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872|回复: 1

梅墨生先生谈名家系列文章(转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4-3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度公 于 2012-9-28 19:26 编辑

苍茫山水意:程翔的书画艺术

作者:梅墨生    2007-06-05 10:23:32    来源 : 雅昌艺术网专稿


  

画家程翔宇是我美校的同班同学。
  
  忆昔年三十位同窗,当时之好学不倦,当时之锲而不舍,当时之少年任气……似早已成过眼云烟。而今仍不弃画业者,已寥寥无几,程翔宇就是这仅有的几人之一。而且不管其工作生活如何变化,他始终未放弃这一事业,可以说,在他心目中,勤奋画艺,求索美感,已然是不可移易之毕生追求。
  
  翔宇家居廊坊地区,依傍白洋淀。此地湖水浩淼,烟波苍茫,春日则鸭鹅湖柳成天然画卷,夏日则芰荷香风飘逸数十里,秋日则白芦花瑟瑟于西风中,冬日一派宁寂而萧然的北国风光。这种地理环境,自然会深深感染这位心中充满诗情画意的人。他近年之独钟情于山水画创作,或助缘在此。
  
  历史推移,人文代迁。古来论画之分宗别派,于今已渐成旧观。不过,当下画界俗议,异常有南北画派之说,此说与晚明莫是龙、董其昌辈倡言南北宗似有不同,然二者之间或不无一丝瓜葛。今人之论南北,每从地域画风立论,谓南文秀而北质朴,谓南空灵而北实在,谓南优美而北雄壮,或以山水之陆俨少为南派,李可染为北派等等,不一而足。探究莫、董二氏之论南北宗,系移禅学入画论,明确指出“但其人非南北耳”——不是从画家活动地域着眼的。概括而言,以文人画为南宗,水墨渲染,书卷气为尚;而行家之画为北宗,功力胜于天然,丹青刻画为貌。联系古今二论,似亦有一脉相牵。
  
  证诸当代画坛,南北之分显见,而宗也派也难说。即以陆俨少先生山水而论,中亦不乏雄浑刚健之趣,李可染先生之山水则亦常有水墨氤氲之机,自不待言。如今世界,文化交融,人事往来,已不似古代之悬隔。但是,异域人文,必各有因革,此物事之常理,画事当不例外。
  
  翔宇的山水画貌逐渐自立。他的山水画,在深入学习北方山水画风的基础上,亦重视吸收南方山水的清灵气息,于苍茫浑朴中求清空秀逸,不能不说这是他的独到见识。1998年他又南下杭州,访友问师于中国美术学院,2003年又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中国画讲习班,试图再作努力。
  
  总体而言,程翔宇的山水画创作,既重视构成法则的运用,又重视整体意境的营造,而在表现对象的写实刻画上力求真实精到,在气象意蕴上又努力制造迷茫境界,甚至借鉴抽象符号入画,使写实与写意相结合,足见他对中国画传统有着深刻的理悟。
  
  程翔宇对自己设计的山水道路是不平坦的,因为他并不满足于小巧式地制作出一种小面目。为此,他要更加深入地研究传统和感受自然,沉潜于山水之中,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审美圣殿。以他多年养成的韧性与对艺术的执着之志向,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会实践并实现这一美好的追求。我为他的山水实践鼓劲——以一个老同学的心态。

责任编辑:刘晓琳

 楼主| 发表于 2012-4-3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度公


   

从祝嘉先生说起
      
/梅墨生
2003-8-23

癸未新年,接崔树强君电话询我:有无《祝嘉书法集》?答曰:无。于是崔君说会寄赠一册。初五从故乡返京,不久即获观该集。放置在书案上的这本《祝嘉书法集》(江苏美术出版社),不禁勾起了我一缕对祝先生的淡淡怀思,同时也触动了我对祝先生潜存心底已久的愧疚之情。

