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发表于 2005-3-21 08:43

河南诗词学会副会长方留聚访古城西安

诗的露珠 墨的海洋
——方留聚《诗露墨海》(中卷)跋
             河南诗词学会副会长 王国钦
 两年前,三门峡市的方留聚君送我一册印制精美豪华的《诗露墨海》,国际开本,大方气派。翻开一看,乃全国名家手书方君诗作,真可谓珠玑滚滚,墨浪滔滔,令人爱不释手!
  诗歌与书法,均为我国渊远流长的优秀传统艺术。诗借助于书的外化表现形式,书传达着诗的内在气韵——诗书合壁,曾是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终生的追求与梦想,也确实有过苏轼、黄庭坚、岳飞、林楷等两面高手。不过相比来说,一个人的书法,毕竟只是“一花独放”。而《诗露墨海》一书所涵纳的,却是数百位当代书坛精英的杰作,其中不乏举世公认的高手,如沈鹏、佟韦、孙轶青、张海、王澄、刘炳森等。其间,楷草篆隶众体皆备,龙飞凤舞特性各异,琳琅满目的书法艺术集大成于一书之中,分别阐释出书家对于方君之诗的各自理解……不言而喻,本书在艺术和文化上的价值便可想而知了。
  而今,方君又送来他的《诗露墨海》(中卷)校样,非常谦虚地要我题跋。说实话,我对书法是个地地道道的门外汉,最多也只能就其诗作与大家共赏一二而已。
  “如画飞虹跨此间,山泉汩汩韵悠然。鱼翔浅底鸟鸣涧,收起猎枪弃钓竿。”这首《题汤河彩虹桥》,前两句描绘“如画”图景,是一般绝句的程式作法;后两句抒发胸中感慨,却有振聋发聩的警醒作用,非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者不能道出……而此诗由著名诗人林从龙以其别具韵味的书法写出,更使诗作增色不少。
  “诗言志,墨吐情。”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佟韦的话,既是给本书非常恰切的题词,又是他对诗书合壁这种艺术形式的最好理解——我也深以为然!
  通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得知:方君者,豪侠之士也。他虽然身当三门峡市湖滨区的区委书记,但是对于书道吟事却又研之颇深,因而又必然地透露出一股儒雅之气。跋不可太长,我想用一首绝句为这篇短跋收尾,请方君哂正之:
  亦官亦雅两豪雄,留意聚珍谁与同?
  诗露晶莹融墨海,江天一色过飞鸿。

