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趁明月
才近中秋,而我,开始向往和惦记那夜的月光,是夜的月光,怕不是单一的温情,该流泻出几许丰盈的容色:高楼美酒、银笙轻歌,那是必不可少的喜庆团员;而羁旅的脚步,软软地踩踏过床前的流霜,满抱一怀异乡漂泊的愁绪,是如何的形影相吊;还有多少热血情怀,呐喊着9。18的国耻,唏嘘不已或者愤思南平。关山残月是征夫的浊泪,松间明月是隐士的恬淡,长沟流月是名士的风流,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明月脱不开离人的愁,骚人的恨,志士的庙堂忧愤或者慷慨壮怀,更甚这中秋的长空皓月,又让人顿添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愁情。
王维说,红豆最相思,思妇说,一方罗帕寄心知,横看是丝(思)竖看也是丝(思),这种思念,干脆而浓烈,却过于直白、狭隘。到不若月光下唐风宋韵的凝思,来得朦胧和曼妙。试想,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咫尺天涯,无以得见,只有这明月,可千里与共,最宜寄托思念,把那,疏帘淡月的空闺幽思,月子弯弯照九州的眷眷乡思,春花秋月、小楼东风的国破家亡,一揽无余。
千古以来,骚客的兴叹里,少不了白螺绿蚁的沉醉,更少不了流瓦桂华的赏玩。你看,那位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的书生,在裴度的绿野草堂,饮槲流连,纵论千古兴亡,月色皎皎,流水潺潺,何其快哉;而仕途失意的苏子,在熙宗九年的中秋,满怀抑郁惆怅,把酒问月,今夕是何年,一抒身世感喟,更兼对子由六、七年未曾谋面的手足深情。其词一出,脍炙人口,《苕溪渔阴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经过靖康之耻,一腔忠愤的辛稼轩则于桂影婆娑的夜里,临风把盏,慨叹白发欺人,难复中原。更又借李陵兵败,易水送别事,述怀雄心抱负,恨无人与他共醉明月;而寒蝉凄切的长亭边,惯于出入青楼楚馆,浅吟低唱的柳永,则在杨柳依依的岸边,对着晓风残月,借酒浇愁,怅恨离别。大多的月下尊前,都是流动着悲凉的光影,轻柔的缠绵,鲜有壮怀激烈,这点,连曹操这样挟令诸侯、权倾天下的枭雄也不能免俗,要凝望着淡淡的星月,无依的鸟雀,发出人生几何,譬如朝露的悲歌。
酒是月的魂,月是酒的神。千种风情,万般离绪,都缺不了美酒明月的唱和。独对寂寂恒娥,少了许多豪兴逸飞;独执一杯淡酒,便少了许多诗情画意。一丛花,一轮月,一壶酒,向来是士人极力追捧的风雅,连林清玄也要絮絮陈叨温一壶月光下酒,如果再多一双调弦的素手,便是人生得意须纵酒的尽兴。试想,对着红巾翠袖,杯中流溢的是香艳和柔情,对着花树,盏里倾尽的是姹紫嫣红的繁华,再加上月光的点缀,酒的干冽中又平添了几分温婉,还有诗意,何等的快意人生。比如,烟波画桥、小橹轻摇,水波觳纹、流月无声,小红低唱我吹萧,且把浮名,都换了樱口蛮腰,又何妨。这样怡红快绿的场面,无限浓情蜜意,不用亲见,单是想象,已然画中胜境。再吝啬一点,勾掉美人地巧笑嫣然,月下独酌也是别有一番滋味,比如李白,这位狂放的仙人,就喜欢浮白花间,醉卧明月,或者兴致来了,还会手舞足蹈,长歌美人如玉,剑气如虹。但,无论如何增删,断然不能缺了这如霜的月光,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豪饮或者小酌,赋诗或者弹铗,定然无味的紧。
月、诗、酒相得益彰,千古名篇佳句,种种可人风物,比比皆是,而月夜的传说,更堪曲折。最离奇的,莫过于李白捉月。李白是诗仙,更是酒仙,他的诗歌浪漫瑰丽,而他的人生更是跌宕起伏。安史之乱中,李白入宾永王幕府,参与谋事,后失败,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而归,后得其叔李阳冰邀请,在当涂小住。一天酒后,于采石,乘兴泛舟。是夜,一定是好风如水,明月如霜,澄江似练。我们浪漫的诗人对此良辰美景,忘乎所以,手舞足蹈,要下水揽月,不意,竟然失足跌入水中而亡。于这千年后的长安,回望乱世大唐的风霜,当涂那晚的月光,她清澈的眼光,想必是悲凉如水,她会想起这个好击剑的游侠样的男子,如何的紫帽纱衣,醉草蛮书,飘飘然若神仙之姿,如何的出门长笑,锦衣夜行,把那富贵权势,皆视做过眼云烟;如何的沉醉在斗酒吟诗的快意中,天子呼来不上船。水底的光影,她清凉的怀抱,一定是温柔,安定,让这颠沛流离一生的仙人,枕一轮梦想的水月,安然入眠。每念此节,都是让人扼腕而叹,独独让我庆幸的是,李白的死,就如王勃的海上飞升一样有着适度的美感,不是饥寒交迫时因噎而死的狼狈,也不是丧失心性、持斧自裁的疯狂,到不辜负我本楚狂人的本色。但不是所有的诗人都死的这么美丽,传闻杜甫是饥饿过度,大嚼牛肉而死,那样的死,总觉得过于残忍,而顾城,和李白一样,是百年难遇的天才,但也是百年难遇的疯子,那样懦弱、癫狂的死,思之便觉胆寒,毛发立耸,不说也罢。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古人的爱情传说中,月夜私会的故事最是盛行。古时宗法制度甚严,“聘则为妻,奔则为妾”,私订终身的事大多惨淡收场,但总有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男女甘冒天下之大不韪。最冒险的莫过于卓文君和红拂的月夜私奔。呵呵,人的思绪在夜晚的时候往往比较敏感,容易受外界风物的影响,尤其是对着明月。不知道,这两个千古奇女子,是不是受了月色鼓惑,不计名分的暧昧,不顾前途的渺茫,大胆投奔心上人而去。所幸的是,这两个“奔”女都以成功告终。文君当垆卖酒,想起出奔之夜的月光,一定是当垆笑春风了,而几十年后,身为国公夫人的红拂,年年中秋,含饴弄孙之余,定然忘不了那夜的凶险,还有照亮前程的温柔月光。月夜还适宜私会,遍寻古籍,好象书生小姐相会后花园的故事,都离不开月光的衬托,鲜有风雨交加的夜晚,这大抵是月夜更有风情的缘故吧。西厢记里,琐窗朱户,纱帐鸳枕,才子佳人私会的月夜最为缠绵;而步非烟的月下墙头,惊鸿一瞥的瞬间固然美丽,郎情妾意的过程固然缱绻,鞭挞而死的结局却是太过惨然。怯弱的李象,余生的岁月里,走过初次相会的粉墙,当时明月依旧,伊人却已横死,不知该作何感想。
吟诗做赋的雅兴,千钟图醉的豪放,才子佳人的情调,国破家亡的离恨,都趁的是溶溶月色。而今年的中秋,因了9。18的重叠,喜庆的意味顿减几分。是夜明月千里,不只寄托的是浓浓的思念和乡愁,还有多少国恨,家仇的缅怀和追吊。那么,到了那一夜,让我们,酒兴正酣,诗情正浓之际,别忘了对着明月,祭洒一杯薄酒,告慰那些远逝的英灵。
[转帖]趁明月
好文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