    作为爱好书法的晚辈,我当然久仰祝先生的大名,然而无缘识荆。虽然曾有过一次缘分,似又因我之一念而错过。记得是在1995年春(?),我收到了一封来自南京的信,写信者称他是祝嘉先生的学生,读过我的一些评论文章。他还说,祝老很喜欢看我写的文字,也向他表示过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一篇我写他的书法的评论文章。说来惭愧,在九十年代初,我曾经在《书法报》和《中国书画报》上连载过一个系列书法评论文章,当时曾引起关注,浪得一点浮名。可能是祝先生看到过这组粗糙而略带锋芒的陋文,才错重如此吧。当时,我回信向祝先生的学生说:我目前对祝先生还不太了解,资料也很少,恐怕不能写。因为我写评论文字,总是要对被评论者有所了解,在掌握了一定资料信息的情况下才能动笔。这种推脱,坦言之,一半是实情如此,一半是心理上对他的东西还心有不认同之处。在推辞为祝先生为文之前数年,我已经有过类似经历(比如推辞掉书道中友人虞卫毅希望我评论司徒越先生书法事)。我写东西可能很浮浅,但我大都很认真,不敢率尔操觚。记得后来祝先生那位学生又寄来过一些祝先生的作品资料,表示过一句让我终生难忘的话:当他将我的婉辞之意转达给祝老时,祝先生非常失望。大约半年以后,祝老以97高龄辞世。此事我一直未曾忘怀。因为,在我写那组文章前前后后,我曾承受过不少事情,其中包括传言谤议说是我死了费新我先生(拙文曾对费先生书法有批评语)等等。当时,我想我只能让一位书法和书学老人失望了,我似乎也一直自认为自己此为是完全出于一种所谓的学术考虑。

    如今,过去了不足十年,《祝嘉书法集》放在了我的案上,祝先生早已做了古人,本人对书法活动的参与热情也早已消褪,已很少写什么书法评论文章了。我可以更从容更冷静地翻阅和欣赏祝先生的作品集了。

    面对《祝嘉书法集》,我的思绪翻飞。祝老生前,晚辈未曾聆教谋面,而今,欣赏着封面上祝先生的自题祝嘉二字,深心里不禁掠过一丝悲凉,我说不清是祝老题名的苍老使然,还是什么原因。望着集中祝先生执笔作书的照片,仿佛已被老人那凝重而专注的神情所感染。我此刻觉得其实在生命的深处,我应该是熟识祝老的。为书学和书艺执着了近一个世纪的祝先生,理应被中国书法史上铭记。可是,在书法的辉煌殿堂里,祝嘉的位置又在哪里?

    我努力修正着我的笨眼,我仍然不得不说,我对祝先生的书法仍谈不上十分喜欢,大概是缘于他深受包世臣转指捻管用笔说影响而形成的点画不太喜欢吧。我总觉得祝老的字缺少挺拔感,缺少锋颖的八面运用,总有一种在纸上的感觉。但是,我也得承认,我这次较全面地欣赏了祝老早中晚年不同时期的书作后,也还是对其书作中的自自然然的老迈感深有感触。那是一个有持久生命力的老人的生命信息的流露。其中有平实和诚恳、有质拙和绵密,当然也有孤寂和苍凉。在看惯了时尚中的搔首弄姿之后,这一份拙和,便觉得有些难得了。

    如今,书法是什么?我答不出。可是,我知道在祝嘉式的人生里,书法是一种文化修为,是朝闻道,夕死可矣般的信念和追求。相形于时人的聪明机巧,相形于时尚的江湖俗气,祝嘉们是多么地令人肃然起敬!

    我喜欢祝先生早年的小楷,也佩服他中年的习碑之作,对于他晚年融章草笔意入行书的作品也十分赞赏,比如他的书学院所藏的那件《崔道融诗轴》。

    坦率地说,我认为祝先生是一位认认真真做学问的书法学人,而算不上一位优秀的书法大家。当然,这是跟他那个时代的一流人物比。比如在该集中收入的于右任、吕凤子等人书迹,书才绝对远在祝先生之上。但是,若是将祝先生的书作与书法修养置诸时人之中,那当然是可亲可敬的,那里边有一种难得的质素叫平常心。在这个时代,最自命不凡的人中就有书法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