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邦志 发表于 2005-4-9 13:55

朱长文 续书断

朱长文(1039年——1098年),宋代书法家。字伯原,自号灊溪
隐夫。吴县(今属江苏)人。未冠举进士,著书不仕,名动京师。元
祐中召为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元符初卒。《六经》皆有辩说,
又著《吴郡图经续记》、《琴台志》、《乐圃余稿》和《墨池编》等
书。
   《续书断》一文选自《墨池编》第九、第十卷,《墨池编》一书
是朱长文选辑的历代书法论文汇编,而其中《续书断》一篇是他自己
的著作,继唐张怀瓘《书断》之后,仿其体例,继续把唐宋时期的书
家,按上、中、下(神、妙、能)三品,一一评论,以补《书断》之
缺。

吴邦志 发表于 2005-4-9 13:55

朱长文 续书断

续书断序
《周官》保氏教国子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谓也。
书之为教,古者以参于礼乐,恶可置哉!自秦变六体,汉兴有章草,
英儒承承,故得不废,寝兴于西京、曹魏之际,而极盛于晋、宋、
隋、唐之间,穷精殚妙,变态百出,无以尚矣。当彼之时,士以不
工书为耻,师授家习,能者益众,形于简牍,耀于金石,后人虽相
去干百龄,得而阅之,如揖其眉宇也。下至于五代,天下罹金革之
优,不遑笔札。神宋受命,圣圣继明,云章宸翰,艺出天纵,炳如
日月,发如龙鸾。天下多士,向风趋学,间有俊哲,自为名家。古
文则郭忠恕、句中正,篆简则徐骑省、邵餗、章友直,分隶则王原
叔,真革则杨少师、王御史、李西台、宋宣献、石曼卿、周千发、
苏子美、蔡君谟,咸有遗迹,可以观述。虽然,学者犹来及晋、唐
之间多且盛者何也?盖经五季之溃乱,而师法罕传,就有得之,秘
不相授,故虽志于书者,既无所宗,则复中止,是以然也。夫书者,
英杰之余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者能
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
若夫尺牍叙情,碑板述事,惟其笔妙则可以珍藏,可以垂后,与文
俱传;或其缪恶,则旋即弃掷,漫不顾省,与文俱废,如之何不以
为意也。予虽不能,每怅然为之叹息,于是集古今字法书论之类为
《墨池编》。其善品藻者得三家焉: 曰庾肩吾、曰李嗣真、曰张
怀瓘,而怀瓘者为备。然自开元以来,未有纪录,而唐初诸公,或
虽有其传而事迹缺略,或未尝立传,于此编为缺。于是用怀瓘品例,
缀所闻见,断自唐兴以来,以至于本朝熙宁之间,作《续书断》,
庶近时抱艺君于于此具见,而不学者观之亦思勉焉,其所缺漏,当
嗣而益诸。熙宁七年八月六日灊溪隐夫序。
续书断上
品书论    宸翰述
神品三人
颜真卿张长史李阳冰
妙品十六人
唐太宗虞世南欧阳询欧阳通
褚遂良陆柬之    徐峤之徐浩
释怀素柳公权沈传师韩择木
徐骑省石曼卿苏子美蔡君谟
品书论
   昔庾肩吾定张芝至于法高一百二十有八人为九品,李嗣真录
李斯至于张正见八十一人为十等,其间有两存者,有互见者。网
罗前哲,固以博矣。然肩吾,梁人也,其去羲、献米远,其所评,
远者必有据依,近者皆所亲见也。而嗣真得承群贤之绪余,而又
益以隋、唐之近迹,故可以锱铢以权之,尺寸以度之,列为数品。
然太繁则乱,其升降失中者多矣,其说止于题评譬喻,不求事实,
虚言润饰,孰为准绳。至张怀瓘乃讨论古今,自史籀至于唐之卢
藏用,为神、妙、能三品,人为一传,兼王、袁之评,庾、李之
品,而附之以名字、郡邑、爵位之详。品简则易推,事明则可考,
此足为学者之便也。然其或失于折衷,或伤于鄙俚,而叙古人之
行事未备,其犹病诸。予欲不踵怀瓘,别为一书,然自度僻处,
而去古益远,其所见闻皆不及怀瓘之博且详也,虽复增损,其能
甚异哉!于是续而补之。自隋以前,能书者虽怀瓘所不录,而杂
见于庾、李《书品》,窦臮《述书赋》,迹绝难考,此不复载也。
怀瓘,开元中尝为翰林供奉,工书之外无闻焉。不以人废言,此
谓神、妙、能者,以言乎上中下之号而已,岂所谓圣神之神、道
妙之抄、贤能之能哉!就乎一艺,区以别矣,杰立特出,可谓之
神;运用精美,可谓之妙;离俗不谬,可谓之能。据所传睹,精
为著定,苟好恶之异,离榷之差,以俟来哲。然同品之间,固有
优劣,览之可以自知焉。

黄旗田草堂 发表于 2009-5-11 18:11

收藏!谢谢!!!

百扇堂主 发表于 2013-1-29 09:34

复制粘贴慢慢学习

百扇堂主 发表于 2013-1-29 09:34

{:1_277:}{:1_277:}

百扇堂主 发表于 2013-1-29 09:34

{:1_226:}{:1_22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朱长文 续书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