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预告】墨证菩提——陈智书法展将于本月22日在合肥举行
本帖最后由 邢秀山 于 2012-12-4 14:05 编辑【展览预告】
墨证菩提——陈智书法展
将于本月22日在合肥举行
主办单位:
中国书法家协会展览部
中国书法家协会青少年工作委员会
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
合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安徽省书法家协会
展览日期:2012年12月22日——12月29日
展览地点:合肥亚明艺术馆
展览主题:汉唐气象 宋意风流 禅风禅骨 心灵墨舞
同时举办
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
《墨证菩提——陈智书法艺术》作品集首发式!
欢迎广大书画界朋友们莅临指导!! 本帖最后由 邢秀山 于 2012-12-4 14:10 编辑
陈智艺术简历
陈智,1969年生于安徽肥东。曾任十年安徽美术出版社书法杂志编辑,供职于合肥市文联。现为中国书协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书协副秘书长,安徽省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青年书协副主席、合肥市书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安徽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安徽省首届十佳优秀青年书法家,中国书法进万家全国先进个人。社会兼任九华山佛学院客座教授、合肥市人大常委等。
书法作品曾参加中国文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第八届国际书法大展,全国千人千作书法展览,纪念中国书协成立三十周年优秀会员作品展,全国著名书法家走进奥运场馆书法展览等全国性重要展览近二十次。并获得安徽省政府社科奖艺术奖,合肥市政府社科奖,安徽省新世纪首届、第二届书法大展获奖。
理论研究成果入选全国近现代书法研讨会,全国行草书论坛等重要学术活动二十余次。并获中国文联第六届文艺评论奖二等奖,中日诗书论坛优秀论文奖,安徽省文艺评论奖,受邀担任中国书协主办邓石如与清代碑学学术研讨会评委;论文100余篇发表于《中国书法》《中国书画》《书法报》日本《书道》菲律宾《商报》等众多专业报刊杂志。2009年策划并主持全国近现代江淮书风研究系列活动。
1997年起先后在安徽、河南、山东、广州等地举办陈智书法艺术展,备受书界关注;著有《墨证菩提——陈智书法艺术》《近现代江淮书风研究》《陈智书法艺术》《中国当代书坛名家手卷系列丛书·陈智卷》《临摹与创作》等七种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2005年2011年分别随政府代表团出访韩国、美国进行艺术交流并举办书画联展,部分作品被日、美、新、韩等国家和国内众多美术馆和艺术机构收藏。
陈智工作室:安徽省合肥市望江西路华府骏苑20栋602室
电话:0551-64242858 13956086818
邮箱:cz097@126.com
陈智书法展览书法作品四部分的自我导读语
棹雪书话
汉唐气象(隶书作品)
隶书之正脉兴于汉唐之间,其另一高峰则在于有清一代。汉之隶书有宽博正大之煌煌气象,而清之隶书多讲究笔墨书写及个性情趣的表达。余习书根基在汉魏六朝书法,近十余年始用功于隶书研习,而得力于碑版志铭颇多。隶书取法胎息汉古朴厚重之根本,兼取清人郑谷口、金冬心之奇巧灵动,并深入皖人先贤邓石如之体态,化为己有。吴昌硕有言:古人为宾我为主。隶书之面目显现,全在出入之间,入古为新,方有可观处。中华文化源流长远,汉唐大气象永远是绕不开的民族情怀,正大、宽厚、自然、生动,应当是隶书审美永恒的追求。
宋意风流(行草作品)
古今书道之卓然名家者,莫不是在行草书上独有手段。余习行草忽忽二十余载,而对宋人写意书风情有独钟,孜孜以求。宋人行草之卓越贡献在于其活跃的学术思想和对唐代森严法度的彻底颠覆,群星璀璨,才华横溢,风姿凛凛。而苏黄诸家均对佛法禅宗有精深的研究,得益于禅家开示方便,而各具体态。余之行草坚守宋代书法之艺术自觉,借重于汉魏之机巧,上追魏晋之风骨,并参之以对禅宗文化的理解,力求在自我性情的表达中显现禅学精神与宋意风流。在当代展览书法盛行之时,把书法之审美引入深层次的文化回归,应当是对当代书法的救赎!
