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征文)入得水云深处......
下面引用由林缘堂堂主在 2005/09/09 10:47pm 发表的内容:拜读,学习,谢谢!
文字华美,语句悠扬,感情缱绻。
写抒情散文切忌华而作、美而工,雕饰得过头了反而会失去情感的本真,不知我说的可对?
我的能力还不够,堂主说的可能很有道理的。我记起了北宋重要的文学军事家范仲淹,不仅写出了《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这篇意境宏阔,气象雄奇,以反映边塞风光和征战劳苦的佳文,也写出了记景抒情的名作《岳阳楼记》、以及文字华美,语句悠扬,感情缱绻《苏幕遮》(怀旧)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几十年来,零零落落不经意间也拼凑了300多篇拙文,得堂主的这些指教后,我专门打开翻了翻,咳,还真别说,写得极其华丽的也还不少,大概有四到五篇吧,^!^ 且大多是我二十多岁的作品(风华正茂的年龄),现在想写,也只怕写不出来了喔。再者,中国有句古话“识时务者为俊杰”,写这篇文章时,承办方为某某婚纱摄影(让人浪漫的地方),题目就叫着“玫瑰花园”征文大赛,写作前已有佳作陆续在报上登了出来,几乎都是都是女性,我可是费尽了心思,想要从虎口拔牙谈何容易,何况又在友人们面前夸过海口的,于是写了,不满意,撕掉,再写,修改,再修改,最后又改为倒序才成文(哪像这次你们这些大家们一次成文啊,“我已经写了,交上去了,不好改了,要改下次吧......”听口气倒是对自己作文很满意的!)。
现在的年轻人啊,看到别人的文章朴实,就说像是挑大粪的;看见别人用词华丽的,就说雕饰的过了头,轮到自己交出文章,反复道出“我是一次写成,随便写写,下次写更好的......”为什么要推到下一次呢,下一次也还会这样说,这实在是对自己不负责,没有那种精益求精的精神,说是懒惰,其实是无能罢了。华丽的文章固然难写,由华丽到朴实是难上加难(这是不是和书法孙过庭所说的三境界差不多!),写征文文章和书法大赛差不多,你得揣准主办者(尤其是那几个一锤定音的)的爱好和其所办的性质,你就会像孙子所说的“知此知彼,百战百胜”!前几年书协有那么个喜欢写丑书的人,几次全国大赛他都是评委之一,一些人摸准了他的喜好,很多没练过几天书法的小青年搞一些夸张变形的所谓“流行书风”作品,居然获得金奖之类,实在令人笑掉大牙!像笔者这样练作了30年的人仍觉得书法的博大精深,还需要很好的学习,还有很大的艺术上升空间(且每过一段时间都有新的收获和体会),哪像我们的一些小青年们,动不动就是“80后书家”,某某“书法家”,常常拿一些乱七八糟的某某大赛几等几等奖向笔者汇报,更有甚者,一个问过我的学生,在我面前拿起笔来都颤抖颤抖的,去年居然在江苏省“首届大学生艺术展”中获得一等奖,屁颠屁颠地拿着获奖证书向我报喜,我说那你岂不是在你的艺术简历上又多了一条***“2005年江苏省"首届大学生艺术展"中获得一等奖”了......同学们啊,可别千万把获奖同你的艺术划上等号哦,那样会使你的心灵扭曲,追求低劣......
...追溯中国汉字的滥觞,聪睿的先民们就用卓越独特的慧眼,从无垠的星河之中,寻觅以表现神秘奇妙形式的文字符号,奠定我国文化艺术的基础。这伟大的创举使中华民族思想火花得以薪传,激昂情感得以抒发,由此被历代文人墨客奉为瑰宝而顶礼膜拜。中国书法就是构筑在这种尊字的民族文化心理上,从一点一画精研探微,到一字一形的细致推敲,乃至一行一幅的苦心经营,无不表现出艺术家们对汉字的崇拜而充满了炽热的艺术***。历史上无数书法家花费毕生的精力,乐不知倦地在书法领域中探幽览胜,都是为了真切地体会书法线条的微妙变化。(烟雨楼——《漫话走进21世纪中国书法的人文艺术情愫》)
...中国古代文人墨客一方面...另一方面又不同程度地走向了自我解放、弘扬个性,把实用性上升到书写性灵的书法艺术,既不脱离汉字稳定的造型,又能通过线条的穿插、揖让、顾盼、气蕴、排叠、连断、收放、长短、虚实、疏密、顿挫、提按等自由组合,浑然天成来表现各种书法意态,使书法如同绘画、雕塑、音乐和舞蹈一样,能给人以乐趣、情趣、雅趣和美的享受。它是有情的绘画,无声的音乐,异形的雕塑,静化的舞蹈,令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烟雨楼——《漫话走进21世纪中国书法的人文艺术情愫》)
...书法是可以让书法家握管潜润万物,挥毫兴扫千里,引发心灵,会通自然的契机,荡涤心胸。汉代蔡邕《笔论》中提出:“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唐太宗《笔法诀》云:“夫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下气和,则契于玄妙。” 这几段文字强调了书法家作书时要保持淡泊宁静,摒杂念才能至虚极,守静笃方妙感机微,超然于物象外,才会真正体悟和感知到自然生命的本体真谛。(烟雨楼——《漫话走进21世纪中国书法的人文艺术情愫》)
