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一先生 发表于 2003-12-10 22:55

我临张迁,贵在参与

    有点入门了。但要等毛病基本没了,才算完。

666shgy 发表于 2003-12-10 23:34

我临张迁,贵在参与

毛病基本没了是不是指写的跟张迁几乎一样了?这是目的吗?
谢谢!

羽一先生 发表于 2003-12-11 11:34

我临张迁,贵在参与

   还有其它问题啊,如:用笔,用墨等。几乎一样像倒不一定的,但精神要有。

666shgy 发表于 2003-12-11 12:22

我临张迁,贵在参与

看样子标准确实是很难定的,“精神”的概念毕竟是抽象的。我是想请教羽一老师,象张迁这样的碑在我目前的基础上一般再临多少遍比较合适,因为临少了得不到东西,临多了太浪费时间,所心想给自己计划一个“度”,做起来好心中有个数。
十分感谢!

羽一先生 发表于 2003-12-11 12:47

我临张迁,贵在参与

      能掌握其点画特征,用笔方法等后,可以换帖。

artqw 发表于 2003-12-11 15:42

我临张迁,贵在参与

写得太小心了
少刚猛之气、
呵呵
一家之言

一蓑翁 发表于 2003-12-11 16:10

我临张迁,贵在参与

“字和张迁碑几乎一样了”不是目的。字是“一样了”但写字的人却相隔上千年。“一样了”是继承传统,创新是发扬传统。整个书法史便是这样代代相传,繁衍到今天至无限,,,,,,应用才是目的。(抛砖)

666shgy 发表于 2003-12-11 17:48

我临张迁,贵在参与

下面引用由一蓑翁在 2003/12/11 04:10pm 发表的内容:
“字和张迁碑几乎一样了”不是目的。字是“一样了”但写字的人却相隔上千年。“一样了”是继承传统,创新是发扬传统。整个书法史便是这样代代相传,繁衍到今天至无限,,,,,,应用才是目的。(抛砖)

批得好,所以说手段和目的一定要拎清,跟经营企业一样销售是手段利润才是目的,但我还是要犯顾此失彼的毛病,何故?(引玉)

书梦人 发表于 2003-12-16 13:30

我临张迁,贵在参与

我认为隶书有3个碑不好写,1 是张迁,2是石门,3是礼器。张迁难写出雅拙味,反到是小孩子写出的张迁有这种趣味。

666shgy 发表于 2003-12-16 16:52

我临张迁,贵在参与

下面引用由书梦人在 2003/12/16 01:30pm 发表的内容:
我认为隶书有3个碑不好写,1 是张迁,2是石门,3是礼器。张迁难写出雅拙味,反到是小孩子写出的张迁有这种趣味。

此三碑我倒没有感到难写,可能正因为没有感到难才未得其中三味吧。我认为难是难在把汉隶古朴又耐人寻味的线条渗透到行草书当中去,书梦兄在这方面如有体会恳望赐教。谢谢!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我临张迁,贵在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