禅风禅骨(魏碑行楷)
黄山谷说,学书如参禅,当照破生死之根。我对书法一直是走走停停,喜欢水流花开自由自在的状态。始终向往着那种淡然自足的禅悦之心,得自在之心,洞见光明本性,方可谈为艺为人。自见本性,无住生心,智者所谓的心斋、坐忘。其实就是一种把握自我,通于自然万有的心性。社会需要秩序与规范,而书道绝不仅仅是法的要求。人生难得是从容,从容二字指的是生命的状态,于书亦然。而今时事繁烦,存一方冷处观之,或可得书道真味。时光流转,岁序更替,历史对于文化的沉淀必将会回归自性与自在。当我们愿意歇却狂心,抬头仰望满天的星空时,我们就开始走向觉悟了。
心灵墨舞(大字书法)
佛家有云:入佛界易,入魔界难.我想这正是禅宗之精义所在。当代大众艺术更多的趋向于娱乐性与浅层次的阅读和欣赏,流行于精细化的表现抑或是形式上带来的感官刺激,这种单纯的取悦于受众的意识,与己无益,与艺无益! 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文化的表达是应该有所支撑的,笔墨之舞动,需要的是对传统的内涵继承,更需要对现代文明的合理诠释。为艺者最为可贵的是艺术精神的传递和个性化的创造。握管于案,默坐凝神,当你一切的展现发乎于心而又自见本性时,佛界魔界则一同矣。
名家品鉴陈智书法
王冬龄(中国书协理事、中国美院教授、博导)
近些年来书坛涌现了一些很有才华的中青年书家,我想陈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陈智君真草隶篆都拿得出手,且有个性,十分难能可贵。陈智君的书法艺术特点,有三点尤令我欣赏,即有生气、有奇趣、有功力。萧衍《答陶弘景书》曰:“ ……浓约有方,肥瘦相和,骨力相称,婉婉暖暖,视之不足,棱棱凛凛,常有生气。”所谓“生气”,就是指书法作品线条中蕴藏的一股朝气与精神力量,这与线条表现技巧有关,但又不仅仅是技巧所能产生的。陈智在其《一默书屋铭》中说:“吾自养吾浩然之气哉。何见浩然?简淡而然,虚空而然,诚如默而然也。”此段话可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其书艺之境。邓石如说:“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陈智的隶楷在结字上往往别有会心,而行草的行气章法又极为跌宕飘逸,并且富有节奏变化,奇趣横生。陈智的传统功力不仅体现在兼擅各体的广度上,其深度也体现在汉隶与魏碑上,因此他的隶书与楷书结字沉稳而奇峭,达到了“即知平正,复追险绝”的境地。总之,陈智君的书法艺术,使我感到振奋,也感到愉悦。因此他的书法点画线条和分间布白中蕴藏着无穷的艺术魅力。
李刚田(中国书协理事、西泠印社副社长)
我感到陈智君很好地创造了自己遨游于学林艺海的基础。这个基础一方面是文化基础,一方面是性灵基础。或者说一方面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另一方面是主体精神的宏扬,这一组矛盾而又统一的关系构筑了他治学和为艺的基础。我读过他入选书法研讨会的一些论文,如《文化·自然·宗教——关于黄宾虹书法艺术的总体思考》、《主角·东方文化精神》、《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浅谈庄子思想与书法艺术创作》等,文章在较厚的读书基础和较深的思辨中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观点。他以学问作为书法研究和创作的支撑,但他知道学问不可以替代艺术,书法艺术要凭借其艺术语言,去表现创造者的性情,去营造和展示自己心灵的境界。我们看他的书法作品,即可感觉到金石的厚重,又能体味到书卷的深邃,同时在笔墨淋漓中传达出作者情绪的贯注,心灵的悸动。我们赏读他的书作,从对审美第一感觉的冲击到循序而读所得到的隽永意味,如与陈智同乘一舟之中而俯仰与共。
梅墨生(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研究院理论部副主任)
我以为陈智君乃一好学深思且有个性之人,敏而能静,静而多思,参悟当不在尘俗庸凡间。陈智为书,能力较全面,功力亦扎实,从传统碑帖中来,不属于自我作古者,也就是说他为书是尊重传统理法的,是有所宗法的,是曾经在古人、前人那里下过功夫与心力的。其篆隶,古朴自然、大方而雄健、内含元气,不落俗套,虽笔法之精微处我不得见之,而其结字造型,时出已意而又有所本,堪谓有古意。所作行草,气息近明人,略参近人笔意,苍劲顺畅,有跌宕之美,似于黄道周、沈寐叟用功较多。总起来看,他所学在碑版简牍、于晋唐宋元涉猎较少,因显古朴劲健之感受。
