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蝶 发表于 2012-12-18 11:13

2012上海日记

12月5日 我的国画老师高兴怀和王晋邀约了几位画友,打算去上海博物馆看画展。而我,扮演了一个凑热闹的角色。我们这一行人,除了我们三个,还有袁苹和陈思岑夫妻俩。虽然这三个新朋友都算初次见面,但因为都有着共同的爱好和话题,相处得比较愉快。在12月5日的夜晚,我们乘坐的飞机降落到了上海的浦东机场。因为事先有住宿预定,我们总算比较顺利地住进了自己的房间。 12月6日 我们这次出行打算观看的主打画展是《翰墨荟萃》——美国收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该展览是上海博物馆与美国的四个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堪称精品聚集。今天一早我们就来到了上海博物馆,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展厅,一系列的记录中国历史的瑰宝历历在目,令人震撼。在这么多一流的画作中,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有如下几幅:北宋乔仲常的《后赤壁赋图卷》,该画的岩石画法别致,以方折的线条勾皴山石轮廓和纹理,间施简笔披麻皴,多色少染,表现山石方峻的形体。人物的线描柔婉清劲,有回归唐风的古意。北宋赵令穰的《江村秋晓图卷》,赵令穰是宋朝皇家后裔,他善于捕捉瞬间的灵感,以及这些灵感的内涵,在这幅作品中能够找到那种表现“胸中的山水”的意思。整个画面水墨润泽,有行水流水之气。北宋黄庭坚的《草书廉颇蔺相如传卷》,这幅书法把我们的整个观画过程带到了高潮,观众无不驻足惊叹!此卷长达18米有余,书1200字,是传世最长、字数最多的巨作。其笔力遒劲圆转,字有大小错落,行气欹侧跌宕,体现了苏东坡的以书法抒发情意的“尚意”创作理念。北宋赵佶的《张萱捣练图卷》,此作的人物刻划精微生动,仕女脸部的晕染细腻匀洁,罗绮的线条用唐代的高古游丝描,色彩绚丽。全图在视觉上,表现出了对比美,均衡美和韵律美。元吴镇的《老松图轴》,吴镇生性孤耿,终生不仕。曾在浙江一带的山野中隐居,自称梅花道人。他的这幅作品让我特别喜欢,近六尺整纸的画面的主角是一棵老松,其松枝风韵有致,在低矮的位置有远处的峰峦。整个画面气势磅礴,意境空灵。除此之外还有无数的绝世佳作,比如五代董源的《平林霁色图卷》,其画面清润幽远,如梦似幻;元颜辉的《钟馗元夜出游图卷》,其人物惟妙惟肖,生动活泼;元王冕的《墨梅图轴》,其梅枝枝态万千,梅花冰清玉洁……真是不胜枚举,令人神往。这些如此丰富高绝的杰作,让我对中国的传统书画艺术充满了崇拜和仰慕之情。他们的技艺是那么的高超,他们的笔墨是那样的精彩,让我仿佛走进了一个远古的神秘的内心世界。真的非常庆幸自己有机会与这些高贤的作品有着如此亲密的接触。虽然以我当前的水平还不能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但这个经历确实给自己提供了一次最高档次的养眼的机会。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最终沉淀下来的珍宝,它们总是存在着一些共同点。这些共同点与我日常学习中所触及到的知识和感悟有着一种契合。我们一行人在吃过晚饭之后,来到外滩欣赏了上海最美丽的夜景。高耸于天际的以东方之珠为中心的高楼大厦与航行在黄浦江上的灯火辉煌的游船相映成趣,让人眼见了大上海的高调的繁华。 12月7日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天我们去了离上海不远的苏州,打算再去苏州博物馆观看沈周的画展。我们在进入展厅的时候遇见了成都的著名书法家何应辉先生,我们一行人有与他熟识的,很激动地和他打了个招呼。沈周,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江苏长州相城人。他是诗人,画家,又是书法家,是当时最具文人特质并最富独创精神的天才。他是中国艺术史上最值得关注的人物之一,是明代中后期百年间有着“一曲天下”之势的“吴门画派”的开宗大师。他平生虽然优游天下,却也雅集交游无数,名满天下。以布衣之杰,隆望当代。他的笔下不论描述悲哀或者欢喜,都能同样地以他自己纯真丝毫不造作的笔调表现。他把生命的神秘完全地从内心感悟,再直接地将表现的手法作为他绘画的信念。今首展《石田大穰——吴门画派之沈周特展》汇聚了海内外十四家博物馆之庋藏珍品。虽然有不少画作我在沈周的画集里已经见过,但是在真迹面前的感觉却并不一样,它们更真实,更清晰,更动人。观展之后,我们来到了苏州的平江路。这是一条古街道,街道的一旁是供游客购物的各具特色的商店,另一旁是这条街道的灵气所在,那就是始终贯穿着一条清幽的小河,紧倚小河的是白色的具有江南风情的民居。这条河流每隔一段就有一座青石的拱桥。一路上我们遇见了两个人在以油画形式写生,去的时候还是一张白布,回的时候已是一幅极美的江南风景画。