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陶瓷历史名窑
中华陶瓷历史名窑示意图:
----------------------------------------------
国的陶瓷工业发展到宋代时,工艺水平达到了一个高峰,形成了以五大名窑为代表的一批陶瓷史上著名的窑口,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五大名窑
1、宋官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包括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北宋官窑也称汴京官窑。南宋官窑是宋是南迁以后在杭州设立的新窑。南宋官窑产品以洗、碗为多,一般无纹饰,多有开片,但与汝、哥纹片不同。此外还有坯薄釉厚的制品。
2、定窑 继邢窑之后的著名的白瓷窑场,宋时属定州,故名定窑。始于唐朝晚期,终烧于元。定窑在宋代主要烧制白瓷,也兼烧绿釉、黑釉、褐釉。首创覆烧法。定窑以丰富多彩的装饰花纹取胜,工整素雅的印花定器,一向被视为陶瓷艺术中的珍品。
3、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河南临汝。临汝在宋代属汝州,故名汝窑。迄今尚未发现汝窑的确实窑址,只有瓷器传世。汝窑主要烧造宫廷用瓷,烧瓷时间短促,仅从北宋哲宗到徽宗的二十年间,所以是宋代名窑中传世品最少的一个窑。
4、 钧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河南省禹县,古属钧州,故名钧窑。创烧于北宋,盛于北宋晚期。钧窑属北方青瓷系统,其独特之处是使用窑变色釉,烧出的釉色青中带红。釉中有“蚯蚓走泥纹”的曲折线也是钧釉的特征之一。盆、托及尊等宫廷使用器物底部均刻一个由一到十的数字。
5、哥窑宋代一大名窑。哥窑器物以纹片著名,纹片多为黑色,俗称“金丝铁线”。按颜色分有:鳝血、黑蓝、浅黄鱼子纹;按形状分有;网形纹、梅花纹、细碎纹等。哥窑开片总的特点是:平整紧密,片纹裂开成上紧下宽状;黑色纹片中有时闪蓝色。传世哥窑器为数不少,但哥窑窑址迄今尚未发现,为我国陶瓷史上一大悬案。
二、其他一些名窑
1、 邢窑窑址在今河北省临城县祁村,是唐代最为有名的白瓷窑。邢窑瓷器胎骨坚实致密,胎土白而细洁,瓷化度高,作风朴素,不带纹饰。造型特点是圈足厚而底平,有的足底外缘切削斜棱一道。邢窑瓷器开始生产于初唐,流行在中唐,到开元、贞元年间已普及于全国。唐末五代,由于定窑产品的兴起而日渐衰落。
2、长沙窑窑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郊铜官镇,始于中唐,盛于晚唐,终于五代,为唐、五代时期南方的一处重要青瓷窑场。长沙窑在装饰方面有特殊成就,釉下彩绘是长沙窑首创;另外,模塑贴花、印花、模印印花、刻花、堆花都是长沙窑装饰艺术的突出成就。长沙窑远销朝鲜、日本、印尼、等西亚国家。特别是唐末、五代时期成为我国外销瓷器的大宗。
3、 德清窑位于浙江德清县东南郊,是一处黑瓷和青瓷兼烧的瓷窑,以生产黑瓷为主,是浙江地区最早发现的黑瓷产地之一。烧造历史仅东晋至南朝初期的一百多年,但运销地区广,影响很大。
4、越窑所谓越窑,是指绍兴、上虞等地的早期瓷窑与唐宋时代的越州窑这样的一个前后连贯的瓷窑体系。自东汉到宋的一千多年间,这里瓷器生产从未间断,规模不断扩大,制瓷技术不断提高,经历了创造、发展、繁荣和衰落几个大的发展阶段。唐、五代是越窑的大发展时期,越窑青瓷代表了当时青瓷的最高水平,在唐代创烧了其突出品种—秘色瓷,被作为贡品。越窑产品畅销国内外,在印度、伊朗、埃及和日本等地均有越瓷遗物发现。
5、婺州窑窑场在浙江中部的金华地区,是今浙江境内除越窑外的著名古窑。自三国创烧即不断发展,到唐宋时窑场遍于金华地区。婺州窑的历代制品均属一般民间用瓷,风格实用大方,比较单一而缺少变化。器物的装饰俭朴,均为刻划花纹。
6、建阳窑以产黑瓷著称的古窑,窑址分布在福建省建阳县境内。建阳窑在唐代就已开始烧造青釉瓷,以宋代生产的黑釉瓷器最为闻名,日本人称之为“天目”,俗称“兔毫”。另外还有鹧鸪斑、油滴斑、玳瑁斑等黑釉品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