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羽一先生
先谢谢羽一先生对我临帖的指点,今天我有几个问题要请教先生1、先生在回帖中说的“调锋后铺毫顺势写出去”,其调锋所指何意,有没有什么动作要领?
2、先生说每天要保证一定量的练习,这个“量”有没有一个具体的量化概念,就是说一天要写多少个字才行。
3、我这几天为何感觉写字没长进,甚至感觉越写越难看,还不如前些天写的。
请教羽一先生
落笔后就成偏锋,调其锋为“中”即是。随各人情况而定,但必定要保证质量。
没长进是暂时的,只要不间断,就能行!!!
请教羽一先生
多谢先生指点我平均每天写120个字,不知够不够量,我写字较慢,120个字要写90分钟
另外,我原计划临颜勤礼半年后转临张迁碑和大王行书,再半年后主要练行草和赵字,现在看来时间是短了,但这个顺序不知可不可以。请先生指点一二!多谢了。
请教羽一先生
至于学帖过程各人有其体会,说法都不一。我认为:楷字后面学行书较妥,颜有楷,有行,何不先学他一家呢?风格相近好掌握些。如想学大王的也可以。
一本帖至少写一年以上。(也有进度快的,要到时再看啊)
每天的量是够了。
请教羽一先生
谢谢羽一先生。我话没说明白,可能造成了先生误解。
我意是,练颜勤礼后练大王和汉张迁,练大王主要是规范行书笔法和熟练结体,然后连行草,行书主要练争座位,草书主要练诸上座,同时练赵楷。对于颜书我只喜欢颜勤礼、东方画赞和争座位,其他的都不喜欢,对于赵书到是情有独衷。(不过从目前状况来看,也宝不准以后就不喜欢赵字了)。
另外,请教一下羽一先生,是不是练第一本帖时(就象我现在一开始练颜勤礼),需要的时间要长些,等写字的一些基本问题搞明白后,再写其他的帖需要的时间就会短了。
谢谢
请教羽一先生
一般来说,写楷以后再写行书,两种笔法可互相补充。些新帖就有新感觉,学习无尽头啊!不断学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手下有功力了,当然写起来会好一点。
请教羽一先生
多谢先生解惑请教羽一先生
学习了请教羽一先生
但是楷书的笔法更接近草书的笔法啊~~~可能很多人不理解吧~~~但我可没胡说八道哦!!!是事实啊!!!我是写草书的所以这方面体会能多一些~
拙识 {:1_274:}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