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2-11-30 09:38

砚边碎语

文/钱玉清

广泛吸收经典的东西来不断完善和提升作品的品质,古代的、现代的、当代的、包括自己的。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自我经典元素的挖掘和固化,以便于日后个性风格的逐步形成。因为在平时的创作中,有时候常会有不经意的“神来之笔”,这也许就是“无意于佳乃佳”的偶尔一遇,是日常大量技法习练后的灵光一现。如何将这种“神来之笔”反复训练、定向训练,加深形象记忆和肌肉记忆,使之成竹在胸,挥运自如,并逐渐融化到自己平时的创作之中,将之常态化、习惯化是一条发现自身生命符号、挖掘开创艺术潜能、丰富彰显个性语言的光明大道。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2-11-30 09:39

砚边碎语

文/钱玉清

有人说书法是“养”出来的,我亦信然。但这个 “养”不是简单意义上“等”,养花、养鱼、养狗、养猫……,在给你带来快乐和愉悦的同时,你也该有相应的付出和劳动,如果要将之作为事业来做,更应有技术含量上的更高的要求和精力上的更大的投入。我认为书法也是如此。整天把书法挂在嘴上,或者把宝贵的时间都浪费在与书法没有直接关系或毫不相干的“字外功”上,偏面的认为艺术是相通的,错解了“功夫在书外”实质和内涵,而且反复地强调书法就是这样“养”出来,这类人非常可怕,也非常可笑。殊不知对古人经典的梳理揣摩和书写技法的系统训练以及学养修为的沉淀丰厚才是书法至臻高远的必然通道,要想“养”出好书法并使之“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事业,必需付出不可思议的艰苦的劳动”(邱振中语)。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2-11-30 09:40

砚边碎语

文/钱玉清

书法要尊崇传统,但更应彰显个性。要有大胆的探索精神、涌动的生命情感和蒸腾的时代气息,否则,墨守成规必然暮气沉沉,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我信然。但这必须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积累和储蓄丰富的创作经验,使自己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设计合理、规划科学、训练有数、下笔有由。在这其中思路尤为重要,正所谓:“一艺之学,必智行两尽”。“思路决定出路,气度决定高度”,所以我一直认为一个人想法很重要,用智慧的眼光去审视世界;用敏锐的思维去观察万象;用哲学的理念去思辨问题。想得多,就会得得多,想得到,就会得得到,怎么想才会怎么去做。最怕没想法,漫无目的,心中无数,继而盲目临帖、盲目创作、甚至盲目跟风,到最后不知所云、不成体统。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失当,事倍功半。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2-11-30 10:13

【国展获奖书家风云人物榜】
No.5>>>钱玉清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2-11-30 10:14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2-11-30 10:20 编辑

【国展获奖书家风云人物榜】
No.5>>>钱玉清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2-11-30 10:22

【国展获奖书家风云人物榜】
No.5>>>钱玉清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2-11-30 10:25

【国展获奖书家风云人物榜】
No.5>>>钱玉清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2-11-30 10:27

【国展获奖书家风云人物榜】
No.5>>>钱玉清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2-11-30 10:30

【国展获奖书家风云人物榜】
No.5>>>钱玉清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2-11-30 10:31

【国展获奖书家风云人物榜】
No.5>>>钱玉清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国展获奖书家风云人物榜】钱玉清(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