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山 发表于 2005-9-11 19:01

唐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

http://www.sf108.com/cgi-bin/attachment.cgi?forum=141&topic=51&postno=50&type=.jpg

蘭山 发表于 2005-9-11 19:02

唐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

最后一张上不来,实在抱歉

蘭山 发表于 2005-9-11 19:05

唐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

   《唐九成宫醴泉铭》,作者魏徽(580—643),字玄成,魏州曲城(今河北省巨鹿县)人,青年时曾为道士,后参加隋末李密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起义失败后,投奔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魏徵成为重要辅臣,以直谏知名,官至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拜太子大师,卒溢文贞。他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醴泉铭》的书写者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省长沙市)人。仕隋为大常博士,唐太宗时官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男。他是著名的书法家,尤工于楷书,《宣和书谱》称:“询工书为翰墨之冠”,所书《醴泉铭》为其代表作之一。后人亦称他为欧阳率更。
         
   “九成宫”遗址,在今陕西麟游县城西2.5公里,原为隋之“仁寿宫”,唐贞观五年(631)加以扩建,更名“九成宫”,并置禁苑、武库及宫寺。“九成”之意:“成”训“重”,“九”训“多”,“九成”形容多层,高峻。“铭”,文体之一,多用韵语,如作山川、宫室、器物之铭前面多用散文叙述,然后是韵语铭文。《九成宫醴泉铭》撰作和书写于唐贞观六年(632)夏历四月,全文叙述了“九成宫”的来历和其建筑的雄伟壮观,歌颂了唐太宗的武功文治和节俭精神,介绍了宫城内发现醴泉的经过,并刊引典籍说明醴泉的出现是由于“天子令德”所致,最后提出“居高思坠,持满戒盈”的谏诤之言宋曾巩在《九成宫酯泉铭·跋》中称:“九成宫乃隋之仁寿宫也,魏为此铭,亦欲太宗以隋为戒,可以见魏之志也”。

刘凯静 发表于 2005-9-13 08:53

唐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

谢谢,我已有原贴了,早知道我就不买了

雪晨 发表于 2005-9-20 23:39

唐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

很感谢。省却我拍照处理的麻烦了。兰山兄辛苦了

张金海 发表于 2005-10-28 11:22

唐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

兰山兄真是好人,在下谢了!-=-=-=-=- 以下内容由 张金海 在 2005年10月28日 11:23am 时添加 -=-=-=-=-

冯红新 发表于 2005-12-7 14:45

唐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

谢谢谢谢谢谢谢谢

白洪元 发表于 2005-12-29 22:55

唐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

好呀,这个是正版

银雀山人 发表于 2005-12-30 21:50

唐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

鼓励这种乐于助人的好行为!!!

艺蕾斋斋主人 发表于 2007-2-4 21:01

万分感谢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唐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