日本在东京先后举办过数次“中国画藏品展”,才使中国画在日本开始出现井喷行情,价格一路狂涨。1982年美国举办过一次中国画藏品展,使中国传统书画大放光彩,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的展品中,我们看到的大都是日本式的装裱工艺,可见,流传到美国的中国画,是从日本间接流去的多。从此中国画在美国拉开了市场序幕,诸如董其昌、赵孟颊、吴昌硕、赵之谦的绘画走势极强,在美国也出现了中国字画价格的井喷行情,相比之下,在中国,字画的井喷行情大概从1987年开始。一句话,80年代以后,中国字画在世界艺术品收藏圈内扮演着重头戏,直到90年代中期,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名家字画已被拉抬到一个高位,近几年在高位平台整理、盘整,相信随着世界经济的好转,新的一轮井喷行情为期不运对此我们充满信心。客观的看,20世纪30—80年代初,日本收藏中国画进入一个调整阶段,此间,许多著名学者对中国字画所作的诠释著述得到一一出版发行,诸如:——1937年松本荣一教授出版《敦煌画的研究图象篇》;——1951年内藤虎次郎的《支那绘画史》;——1952年米泽嘉圃和岛田修二郎共同执笔撰写了许多中国宋元明绘画的系统论文;——1956年,米泽嘉圃又以日本收藏中国书画为主题,对明代书画的研究结集出版;——1960年,铃木教授著述的《故宫名画三百种》在日本有一定的影响;——1960年,米泽嘉圃又力著《中国的绘画》,此书可以说是日本同类出版物中写得最好的,内容是中国绘画史。——1970年画册《宋元之佛画》出版;——1977年长广敏雄编著的《中国历代名画记》出版;——1980年,神田喜一郎的《画禅室随笔讲义》出版;——1983年,铃木教授花了十余年的时间,拍摄了大都在日本的中国名字画,编著《中国绘画综合图录》,此书编帙浩翰,它给日本的中国画收藏带来的裨益是难以估量的。这些学术著作的出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画在日本多少年来就是不可忽略的艺术珍藏品。还有一个事实同样可说明中国画在日本有相当可观的前景。东京国立博物馆是日本最有名、最有权威又最有实力的文博收藏大户,迄今所收藏的中国历代字画大约为700件左右,与其博物馆收藏约10万件文物收藏品相比,不能不说是数量少得可怜。在日本,这种情况在其它博物馆也一样,那就是宠大的艺术品收藏中,中国画的比例还很少,它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在日本,中国字画的数量不是太多而是太有限。因此,质量高、档次高、品位高的中国书画艺术品的需求量还会大增。我们知道,日本绘画出自中国工笔画,同时也受西方写实绘画的影响,逐渐衍生出自己特色的绘画风格——融入西画鲜明整一的章法构成和色彩构成,发挥中国传统绘画平面渲染的空间虚实和浓厚的诗情画意,有浓郁的东方情调。曾经有很小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写意画被收藏家冷落,他们转而钟情于西画收藏,但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写意画又重放光彩。如,1991年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院)与日本千代田俱乐部联合主办的“中国绘画精品大赛”,可以说这是对中国画创造性的一次大检阅,入选的三百多件精品画作于浙江美院东方艺术展览馆展出,盛况空前,那动人的丹青,确实让人留连忘返,参观展出时还可购买一些资料,同时,更加深入认识到中国画市场的潜力十分巨大,果然,展出后,三百余件精品力作被竹内阳一先生的千代田俱乐部全部高价收藏,足见小日本之精明。这次展览推进了中国画走向世界市场,同时对中国美术界震动不小。1979年10月,荣宝斋在日本举办的文房四宝展销会上,顺带卖出几位名家画作,如李可染的《牧牛图》售价220万日元,吴作人的《藏原牧骆图》售价720万日元,范曾的《达摩像》售价15万日元。二十五年后的2004年,同样这几位画家的作品,其价格已经是当年的500余倍以上,可见日本对中国画的消化能力。1985年以后,中日书画交流频繁,中国画在日本的展览会越办越成功,中国画的价格稳中有升,就是许多中青年画家的力作,其画价也十分理想。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赴日办画展或留学的青年越来越多,市场被稀释,中青年画家的价格逐渐回落。特别是1993年以来,日本札幌开辟了一个中国画展示场,大量低价收购中国中青年书画家作品,其馆长数次到中国,举办了数次中国画专题展,此或多或少有助于日本大众对中国画的新认识和了解。综上所述,中国画在日本颇具市场潜力,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画很可能上升为日本收藏界的一项大投资热点。无数历史、现实事例证明,中国字画在日本艺术品市场上的价值一直看好,且目前价位不高,深受日本字画收藏界欢迎,况且,日本人历来喜爱汉文化,尊重汉文化艺术品,所以我们完全司以断言:日本收藏中国字画方兴未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陆璐文章《日本的中国书画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