王燕 发表于 2005-3-21 08:44

河南诗词学会副会长方留聚访古城西安

人品·官品·诗品(跋)
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书协副主席 闕長山
我相信緣分。緣分無時不有,無處不在。我與方君留聚先生相識、相知,源於“緣”。那是2000年春,方君來常州參加全國政法幹部班學習。一天,他來到我的辦公室,自報家門,方知他是“七品”官,擅詩詞,喜書畫。此次登門,目的一個,要我書寫他的詩,且立等可取。其言其行有懇切之意,無虛妄之嫌,我二話沒說,當即滿足了他的要求。後來,我收到了方君編著的《詩露墨海》(上)詩書作品集,拜讀到《後記》有這樣一段文字:“……闕老師欣然揮筆,照錄小詩一首,不收分文,使我激動萬分。”不足掛齒的區區小事,我早已忘了,他卻“激動萬分”,也許,這是詩人性情的表露,也許,這是方君人品的昭示。於是,它成了我進入方留聚世界的一個指示圖。沿著這個指示圖,年復一年,我們由淺入深,由表及裏地交往著。
  留聚為人,守誠信,重情義。君不見,當今世道真誠如炒冷飯,信譽似抹口紅。我就親歷過不少單位和個人,為索取一幅字,花招百出,巧舌如簧。其實,我並不高傲,生來重感情,輕金錢,不在乎潤筆的有無多少,只要對方講誠信,總願意成其之美。然而在那信誓旦旦的背後,躲藏的卻是誆騙。無數掛號寄出,最終音訊杳無。失言、失信就象通紅的烙鐵在我心頭烙下深痛的印記-----人,怎麼變得如此這般?留聚帶給我的是另一番景象,他為人憨厚、質樸,言必行,行必果。幾年間,他或來長途,或發短息,或寄書信,不斷地向我這個虛長他十多歲的少翁,道一聲好,問一個安,談所思所想,論所作所為,無客套,無戲言,真誠而不虛偽,彼此心相印,情相投,成了誼篤知己。
  留聚為官,思進取,嚴自律。君不見,時下某些官很忙,忙什麼?忙著穿越人與人的戒備,忙著攀比物與物的含金量,忙著杜撰和傳播褲腰帶以下的“段子”。他們越來越髒,越來越臭的嘴與街上越來越淨,越來越美的公廁形成強烈反差。某些官很累,累在哪?累在吃、喝、玩、樂;累在“家中紅旗不倒,外面彩旗飄飄”;累在夜以繼日的“研討”“54號”文件(撲克牌);累在言行受利害調劑,在名鉗與利刃之間攀爬、匍匐,成天盤算著得了幾多,失了幾許。可謂:“為官累,為名累,累得已不是人;追錢忙,逐利忙,忙得氣喘吁吁。”留聚為官,好比一棵樹,全力向上,一心紮根而不橫生枝節,他心無旁騖,認認真真地做人,踏踏實實地做事,為國分憂,為民俯首。“人求盡其力,難事勿強人,得志棄兀傲,得理施義仁,恕人別恕己,自省忌責人”《自勉》,“怒斥宦海名利客”《世紀之春》,“掏出酒錢來濟民”《訪貧》。我曾多次去過三門峽,只要談到“方書記”,有口皆碑,常讓我敬意油生,怦然心動——留聚是個好官,總是在自省、自覺與自律中閃射出光華。
  留聚為詩,抒真情,寫心聲。我認真讀過留聚的兩本詩集《足跡》和《心跡》,我雖不諳詩詞,但能讀懂。詩是一種形式,真正打動人的是詩人的人格和字裏行間折射出的人文精神。留聚的詩,並不囿於格律,並不刻意平仄,有的近乎“順口”,有的類似白話。或雖不是篇篇珠璣,或雖無美侖美奐的意境,但他揮寫無礙,自由寫心,字字真情,句句心聲。仔細品評,認真咀嚼,留聚的詩,寄情高遠,每一首都觸摸現實,獵涉生活,關乎著家事、國事、民事,關乎著各個層面的你、我、他,無空洞說教,無矯揉造作,蘊藉著真誠、質樸、典雅、淡泊、悠遠、激越、深沉的種種情愫。
  留聚在人生的經緯上,選擇了詩為座標。以詩陶情,以筆抒懷,用詩構築籬笆,隔離喧器,隔離浮躁,隔離誘惑,隔離污染,遠離擁擠的名,遠離紛爭的利,固守著心靈的一片淨土,高尚而清雅。
  留聚先生的“詩露墨海”(中集)即將付梓,囑我寫點文字,自知知識淺薄,作文詰屈聱牙,不敢應承,還是應承,這都源於“緣”。誠望方家指謬。