周俊杰(中国书协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陈智行草,虽无连绵,却气息畅达,行气字势之间有一股逼人之精神,此决非仅仅依照古人书作描写者可以为之。其形质似源于黄道周、倪元璐,这也是当今书坛审美之一大趋势,宗法明末几大家,在他们那里寻找到了自己审美的精神家园。然我始终相信,书不入晋(尤其行草),终难得其正果。陈智书虽有明人之狂放,却也不乏晋人之雅韵,这倒是当下不少书家所缺乏的一面,其楷书以《嵩高灵庙碑》为本,此碑野逸且高古,很切当代人之口味。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总的审美倾向,这不依人意志为转移,陈智很聪明地选择了较为松散的魏碑,说明他对整个大的审美气候是很敏感的,没有这种敏感,是难入当代主流书法圈的。
刘墨(北京大学文化与艺术人才研究室主任)
陈智兄的书法真行草隶篆皆能,但我喜欢他的“静”超过喜欢他的“动”,尤其是他的篆隶。他的书法中有自己的特色,即有“我”在。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指出“有我之境”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动之静”三字,可谓妙极。近代哲学树立二名词,一曰宇宙观,一曰人生观。就是大体言之,宇宙观偏于静,人生观偏于动。而中国之宇宙观即人生观,人生观亦宇宙观,二者打成一片,动静不二。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素处以默”,是静;“妙机其微”,是动,动静不失宜,斯臻妙境,但这动是以静为前提为根柢的。
任平(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陈智君书作的用笔有其独到之处,以其行草为例,线条的丰富并不靠每一笔画的提按藏露,而是靠方向的多变和俯仰伸缩以及急滞枯润;笔画中看不出传统帖派的那种流美,却也并不似碑派所常见的那种憨拙。笔画的使转在书作中被加以强调,乃至许多牵丝也有明显的使转,撇捺之中又多有隶意。字形的丰富、结体的奇特,大抵与这类笔法的运用不无关联。有刚健雄放之气而又具生动摇曳之姿,这是陈智书作独具个性魅力之所在。
丛文俊(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吉林大学教授博导)
我知道陈智能书,起初还是从他的来信中推想而来,虽然硬笔远逊于毛笔,而意气纵横,势如乱樵,还是颇有味道的。看陈智的作品,第一印象就是他正在做展示个性的思考和努力。若以行草而论,还是颇有成效的。从其用笔来看,曲势是主要倾向,曲而遒劲,多“生”,“老”之气,而时或杂以生硬的直折,二者对比鲜明,可以产生较大跨度的节奏变化,需要有相当的胆识和经验,捺画多见隶意,笔锋却不使到位即行挑出,增加不少的古拙与生动。此外,象挥洒的自由果毅,大开大阖,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古代书品评名言“快刀斫阵”,“沉着痛快”一类的美。审其字势章法,也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例如字形大都独立,间或有二三字的牵裹呼应,这种状态正与快速的书写相反,既可以缓解急噪浮华,远接魏晋古风,还可以多一点从容,得一点字外之韵致。
亚明(当代著名画家)
陈智乡友:书悉,作品见。余六十学书,七十不得入门。中华书艺无涯,有规律而无定法。陈智书见才气。唐张怀懽论书:文似黄山。《玉堂禁经》专说笔法笔势,录下:夫书之为体,不可专执,用笔之势,不可一概。虽心古法,而制在当时。迟速之态,资于合宜。大凡笔法,备于永字,八法起于隶字之始,后汉崔子玉历钟、王以下,传授所用八体该于万字,墨道最不可蘧明,又先达于八法之外。更相五势以备制度。君之书,笔法、笔势、笔意有见,力、气有而味稍淡。明文徵明清晨笼首书千字,日以万字为率。书无涯,君年尚青,望以子昂、徵明为范,他日当成大器。冬安!丙子大雪后二日于近水山庄 亚明(1996年冬)
陈振濂(中国书协副主席、学术委员会主任)
陈智寄来作品,令我写一些感想,看了作品,感觉很好。点画功夫、造型感、风格夸张等,都很有可观。不知他这些年竟有如此的收获。我相信他是书法界较有创作活力的青年,是其中的佼佼者。不过我看了以后也还有一些新想法。像这种讲究技巧型的、讲究笔墨情趣的、讲究书写行为的书写型创作,当然是当代书坛的创作主流,但是像陈智,有才华有思考,何不也在书写型以外的书法创作模式中作一番尝试?能否有一些“既是地道的书法,又是迄今为止还未看到过的书法”的大胆探索?把书法写的不像书法,大胆固然大胆,但却算不得本事;把书法写的像过去的书法一样,保险当然保险,但却少却一点这个时代的人应有的想象力。那么既要不同于过去,又要是纯正的书法,其中就有许多文章可做,我希望有才华的青年来做一些这样的工作。并且我也以为只有青年较少保守思想,才合适这样做。那么,我也同样寄厚望于陈智以及这一辈的青年书法家们。
