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窃以为不能书法艺术主体不能主动强调自己的个性(那是客体在接受时感觉或分析的),以免跌入阿牛鼻犁地狱,当代书法家应当在文化积淀、学养上力争上游,“腹有诗书气自华”。多少大师都不是专业书法家。现代的启功老先生,文字学家;沙孟海,金石文字专家;林散之,画家兼诗人。……沙老先生课徒时总是强调:要用学养来养书。要先成为某方面的专家,才能成为好的书家。 说得有水平,可叹今时能做到的能有几个?你要他们能闭门学书搞学问,难啊!那个没有点经济意识?不有经济意识的人,可算不再是现代人了!古人能做到的程度,在当时今日没有几个人做得到,当然了,今人做到的程度,古人不能做到!比如,现在经济社会,没有那个社会的人会对金钱的追求达到现在的程度! 兄台言之有理,但是经济只是生存手段,古人也不是不搞经济,只不过他们把事业和职业拎的很清(有官俸、有祖产、有薄田、有润笔),没有把经济不当事更没有把经济太当事的,更没有把艺术当成经济手段去专骛的。相比之下,现代的人怪可怜的,明明不是块材料,别的又做不了了,便拈起毛笔做了书法家了,进了圈子才发现第一是人太多,第二是和自己境遇和起点一样的人乌央乌央的,所以就动了邪念,于是就有了全国书协扩大成现在这个包罗万象的副部(据说)级单位,也就有了全国书协统领地方书协的“集权式”艺术领导模式。但是真正做学问的是越来越少了!说远了啦
不好意思!
古人也贪财,但是据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是与古人比,这些人就有点傻了,其实想搞经济,搞什么都比高书法强,不信去画农民画吧,画成了五元一张小斗方,到处能卖。搞书法就没有此价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