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学智书画出版物欣赏】
本帖最后由 移锦堂 于 2013-2-7 11:59 编辑D:\ 新华网北京2011年10月27日专电 由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的《甲骨文艺术概论》日前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由柳学智、西沐著述的《甲骨文艺术概论》一书是目前我国首部关于甲骨文艺术研究的专著。 甲骨文是十九世纪末中国人最伟大的发现,在震惊世界的同时,也强有力地波及到中国绘画、书法、篆刻等艺术领域。甲骨文以她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影响了中国学术界和艺术界,使曾经模糊不清的先秦艺术史都渐渐明朗和清晰,很多未知的文化现象和艺术现象也不约而同地找到了源泉。《甲骨文艺术概论》全书二十万字,分为上下两篇共计二十个章节,图文并茂,进一步概述了甲骨文这一中华文化瑰宝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甲骨文艺术概论》的探讨和概述研究,使读者再一次感慨甲骨文艺术的天造之功和在人类艺术史上伟大而无与伦比的地位。它不仅是商代书法艺术为中国文化创造的奇迹,更是全人类最宝贵的艺术精粹和精神财富。
目录
【上篇】
第一章 甲骨文起源
第一节 同步伊始
第二节 史前刻符
第二章 史前文化谱系分析
第一节 良渚、龙山文化
第二节 舜虞文化
第三章 多元的刻符文化与甲骨文关系
第一节 成熟的刻符与古彝文出现
第二节 民族融合与文化共存
第三节 夏商典册与文化多元
第四章 伏羲文祖与仓颉造字
第一节 伏羲画八卦
第二节 大禹得洛书
第三节 仓颉造字
第五章 甲骨文出土与发现
第一节 王懿荣的贡献
第二节 王襄与孟广慧的功劳
第二节 甲骨文发现的重要意义
第六章 早期收购与流传
第一节 买家王懿荣
第二节 继任者刘鹗
第三节 罗振玉后来居上
第四节 国内搜集流传的基本概况
第五节 国外搜集流散的基本情况
第七章 甲骨文考古与发掘
第一节 小屯东北地YHl27甲骨坑发掘
第二节 小屯南地甲骨发掘的新收获
第三节 花园东地H3甲骨坑的发现与回顾
第八章 龟甲崇拜与占卜文化
第一节 龟甲崇拜
第二节 占卜文化
【下篇】
第九章 书画同源之根
第一节 书画的产生与甲骨文有“源”
第二节 画为书源与以书入画
第三节 书与画之神髓
第四节 书与画之大同境界
第十章 意象与写意
第一节 意象与写意的内涵及来源
第二节 意象
第三节 中国写意及其精神
第十一章 契材与工具
第一节 契材
第二节 工具
第十二章 书法之始祖
第一节 书法的童年
第二节 分期与风格
第三节 法书之妙谛
第十三章 甲骨文审美意识
第一节 审美意蕴的原始记录
第二节 审美文化的人文象征
第三节 审美艺术的造型经典
第四节 审美形象的艺术表现
第十四章 神奇的创造力与表现力
第一节 文字觉醒与创造力
第二节 文字构造与想象力
第三节 文字特色与表现力
第十五章 临与创的当代实践
第一节 传拓与临摹
第二节 学古与借鉴
第三节 创作与实践
第四节 表现形式
第十六章 印章之土壤
第一节 印章的流源
第二节 印章的篆刻
第三节 印章的风格
第十七章 甲骨文精神的分析
第一节 “神”、“精”与“精神”
第二节 “精”与“神”的广义
第三节 甲骨文精神的艺术体现
第四节 甲骨文艺术精神内涵
第十八章 甲骨文的价值分析
第一节 甲骨文在中国文化发展进程中
具有重要地位
第二节 要厘清甲骨文在中华民族文明进程中
的战略作用
第三节 甲骨文的价值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
与审美取向
第四节 甲骨文价值构建的态势
第五节 市场价值及其态势
第六节 关于甲骨文价值的一些思考
第十九章 甲骨文代表人物
第二十章 海内外甲骨文法书文献汇辑
附件一:郭沫若《殷契粹编》摘录欣赏
附件二: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摘录欣赏
附件三:甲骨文作品欣赏
后记
年度人物画册\调整大小 《甲骨文艺术概论》封面.jpg
D:\年度人物画册\调整大小 DSCN1109.JPG
D:\年度人物画册\调整大小 DSCN0936.JPG
柳学智 ,湖北省美术院中国画创作室专职创作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少时亲聆文坛巨擘郭沫若先生之教诲,开启艺术之门。曾就读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获史学硕士学位。工篆隶、擅山水、喜鉴赏,崇尚傅抱石绘画。兼任北京大学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中国古文化艺术课题研究组组长。
http://www.shufa.org/bbs/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移锦堂的微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