王燕 发表于 2005-3-21 08:46

河南诗词学会副会长方留聚访古城西安

珠联壁合 相得益彰
著名诗人、河南诗歌学会会长 王怀让
——方留聚《诗露墨海》序
  打开这本书的付梓样,我忽然想起和氏之璧与隋侯之珠。这当然是两件国宝,若能同时抱玉握珠,那就是珠联璧合了。我觉得打开在我手上的这本书,就是一部珠联璧合之作,而且是“抱玉者联肩,握珠者踵武”也。
  这本书叫《诗露墨海》,它的作者是方留聚先生。方氏是三门峡市湖滨区委的副书记,他的这个头衔使人想起恩格斯所说的作家就是时代的“书记”来。这两个“书记”在方留聚身上也可以说是珠联璧合,作为区委副书记,他的工作很忙,而且做得很出色,这当然是极富特色的时代生活;这种时代生活为他做好时代的“书记”准备了重要的前提,所以他的这个“书记”的角色也在我们当今的诗的舞台上上演得极具个性,极为生动,也极有成绩。
  我想把方先生的诗称为新古体诗,缘由有二:一是收在这个集子中的一百二十三首诗基本上是五言或七言的,而且基本上是四句、八句的;二是这些诗都是讲究韵律的,而且许多也注重平仄。这些是他的诗的外在形式,我以为这是诗的第二位的东西,诗的第一位的东西是诗的内容内在和内涵,亦即诗情的诗意的和诗神的美。诗有情理象之美,亦如花有色香态之美焉。人活在世界上,无非是做人,做事,即景,生情。收在这本集子里的诗作,几乎包括了生活和生命的全部。写人的,有写亲人的,友人的,古人的,伟人的;写事的,有写下乡的,上山的,住村的,访贫的;即景的,则是山、水、花、草、风、雪、云、雨处处有景;生情的,更是登楼远眺、临风把酒、读书怀古、赏花思人时时动情。人也好,事也好,景也好,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个情字。没有感情的人,是做不好书记的,感情淡漠的人,更是作不好诗的。留聚先生有炽热的人生和丰富的感情,他的诗便表现出很好的“情”的成色和质地,我们看他写人的诗,如《祭母》,最后落脚到“欲报娘恩当自强,告慰天灵志不衰”;他写事的诗,如《贺马庄希望小学开工》,最后想象出“东风落入万顷田,丰收涌出千层浪”;他写景的诗,如《莫悉湖》,最后生发了“少女相向心胸广,能与湖面一样阔”。在这里,文采与情采齐舞,心思同哲思共鸣,使读者看到诗人在不断的心灵叩问中一步一个足迹拾阶而上的感情的升腾。他的诗的感情的抒发无常路,有在诗的开端便飞流直下,如《父亲》、《送张士勇市长离任》、《为康华妇幼专科门诊题》等;有在诗的中间忽火山迸发,如《长城》、《夫子故乡游记》、《悬空寺》等;当然大多数还是在诗的最后卒章显志,如夜幕拉开,繁星满天,如孔雀开屏,一片灿烂。所有这些“情”的抒发,都不是孤零零的,如油于水,而是一概都在写景状物记人叙事之中,水乳交融,鱼水相依,相映相亲,相得益彰,从而使他的诗到处洋溢着启人心智的思考,随时可以捡拾到点燃心灵火花的哲人的智慧,今人在阅读中不时油然而生一种文化感、道德感、历史感和沧桑感。
  值得特别一说的是这本书的创意。一百二十三首诗由一百二十三位书家通过有无穷魅力的墨和狼毫的再创造,便犹如给诗的精灵插上了翅膀,使诗飞扬起来,给人平添了许多浪漫。除了书体的行草隶篆或者行云流水、或者温文而雅、或者大风起兮云飞扬、或者万马奋发奔腾急的各具风韵外,一百二十三位书家的墨风亦各自风流,张海的自如,王澄的流畅,李刚田的隽永,王宝贵的天然,当然更有沈鹏题签的潇洒倜傥,孙轶青题名温柔敦厚,如此等等,这本书简直可以说是一个琳琅满目的书法大展,教人拿起放不下,放下再拿起,打开合不住,合住再打开。令人心旷心怡的是,这些美丽的书法是依托于美好的诗作的,是诗给了它们精灵,是它们让诗飞起来的。话题再回到文章开头说到的珠联璧合上。把中国传统的诗书这样高度 的结合,如此有机的统一,这不能不说是一匠心独运的创造。这正应了《桃花扇》中的一个美誉:“吐出班香宋艳”,“流成苏海韩潮”。
  《诗露墨海》就要问世了。愿这颗“露”能够散发出“诗”的灿烂光辉,这个“海”能够汹涌起“墨”的澎湃的大潮。
是写序。

王燕 发表于 2005-3-21 08:56

河南诗词学会副会长方留聚访古城西安

而今,方君又送来他的《诗露墨海》,古城文墨同道容幸之至!特刊此贴!!

羽一先生 发表于 2005-3-21 09:15

河南诗词学会副会长方留聚访古城西安

好帖!辛苦!

王燕 发表于 2005-3-22 12:20

河南诗词学会副会长方留聚访古城西安


王燕 发表于 2005-3-22 12:34

河南诗词学会副会长方留聚访古城西安

王燕 发表于 2005-3-23 09:38

河南诗词学会副会长方留聚访古城西安

方君又送来他的《诗露墨海》,陈忠实、贾平凹仔细观看。

李婷 发表于 2005-3-24 09:45

河南诗词学会副会长方留聚访古城西安

愿这颗“露”能够散发出“诗”的灿烂光辉,这个“海”能够汹涌起“墨”的澎湃的大潮。

蓝田墨人 发表于 2005-3-25 12:54

河南诗词学会副会长方留聚访古城西安

下面引用由李婷在 2005/03/24 09:45am 发表的内容:
愿这颗“露”能够散发出“诗”的灿烂光辉,这个“海”能够汹涌起“墨”的澎湃的大潮。

说的太好!!~ :em02::em02::em02::em06::em06::em06: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河南诗词学会副会长方留聚访古城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