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精彩!
有时间去看看看,(*^__^*) 嘻嘻……
{:1_56:}
{:1_277:}{:1_277:}
提前祝贺!
張培元
法名常煊、智圓、字抱一、未央、無量,號鶴堂;别署“永樂公”(因師承永春、長樂之學,合而紀之)。定居香港、常住北京。
癸卯(1963)年,生於閩南張氏大夫門第。
壬戌(1982)年,従游長樂鄭春松,修書畫篆刻。
甲子(1984)年,因鄭師薦得潘主蘭親炙,治商周文字、先秦經史及詩詞,於甲骨文與古璽情有獨鐘。潘老賜字“未央”、號“鶴堂”。
丁卯(1987)年,入永春梁披雲大德門下,潛心諸子之學,好吟《十三經》,尤喜漢魏碑版與六朝辭賦;梁老賜字“抱一”,為三原于右任再傳弟子。
戊辰(1988)年,拜《易經》大師黄壽祺,初窺“六庵”道學正統。
壬申(1992)年,畢業於國立華僑大學,獲文學士學位。是年秋,入職福建人民出版社;後,定居香江。
丙子(1996)年,皈依佛門。弘法寺開山祖師本尊上本下煥長老賜名“常煊”、字“無量”,有幸得侍法駕三臘,接臨濟四十四代宗學,爲虚雲老和尚法孫。
壬午(2002)年,梁老親委重光“香港書譜出版社”之責,正承儒學大宗法脈。
乙酉(2005)年,創辦“中華國學總會”(簡稱“華學會”),下設“華學書院”、“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原名“梁披雲文化教育基金會”)等;同年,創辦“漢字書法研究會、“中華楹聯學會”。
丙戌(2006)年,興辦“梁披雲杯全國書法大展”。
丁亥(2007)年,與泉州仁者林順平結緣,《書譜》雜志復刊,易雙月刊為季刊。
戊子(2008)年,《書譜》復刊號《劉彥湖專輯》面世;提出“以為人之道、成書譜之學”理念,勖諸同仁;後,出版《張瑞圖專輯》、《章草專輯》,獲業界嘉勉。
己丑(2009)年,創辦(首屆)“百家春茗”、第二屆“梁披雲杯”、《漢字書法報》(英漢雙語),出版《甲骨文》、《潘主蘭》、《十七帖》、《臺灣書法》;秋,創立“香港書譜學院”,錄首批30名書法研究生,堂設京東宋莊小堡村。
庚寅(2010)年,舉辦第三屆“梁披雲杯”書法大展、漢字書法研究會(CCCA)年會,出版《當代書法》、《褚遂良》、《骨簽》、《金文》;香港書譜學院(北京)私塾設立;啟動《漢字書法大典》撰修工程;“漢字書法網”(www.ccca.hk)正式開通。
辛卯(2011)年,啟動第四届“梁披雲杯”書法大展;華學書院招收首届“經學”研究生;出版《民國書法》,著《元學概要》、《元解孝經》、《永樂聯存》等;與當代藝術家龐永傑在中國書法院聯袂舉辦“永和元年”首展。
壬辰(2012)年,創刊《私塾》雜志;香港書譜學院招收首届“五行書法”博士生;著《永樂宗》、《惠安法門》等書;與著名書畫家汪為新聯袂舉辦“心緣”全國巡回展。
汪为新
又名止亭。江西永新人,1995年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工艺美术系。现居北京。职业书画家,独立撰稿人,曾主编《艺术丛林》等刊物,在各种学术刊物发表文章60余万字。出版有《当代画家个人专集·汪为新集》、《中国画当代名家作品选·汪为新》、《琅园无声·汪为新集》、《中国美术30年1970-2000重点画家·汪为新》等数十册个人专集。
主要个人展览:
汪为新书画艺术展(中国美术馆)
琅园无声•汪为新书画艺术展(山东省博物馆)
古色琅园•汪为新书画艺术展(湖北美术学院)
子曰琅园•汪为新书画艺术展(南昌“个山园”)
阅音•琅园“汪为新书画艺术展”(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主要联展:
“当代水墨探索展”(中国台北)
“北京青年美术作品展”(当代美术馆)
“中国画家五人展”(1998 中国美术馆)
“当代艺术家精品展”(2001 北京)
“INK AND PAPER”(2002 法国)
“第2回中韩书法家交流展”(2002 汉城)
“中国当代书画家邀请展”(2002 北京大学)
“三人水墨画邀请展”(2003 北京民族文化宫)
“首届花鸟画邀请展”(2003 广州美术馆)
“李津、汪为新、王晓辉三人现代水墨展”(2004 巴黎)
“山水画邀请展”(2004 广州美术馆)
“中韩书画家邀请展”(2004 河北迁安)
“美术市场、名家邀请展”(2005北京中国画研究院)
“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全国政协礼堂)
“2006浙江美术年之写意临海 全国当代青年国画家邀请展”(台州艺术馆)
“2006传承与融合当代中青年国画家邀请展(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杭州大剧院)
“天光云影水墨联展”(北京上上美术馆)。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2-9-10 18:53 编辑
培元先生
文/琅园汪为新
书格之高下,亦如人品。故凡记载所传,其卓乎昭著者,代惟数人。吾每与旁人论:培元先生有魏晋之气,旁或曰:有名士气。盖培元先生谦谦贤儒,既陶淑风致,又书学淹贯,师资纯正,具雅士之怀。
培元先生书取法魏晋,参习《金刚经》,或有六朝碑版意,漫然而敦秀,凝然而坚润,点画萦拂之际,常生别趣;罄控纵送之间,若自由太极。先生每以二尺长锋悬腕,得迹似奇反正者,别出新致,且能尽笔之柔德而济以刚者也,盖其行笔之际,有陶熔一切之意,世人多不能解,吾每服膺于先生若假仙人之手,轩昂奇宕。
自古得逸品者,以其能徜徉于书册卷轴之中,故识趣兴会,自得超超元表,不肯稍落凡境也,而内本乎性情,外通乎名理,乃至难哉,培元先生善读书以明理境,又能私淑古人,以绍正传。与先生或茗或游,先生应酬作答,精神传远。而功利当下,先生常以翰墨为佛事,或身心于般若,或深究于内典,沉著逮古处当代名公未能或之先也。
先生举一己之力传《书谱》之香火,燃遍宇内华人,众人相佐,信乎正派之难能而可贵者,若夫正派,非人品襟期学问三者皆备者不能举。
培元者,癸卯年生人,籍闽之泉州。
张培元展览作品欣赏(部分)
张培元展览作品欣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