这条小河是可以划船的。突然听见有悠扬的歌声由远及近,乍一看,是一位穿着印花蓝布衣服的中年妇女,一边划着漂亮的小游船,一边快乐地唱着江南小调。船上坐着的外国游客也十分开怀。我迅速地拿起手中的像机给这个画面连拍了几张,当我停下再看他们时,发现他们有人在向我挥手,还有人拿着像机正在拍我呢。我也微笑着向他们挥了挥手,这样友好的感觉真是棒极了。接着我们找了一个茶坊休息。这个茶坊有两层,我们选择了楼上。茶坊女老板大概三十多岁,她的公公是个80岁的油画家,墙壁上挂了好几幅他的油画作品,使茶坊在古典中又具有现代气息。女老板说话的声音很清亮,举止温柔大方,是我们想象中的江南美女形象,原来苏杭出美女真的名不虚传。我们在这里对最近两天的画展见闻各抒已见,好不热闹。在这里吃过晚饭之后便于当晚返回上海。 12月8日 我们这次行程的主要目的是看上海的《翰墨荟萃》画展,而上海博物馆的还有好多展馆我们都还没去呢,于是今天我们决定又向博物馆进军。今天我们除了主打画展,还参观了其它几个展览,如此丰富的艺术品真教人眼花瞭乱,让人享受了一场视觉盛宴。艺术真的是没有国界,无论是哪种类型和风格的艺术品,只要它确实达到了高尚的境界,就能引起观众的共鸣。现实的生活中有丑陋就有美丽,有低俗也有高雅,其实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灵更趋向于什么。今天看到的一系列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给人带来的美感,哪怕只是一种假象,而且时间十分短暂,但只要用心去感知,它们的美好就能给自己留下永恒的记忆。下午我们穿过了几条街道,终于找到了位于江苏中路的上海西泠印社。正好我的印泥快用完了,便买了两个不同颜色的,朱砂和朱膘。 12月9日 今天下午就得回成都了,这是一次十分愉快的旅行。我的收获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通过画展,与古代最杰出的作品有过最近距离的接触,使我开阔了眼界。虽然有一些美感甚至还不知道它到底好在哪里,但是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他们在作品中散发出来的扑面而来的强烈的艺术气息。不管是通过笔墨、结构或色彩的表达,它们都是充满着生命力的,能够使人心灵振奋而留连忘返。我的另一个收获是在行程中与袁苹成为了好朋友。我们俩除了年龄相近,最重要的是在性情和对书画的喜爱都有着共同的地方。有一句名言,大意是友谊的基础在于两个人的灵魂有着最大的相似,我觉得这个说法多少有些适合我们。我们对书画的接触有早晚之别,而对于学习它的感受都是相似的,那就是在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中都能体会到它带给自己身心的快乐,也就是说我们都认为学习书画是一件痛并快乐着的事,并且愿意为了那个看得见的“乐”,去承受那些隐藏着的“痛”。书画作为一门艺术,其格调是有高低之分的,而有一些事情的表象和本质并不完全一致。我们差不多是异口同声地说出了自己的观点,那就是:“搞书画的人,无论他在生活中看起来并不怎么样,甚至有些丑陋或是贫穷,而他自己内心的样子必须是纯洁而高贵的。”古今历史上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有一些大师级人物,他们的作品可能在当世并不被人认可,使得自己的生活十分落魄,而在死后才得以名垂千古。我和袁苹虽然看起来都是那么的普通,但我们都在追求美,我们愿意尽力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倘若把过程与结果相比较,我们更在乎那个只有自己才能有真切体会的过程。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都经历过一些坎坷和苦闷,无论是过去时还是现在时,而我们都能够正视现实,勇敢地去面对,并且坚信坚持就是胜利。虽然只不过是小女人,但是我们骨子里却有着男人的宽博和大气。我们都希望自己的作品不要有性别差异,不要有女性的柔弱的影子。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没有一个谁专门来规划自己的人生,比如这一步该怎么走,下一个阶段又该做什么。而我们偏偏在生活中无数的偶然中,都必然地走到了这条书画之路上。这一次的相遇好像是两个人各自在山上跋涉的时候,突然狭路相逢。在彼此“幸会”的寒喧之后,打听到对方和自己都要去同一个地方,便喜从中来。如今的我们,都已不算年轻,但也不够老,让我们一起不紧不慢地认真地度过生命中的每一天。当我们彼此心心相印的时候,上海之旅也将结束了,我们都将各自回到自己的轨道上。让我们互相珍重,努力地把自己做到最好。再见了,美丽的大上海!再见了,我可爱的朋友们!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2上海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