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息的文心---童辉
不息的文心---童辉
生命不止文心不息---------太白楼漫笔童辉
要承袭一种文化,离开传统是不可能的。要坚持一个民族的本真,离开传统更是不可能的。自魏晋以降,历代文人常常牵念于心的,是陶渊明所创造出的“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这种理想世界。在这个理想世界中,人无高低贵贱,人人自觉劳动,家家自给自足,但是现实世界真的有过这样的美好社会么?纵观中国历史千百年,有多少诗酒神仙呢?一个诗人,他可以给大地以玫瑰的礼赞,却无法给生活以大风中真实的安息。这一切美好不过都是诗酒神仙的想象罢了。
所以文人写作实质上是对自己心灵乃至生命、灵魂的“想象”与“维持”。似乎只有在这里,“想象”与“维持”之间才找到了它们的恰当位置,也是最佳意义所在。尽管许多诗歌里面都携带着不息的生活、游弋的心灵、难以放置的灵魂和永不确定的情愫。对于“文心”,我相信它是一个个人品质的构成,是一个人自己对自己内心要求的“实现”过程。
不息的文心---童辉
不息的文心---童辉
吴冠中先生写的散文,我读过多篇。他曾说,艺术就像大厦一样,里面有门有窗,入了门路路相通,当然可以串串门儿。他还说,作为一个画家,写作并不是为了发表,而是把一些想法或欲望记录下来,正如票友一样,爱唱戏,哼着哼着不知不觉就上了台。但他不愿意别人拉着他参加各种文学活动和会议,说那是白鸭子挤鹅群。写作只不过是一种爱好。原来写作只是吴冠中的一种爱好,这和爱因斯坦业余爱好拉小提琴一样,爱因斯坦不会指望自己成为小提琴演奏家,只是愉悦自己而已。而吴冠中爱好写作,成为散文大家,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是写作中的乐趣让吴冠中乐此不疲。写作之于吴冠中,和画画一样,是创作的需要,是汩汩喷涌的艺术灵感不同的表达方式,都会给他带来创作的***和快乐。不息的文心---童辉
不息的文心---童辉
卢贤生在《艺术大师吴冠中》一文中这样评价吴冠中的文学成就:“他的作品就像不分行的诗。他写人、写景、写情思、写哲理,处处有鲜明的色彩感和造型感,处处呈现点线面的舒展、缠绵,色与色的冲撞与拥抱。现代绘画的形式、节奏、韵律、抽象,中国传统绘画的气韵生动、幽深意境,常常鲜活地玲珑透剔地在文章中闪现。”可以说绘画与文学是一把刀的双刃,吴冠中借用这把“刀”裁出一个新的空间,让读者沉醉其中,获得双重的艺术享受。他是以一个画家的视角关照山水、城市、乡镇、风情,展现出艺术家的情怀,文字清新坦荡,文章诚挚动人,文风质朴率真,少了作家游记的几分匠气,文字里涌动的是鲜活的感受和对当下生活审慎的思考。不息的文心---童辉
喜欢!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