等闲拈出便超然
——读陈智书法艺术有感
吴雪
十六年前,陈智先生在合肥久留米美术馆举办了他的个人书展,十六年后,他将在亚明艺术馆举办新的个人书展。十六年,对于人生来说也许不算太长,但对于刚步入不惑之年的陈智而言,应当是他砥砺人生、走向成熟的黄金十六年。而这十六年,他用自己的艺术实践在走向理想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定而深厚的脚印,为他今后的书法人生奠定了更加厚实的基础。我有幸见证了陈智先生十六年来的生活和艺术,在他的作品集即将付梓之际,说几句心里话,谨致祝贺。
先说书法。陈智的书法在我看来有两个特色,一是清雅,二是淡定。清雅是一种格调,淡定是一种状态。时下的书法被展览的展厅效应所驱使,在不断追求形式感的冲动下,清雅之气是很难见到的,看到的往往是形式大于内容,经不起推敲,自然也说不上清雅二字了。而观陈智书法,虽布衣素面,但满纸清气,自然生发,观后使人神清气爽。他的隶书出入于汉碑与完白山人,写得轻松悠闲,如山中道士,沉醉山林,乐而忘归。他的行草,另辟蹊径,自由于写经、写意之间,禅意盎然,自悦悦人。他的行楷内敛朴茂,天真烂漫。不求闻达,但求平和。于平静中见个性,寓法度于不雕。他的大字书法是他对当代审美的自我表达,也是他以书抒情的艺术尝试。展示了他书法表现的多样性和艺术的想象空间。不论他是怎样书写,采取什么形式,他的作品中都洋溢着一股清雅之气,从容不迫,沉着淡定。这是陈智十多年来书法创作上难得的收获。俗话说,得古人形易,得古人神难。难就难在形神兼备。书法说到底,写的是心性,而心性是由内而外生发出来的,是自身修养和气质的外在表现。能够自由地出入于汉唐,写出宋意风流,体现禅风道骨,这不能不说陈智的书法已在走向自由王国的道路上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再说理论。在当今书坛书法写的好的不在少数,而既能书又能写文章的书家却不多。陈智先生从一开始就坚持技艺双修,艺道互进。在探索艺术实践的同时,从未放弃过理性的思考。早在1992年他就加入了全国中青年书法理论团体友声书社。1994年他的论文《文化 自然 宗教——关于黄宾虹书法艺术的总体思考》入选黄山首届全国近现代书法研讨会。之后,他每年都有新的论文入选于各种研讨会或发表在专业报刊。2007年,他的论文《当代书法之冷思考:文化缺失》荣获第六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二等奖。特别是他策划并主编的《近现代江淮书风研究》,因其在地域书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而受到了安徽乃至全国书法理论界的关注,成为安徽书法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陈智在理论上的建树主要集中在对近现代书法史和对禅意书法的研究上。他力图从纷繁的史料中找出书法、书家及其演变的规律,从而为后人提供一面审示书法的镜子。同时,他对书法进行理性的思考,从哲学的高度反思书法本体、本源及其艺术价值,在如何认识书法艺术本质问题上,给人以新的启迪和新的视角。理论是灰色的,但理论所开放出的花朵是鲜艳的。真正的理论是源于实践又能为实践带来光明的。当代书法不缺少书写者,缺少的是有文化学养、有理性思考、能够熔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于一炉的人。谁能在理论上站多高,谁才有可能在艺术上走多远。艺术的创造从来没有盲目者。为此,当代著名书法家吴丈蜀在世时就看好陈智,上世纪九十年代曾以诗相赠:“立意创新,识见不凡。更期来日,万里扬帆。”现在来看,陈智没有辜负吴丈蜀前辈的期望。
谈到这里,就不能不说陈智其人。陈智学成回乡,我那时已在省文联工作。早就知道他在《书法之友》杂志当编辑,学的是书法专业。直到看了他1997年初在久留米美术馆办的个人展览,使我对陈智刮目相看了。那个时候,书法专业毕业的书家并不是很多,而且他那么年轻就能办个展,更是少之又少。当时,省暨合肥市的老中青书家几乎都去了,展览可以说是轰动的。但展览之后,他又恢复平静,埋头编辑。2002年他调入合肥市文联工作,接触又多起来了。他办培训班,组织各类展览、交流研讨活动,乐此不疲。虽然忙忙碌碌,但他一直很沉稳,平时话不多。给人的印象总是谦和、低调。没有想到,这么多年来,他竟然做了那么多扎扎实实的工作,比如,合肥书法大展、书法进万家活动、合肥与兄弟城市书法交流展、近现代江淮书风研究等。