这些年来,走过的法帖、师碑、学简、寻丑、仿手札之路,不难看出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纯技巧、纯形式的追随。这种书法创作方法,不是继承,而是一种浮在浅层的摹仿,看似追求新潮,实则违背了创新精神。因为正书的技巧是不容炫耀、玩弄和走江湖式的遮人耳目,技巧的实在、务实,都对当代人提出了很严格的要求。一部分书者始终坚持了以严肃扎实的功夫作为艺术创作的价值风范,强调和深化了书法的独立品质,为促成和推动中国书法的健康成长而努力。...(烟雨楼——《漫话走进21世纪中国书法的人文艺术情愫》)
中国的书法艺术举步维艰,21世纪在呼唤出类拔萃、能融合古今中外书法艺术情愫的复合型书法家和书作,呼唤书法的时代灵魂,展望当前书法大军,前所未有,书法理论和创作队伍格外壮大,后继有人,前途必然是光明的。纵观中国书法的人文艺术发展史,历史上每一个时期留下来的佳作虽风格、体式不尽相同,但审美情愫、审美尺度、审美标准、审美规律总是充满民族文化特色,充满时代精神和催人上进的美感,正因为大同小异的审美,才有了公认的不朽之作:《毛公鼎》、《石鼓文》、《峄山碑》、《宣示表》、《礼器碑》、《张迁碑》、《石门颂》、《张玄墓志》、《兰亭序》、《十七帖》、《十三行》、《伯远帖》、《祭侄文稿》、《古诗四帖》、《九成宫》、《韭花帖》、《寒食帖》、《汉汲黯传》等以及明清书法家董其昌、徐渭、王铎、傅山、邓石如、吴昌硕、康有为等,还有现代书家于右任、沈尹默、林散之、沙孟海、启功、沈鹏、周慧珺等,名家名作不胜枚举,这也是中国书法璀璨辉煌的地方,正因为有了他们,中国书法风格史才显得洋洋大观和无比的绚丽。它真正感动并教育了中国人的书法,也同样感动并教育着世界各国书法艺术人才。
历代文人墨客在使用笔墨纸砚书写的情绪都各不相同,但最终都是追求“心溶溶于玄境,意飘飘于白云,……忘情于物我之表,纵志于有无之上”。他们用遐思飘摇于星际,用情志超越于物我,在有无、虚实、得失的佛道儒精神世界里,使心灵勃然萌动于自己广阔的理想空间弛骋,仿佛一根丝线连接于天地之界,一点翰墨可以写出心造万象。艺术家们在不断否定自我书法艺术价值的同时,逐渐窥觅到书法艺术最能抒发自己心胸的升华,并把它作为舟楫融入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去,尽量不让感情的因素左右甚至替代理性思维,不断挣脱个人好恶的感情羁绊,努力以严谨科学的论证方法,以平静冲和的理念心态,凭几临窗,待人接物,使书家们与书艺的每一次接触,都能在心灵的键盘上蹦起回响。从而唤醒那些被我们长久遗忘和忽略的东西,朝向艺术的本体回归。...(烟雨楼——《漫话走进21世纪中国书法的人文艺术情愫》)
[原创](征文)入得水云深处......
烟雨楼说话总是一大篇,确实有学问,比较深奥,看起来有点累啊 ,哈哈哈、、、、、、、、、、:em12::em12::em12:[原创](征文)入得水云深处......
下面引用由烟雨楼在 2005/09/11 02:41am 发表的内容:我的能力还不够,堂主说的可能很有道理的。我记起了北宋重要的文学军事家范仲淹,不仅写出了《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这篇意境宏阔,气象雄奇,以反映边塞风光和征战劳苦的佳文,也写出了记景抒情的名 ...
太长了...明天再来领教.
[原创](征文)入得水云深处......
"现在的年轻人啊,看到别人的文章朴实,就说像是挑大粪的;看见别人用词华丽的,就说雕饰的过了头"我虽是年轻人,可却从来没这么说过.看过很多散文大家的作品,朴实却不象挑大粪的,华美却没有雕饰过头.
您的大作既是为婚纱影楼写的,那现在看起来倒是恰倒好处了啊哈..
[原创](征文)入得水云深处......
"轮到自己交出文章,反复道出“我是一次写成,随便写写,下次写更好的......”为什么要推到下一次呢,下一次也还会这样说,这实在是对自己不负责,没有那种精益求精的精神,说是懒惰,其实是无能罢了。"这话倒像是我说的,比前两句合情理吧^!^
我写东西是喜欢一气呵成,反复修改要看前提的什么.比如有些老师很不负责任,学生交上去的作业往往看都不看就丢进垃圾筒,试问交这种文章时是否也要反复修饰呢?(这种作业大多就同老师的为人一样,没的写头)我不是不认真的人,可也不是死钻牛角尖的人.
说实话,这篇书法网的征文,我想了,也改了,可实在写不出更好,用您的话说叫无能是吧?
[原创](征文)入得水云深处......
"同学们啊,可别千万把获奖同你的艺术划上等号哦,那样会使你的心灵扭曲,追求低劣"这个我同意,艺术无止境,获奖只是表面现象.但谁也不是活在真空里的人,不能太愤世嫉俗!哪个大学教师不想评教授,里面有多少学问\多少水分,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