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有法 孙晓云 著 (4)
书法有法 孙晓云 著 (4)7
先说执笔
说到笔法,得先说执笔才是。如何执笔,我们人人皆知,所有书法初级教程、字帖的第一页,都画有右手执笔的姿势图:写字的人如同拿筷子一样熟悉它。唐代书家韩方明把执笔法归纳为五种:
一、"执管"(图7)。"双指包管,五指共执",其要实指虚掌,沟撅讦送,亦曰抵送,以备口传手授之说也。"妙无所加"这便是我们最熟悉的那种执笔法:朝上的食指像高昂的"鹅头",王羲之爱鹅的传说,实际上是源于此:食、中指"双苞"的这种执笔法早已被历代书家奉为"经典":另有一种"单苞"(图8)法,与前者不同的是,仅用拇、食、中三指执笔,拇指在笔杆左侧,食指在笔杆右侧,指间相聚,看上去,拇指与食指之间呈一狭长空隙,故也称之"凤眼":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拿钢笔、铅笔的方法:韩氏谓以此作书"力不足而无神气":
二、"镞管",亦名"拙管"(图9):"五指共拙其管末,吊笔急疾","起稿草用之":"今世俗多用",此法"全无筋骨,慎不可效也";
三、"撮管"(图10)。与"拙管"同也。专门用于"大草书或书图幛"。如今有一种类似斗笔、笔杆粗短、杆顶端呈扁圆状的毛笔,叫"抓笔",正是五指齐"抓"的。
四、"握管"(图11):"捻拳握管于掌中,悬腕以肘助力书之","当用壮气",此又是"非书家流所用也"。
五、"搦管"(图12):以管于五指"第一、二指节中搦之","亦是效握管,小异所为"。"此又非书家之事也。"只有第一种经典执笔法是属古代书家的,科学实用,"妙无所加",所以惟此为宗,才传了后世。
古人对执笔的高低亦很考究。卫夫人曰:"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汉寸的二寸相当今寸的一寸多一点,三寸亦不过二寸。想必是有它的道理。和所有人一样,我学书伊始,就"经典"执笔,却饱受手腕酸痛之苦:我幼时常偷工省事,在背地里用其他方法执法,图的是手舒适,少受罪:直到现在,我不时还会流露出执笔的随意性,常常被人当面指出:
我明白,我字能写好,和执笔的"正规"与否无关。古人的"经典"执笔法于今是形同虚设,实为躯壳。我相信,古人"五指共执"的执笔法,是相对古人的独特用笔的。
幼时的经验令我清醒。遗憾的是,古人没有录像,他们的用笔过程已无法眼见。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只有静止的执笔姿垫图。因为古人没有录像,所以他们无法将用笔的过程记录下来,只有用比方、口诀来尽力描述。好在他们不乏论述记载,我们不妨再重新看一看.
8
"五指"还是"五字"?
书史上对笔法的记载举目皆是。蔡邕《九势》,王羲之滗势论十二章》,欧阳询《八决》、《三十六法》,张怀瑾《论用笔十法》,李华《二字诀》,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彦》……都是我们熟悉的。还有很多呢。
试举一例:"唐代陆希声得笔法凡五字,厌、押、钩、格、抵,谓之拨镫法。"显然,这恹、押、钩、格、抵五字是针对右手的功能的。对此,南唐李后主似有细释:书有七字法,谓之拨镫,自卫夫人并钟、王,传授于欧、颜、褚、陆等,流于此日,然世人罕知其道者……他归纳为以下八字:捺者,厌大指骨上节,下端用力欲直,如提千钧。压者,撩食指着中节旁。钩者,钩中指着指尖钩笔,令向下。揭者,揭名指着指爪肉之际揭笔,令向上。抵者,名指揭笔,中指抵住。拒者,中指钩笔,名指拒定。导者,小指引名指过右。送者,小指送名指过左。
古人皆言,李后主的七字本源于陆希声的五字。陆氏五字究竟作何解释,查不到。这里,牵涉到两个概念:是五指,还是五字?即抵、押、钩、格、抵是拇、食、中、名、小五指,还是指五指如何配合运用总结出的五字?后来,我在沈尹默《书法论》一文中,见老先生已将恹、押、钩、格、抵五字分别作拇、食、中、名、小五指的作用阐述明确,显然也参照了李煜之说。按照沈氏说法:恹,是"大指肚紧贴笔管内方,好比吹笛子时,用手指恹住笛孔一样";押,"押有约束的意思。用食指第一节斜而俯地出力贴住笔管外方,和大指内外相当,配合起来,把笔管约束住";钩,是"用中指的第一、第二两节弯曲如钩地钩着笔管外"格"取挡住的意思","又有用揭字的,揭是不但挡住而且还用力向外推",指"无名指用甲肉之际紧贴着笔管,用力把中指钩向内的笔管挡住,而且向外推着";抵,"说明小指用场的","因为无名指力量小,不能单独挡住和推着中指的钩,还要用小指来托在它的下面,去加一把劲"。
我不由又想;这种解释与"拔镫法"有何相关呢?那个"拨镫法:又指什么呢?古人为何总要将"拔镫法"和陆氏五字法、李氏七字法连在一起呢?老先生没有说下去。我还是不解。看来问题没完。是不是暂且先跳开它,来探查一下"拨镫法"?
书法有法 孙晓云 著 (4)
谢谢高人指点~ 我先顶一下书法有法 孙晓云 著 (4)
一家之见,值得一读。但似乎过于强调运指了。孙晓云不愧为当代大家。书法有法 孙晓云 著 (4)
学习 :handshake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