做一件成一件,从中可以看出他做人、做事的作风和特点。近两年来,他不仅主持合肥市书协工作,还受聘为省书协副秘书长,担任省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交往多了,也更熟悉了。我觉得陈智有三个方面是值得称道的。一是认真。他办起事来,不慌不忙,井井有条。事情交给他是比较放心的。二是细心。他是一个有心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都记在心里。艺术上的每一件事他也有条不紊,记录有序。三是坚持。很多事情成功往往就在于坚持。成功总是属于坚持到最后的人。陈智从事书法二十多年,从没有间断过。虽岗位转换,从事的仍然是书法。他一直坚守书法创作和理论的双向发展,孜孜以求,笔耕不辍。他做人做事的三个特点成就了他的事业,也成就了他的艺术理想。宋人吴可曾写道:“学诗浑似学参禅,竹榻蒲团不计年。直待自家都了得,等闲拈出便超然。”由此,我们不难找到陈智的清雅之气源于何处,更不难想象陈智书法的淡定由何而来。
“谁言诗到苏黄尽,万里南行眼界宽”。 智者不惑。 漫长的书法人生,对于步入不惑之年的陈智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墨证菩提,是禅意,也是智慧。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我真诚希望这个展览是他书法人生的一次新的涅槃。智在书法,推陈出新。期待并相信陈智开启的将是更新更广阔的书法世界。
(作者系安徽省文联书记处书记、副主席、中国书协理事、安徽省书协副主席)
以智入流 萧散风韵
——简析陈智书法艺术
林存安
陈智的书法艺术,属于当代主流书法。他的入流是以智入流。中国书协理事,西泠印社副社长李刚田先生说:“我感到陈智君很好地创造了自己遨游于学林艺海的基础。这个基础一方面是文化基础,一方面是性灵基础。”“我读过他入选书法研讨会的一些论文,如《文化·自然·宗教——关于黄宾虹书法艺术的总体思考》、《主角:东方文化精神》、《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浅谈庄子思想与书法创作》等,文章在较厚的读书基础和较深的思辨中提出了独到的观点。他以学问作为书法研究和创作的支撑。”国家画院理论部副主任梅墨生先生也说:“陈智为书,能力较全面,功力亦扎实。从传统碑帖中来,不属于自我作古者,也就是说他为书是尊重传统理法的,是有所宗法的,是曾经在古人,前人那里下过功夫与心力的。”陈智的“功夫”和“心力”为其书法奠定了基础,在其作品中增加了学养。
萧散风韵,在陈智的书法艺术中有所体现。“萧散”这一艺术概念,以庄学为基础,又融入了禅宗的思想。萧散也是中国佛教尤其是禅门所倡导的心灵境界。中唐以后,随着道禅哲学的兴盛,“萧散”渐渐从一般性概念发展为一个具有相对清晰理论内涵的美学概念。苏轼在《黄子思诗序》中说道:“予尝论书,以谓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至唐颜、柳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以为宗师,而钟、王之法益微。”读陈智书法,虽能感到书法文脉的碑帖功底,但给人的突出印象是超越人工秩序,追求自然风韵。其篆隶,古朴自然,雄劲有力;其行草,行云流水,苍劲跌宕。李刚田说:“我们看陈智的书法作品,既可感觉到金石的厚重,又能体味到书卷的深邃,同时在笔墨淋漓中传达出作者情绪的贯注,心灵的悸动。我们赏读他的书作,从对审美第一感觉的冲击到循序而读所得到的隽永意味,如同陈智同乘一舟之中而俯仰与共。”
陈智在致力书法研究和创作的同时,参与了大量全国、全省的书法艺术理论研究和展览活动,并作出了一定贡献。他参与编辑的《墨海探珠》和主编的《近现代江淮书风研究》都很见功底。
艺无止境。陈智敏而好学,静而多思。亚明先生对陈智乡友寄语:“书无涯,君年尚轻,望以子昂、徵明为范,他日当成大器。”我相信,“绿杨芳草春风岸,高卧横眠得自由”,陈智的书法艺术日积月累,定会渐入佳境。
2012年11月28日
(作者系中共合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安徽省美协常务副主席) 菜呢{:1_304:} {:1_277:} {:1_277:} {:1_296:}{:1_277:}{:1_281:} {:1_277:}{:1_277:}{:1_277:}{:1_281:} 老乡,加油! 提前祝贺陈主席!! 热烈祝贺陈老师展览圆满成功!{:1_296:}{:1_277:}{:1_107:}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