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璐文章《签约——台湾的书画市场形式》
本帖最后由 汶炀书舍 于 2013-3-27 16:02 编辑签约——台湾的书画市场形式
签约形式是台湾书画市场的主要方式,即艺术基金会或个人投资者或某机构看好某些画家有前途,便下决心将其“承包”。与画家签约,就意味着在合同期限内垄断了画家及画家创作的一切作品,画家在合同期内不能再与他人签订合同,或把作品卖给他处。为了增值,签约商便投入大量的资金,为画家印画册,办个人展,打广告,做各种形式的宣传等等,待以时日,画家扬名,画价上升,画商再从中渐渐获大利。
在台湾与画家签约最成功的是一些艺术基金会,签约画家的多少、品位等取决于艺术基金会的实力,一般情况,一个顶尖画家的后面至少有20个基金会会员的后援,一个优秀画家的后面也有5个基金会会员的后援,否则无法继续操作,而基金会的会员属于台湾社会的中产阶级以上,有公司经理、高级职员、医生、银行及税务人员、会计师、律师、工程师等等,他们这些人本身就是维持台湾经济、文化的中坚,他们的收入偏高,每月只需抽出少量的会员费作为赞助金,然后每半年或二年之后就能收藏到一至二幅优秀画家的力作真迹,基金会从中起到平衡、调节补足差额,甚至抽签取画的作用。
在台湾,个人经纪人最有名的是登昆艳,艺术基金会经纪人最有名的是王文纪。
与画家签约的个人或机构,其工作重心摆在文化宣传上,如出版个人画集等。如台湾随缘艺术基金会,编撰有《文化与艺术论坛》丛书,有计划地推出签约画家,他们还有自己的收藏拍卖公司,自己可操纵拍卖,让签约画家的价格有一个相当的定位,让签约画家的作品及价值深入人心。
显然,签约画家形式是书画市场的新形式之一,是长期行为,她需要签约双方的信守合同,以诚为本,是一种理想的,甚至有点超乎现实的形式,需要双方的高度自觉、自爱、自尊。
台湾的画廓业相对集中于台北,少部分在台南和高雄。除签约方式外,还有一种短期行为,即经纪人在大陆看上某画家的回,觉得不错,便直接买回来,若卖掉了,有利可图,又继续去买,若不能赚钱,就永远“Pass”。
在我们身边,一些颇有成就的画家,自从与艺术经纪人或一些机构签了书画买卖的合同以后,便不为生活琐事和卖画办展、出书出名之事奔忙了,能潜心搞好自己的创作,以出精品力作为生活的兴奋点。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