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手花花 发表于 2012-5-30 11:12

楼主对丰刻本和冯摹本进行的比较本身就很牵强(楼主拿刻本的生硬僵直和墨迹本的毫发毕现做比较后,却指认墨迹本的软弱无力,疲沓,。如果毛笔蘸墨写出来的字迹您认为皮软那刻本的生硬无情该列入什么审美范畴?),且又在每条下面附会卫夫人的《笔阵图》,有点对古人愚信之嫌。
    您这么看好、夸美宁波天一阁的丰刻本,在很大程度上您应该是宁波人吧

入木三分 发表于 2012-5-31 08:30

回复 41# 杀手花花


    呵呵,你说的不错,我是宁波人,而且丰坊也是宁波人,

入木三分 发表于 2012-5-31 19:40

回复 41# 杀手花花


    我们具体地来看看“冯摹本”与“丰刻本”比较,相对软弱和犹豫之笔,打星号的为犹豫和软弱的笔画:

入木三分 发表于 2012-5-31 19:48

回复 41# 杀手花花


    而且“冯摹本”的鲜活和纤毫毕现并不能遮盖其屡出弱笔,尤其和“丰刻本”放在一起比较时会显得更为明显,打星号的为弱笔,

杀手花花 发表于 2012-5-31 22:36

就您所指出的冯摹本弱笔来看我觉得您还是没能弄明白墨迹和刻本的区别
毛笔由于它软所以才会写出千变万化的笔画效果,也同时会有意外的效果 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偶然性
这正是刻本所达不到的 也并不是说刻本就不好只是各自的质地 工具都不相同是不能这样生硬对比的
再者 我看这个刻本的底本就是冯摹本丝毫不用质疑(否则它出自哪里呢,谁是它的底本呢?)但是仔细对比后 您也发现了种种不符之处(就是您认为的冯摹本的弱笔处) 这些不符之处无疑都是翻写刊刻摹榻 所致,但为什么刻本看着又是这么有力度、斩钉截铁呢?反而比它的底本还在这方面胜一筹?问题很简单,问问你的书法朋友或其他网上书友 大家都会莞尔!

杀手花花 发表于 2012-5-31 22:51

并且你指认的冯摹本的大量的弱笔   根本就不是弱笔不存在你认为的问题
比如44楼的你举得这些带星星的弱笔例子    我想大家都是不认同的
当然你自己可以坚持自己的初衷但是我不希望更多人也不希望你用这样的方式宣传宁波的丰刻本 抬高一个东西是无须贬低另一个东西的
我想你有强烈的家乡归属感可是宁波的文化牌是一直都不错的比如天一阁   是无须另行抬高丰刻本来表达爱宁波的这是两个问题并且天一阁的价值远大于丰刻本   这种大于多少的差距恐怕是你无法想象的(如果让政府做选择{只是假设}是宁烧十本(如果有这么多)丰刻兰亭也不会选择毁掉天一阁,你说是不?)您可以和别人聊聊这个问题。   
   最后向您问好

入木三分 发表于 2012-6-1 16:29

回复 45# 杀手花花


    呵呵,其实你的一些疑问在25-27楼已经有过说明了{:1_244:}

入木三分 发表于 2012-6-1 17:15

回复 46# 杀手花花


      其实冯摹本不是你的,丰刻本也不是我的,我只是把一些发现和感受发上来和大家共享,这位老兄好像文化大革命般的套路在给我上岗上线了,呵呵。
    我也知道先入为主的观念有时很难使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就如达尔文的进化论,好多人以为是事实,其实那只是未经证实的一个理论。九十年代美国阿拉巴马州通过一项律法,要该州公立学校的教科书上加一个通告: “本教科书讨论的《进化论》,是一些科学家对生物的起源提出的科学上的解释,是一个有争议的理论;当生命首次在地球上出现时,无人在场,所以任何关于生命起源的陈述应该被当作理论而不是事实”。这样才是负责任的教育理念,不像我们从小到大一直以为那是真的,从来没人告诉我们那只是一种说法而已。
    “冯摹本下真迹一等”也完全可以看做一种说法,之所以把两种帖子放在一起比较认为“丰刻本”优于“冯摹本”也只是提出一种说法而已,兄弟也大可不必紧张,呵呵。
   根据刻本下母本一等来看,丰刻本非但不比冯摹本差,似乎常有胜过之处,所以冯摹本可能不是丰刻本之母本,另有丰刻本之母本,据此即“此冯承素摹本”下真迹一等也就有问题了。也就是说下真迹一等的另有其本。
   希望这样的比较和说辞能引起大家的思索和启发,当然也欢迎大家各抒己见,就两种帖子的不同之处发表高见。

杀手花花 发表于 2012-6-2 11:38

回复杀手花花


      其实冯摹本不是你的,丰刻本也不是我的,我只是把一些发现和感受发上来和大家 ...
入木三分 发表于 2012-6-1 17:15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鄙人未经历文化大革命,也不熟知其中之罪行之名目及内容。
   只是就事论事而已,别无其他
      这两本没有一件是你的,也没一件是我的。这好像是个事实哈哈
      既然我们讨论的是用笔的问题,或从用笔的问题透出优劣,那就直接看用笔就是了
   我说的44楼您举得例子      是在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形态不一不代表有一个必是弱笔,您不妨具体说说弱笔的问题

入木三分 发表于 2012-6-2 12:49

如果说,拿“丰刻本”和“冯摹本”比较而刻本有胜过摹本的地方,那么这个“刻本”它还没刻石之前的那个摹本是不是要比“冯摹本”好上很多啊,那么这个“刻本”的母本,比“冯摹本”不知要好到那里去了,呵呵{:1_244:},所以说“冯摹本”下真迹一等的说法,也仅仅是一个说法罢了。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最好的《兰亭序》原来在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